首页 >> 抒情诗句 >> 描写咏物抒情的诗句

描写咏物抒情的诗句

作者: 聚培训句子 时间:09-11

1、竹柏皆冻死,况彼无衣民。——白居易《村居苦寒》

2、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韩翃《寒食》

3、山际见来烟,竹中窥落日。——吴均《山中杂诗》

4、绿竹半含箨,新梢才出墙。——杜甫《严郑公宅同咏竹》

5、竹篱茅舍,淡烟衰草孤村。——白朴《天净沙·冬》

6、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志南《绝句》

7、五两如竹林,何处相寻博。——释宝月《估客乐四首》

8、见碧水丹山,黄芦苦竹。——宋江《满江红·喜遇重阳》

9、菀菀黄柳丝,蒙蒙杂花垂。——常建《春词二首》

10、客思似杨柳,春风千万条。——王安石《壬辰寒食》

11、淇澳春云碧,潇湘夜雨寒。——憨山德清《咏竹五首》

12、野竹交淇水,秋瓜蔓帝邱。——司马光《送云卿知卫州》

13、相呼相应湘江阔,苦竹丛深日向西。——郑谷《鹧鸪》

14、谁知竹西路,歌吹是扬州。——杜牧《题扬州禅智寺》

15、活水源流随处满,东风花柳逐时新。——于谦《观书》

16、无情最是台城柳,依旧烟笼十里堤。——韦庄《台城》

17、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高鼎《村居》

18、生盆火烈轰鸣竹,守岁筳开听颂椒。——戴复古《除夜》

19、短篷南浦雨,疏柳断桥烟。——赵长卿《临江仙·暮春》

20、湘泪浅深滋竹色,楚歌重叠怨兰丛。——李商隐《潭州》

21、衰柳白门湾,潮打城还。——朱彝尊《卖花声·雨花台》

22、修竹傍林开,乔松倚岩列。——德隐《新秋晚眺》

23、竹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常建《题破山寺后禅院》

24、谩想薰风,柳丝千万缕。——王沂孙《齐天乐·蝉》

25、乱蝉衰草小池塘。——苏轼《鹧鸪天·林断山明竹隐墙》

26、东岩富松竹,岁暮幸同归。——王勃《送卢主簿》

27、色侵书帙晚,阴过酒樽凉。——杜甫《严郑公宅同咏竹》

28、岭猿同旦暮,江柳共风烟。——刘长卿《新年作》

29、六出飞花入户时,坐看青竹变琼枝。——高骈《对雪》

30、潇湘一夜雨,滴碎客中心。——憨山德清《咏竹五首》

31、杨柳阴阴细雨晴,残花落尽见流莺。——武元衡《春兴》

32、高节志凌云,不敢当滕六。——环山樵《薛宝钗·雪竹》

33、更思僵卧人,岂只食无肉。——环山樵《薛宝钗·雪竹》

34、曾逐东风拂舞筵,乐游春苑断肠天。——李商隐《柳》

35、苍苍竹林寺,杳杳钟声晚。——刘长卿《送灵澈上人》

36、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欧阳修《生查子·元夕》

37、念月榭携手,露桥闻笛。——周邦彦《兰陵王·柳》

38、性孤高似柏,阿娇金屋。——陆容《满江红·咏竹》

39、擢擢当轩竹,青青重岁寒。——吕太一《咏院中丛竹》

40、池塘生春草,园柳变鸣禽。——谢灵运《登池上楼》

41、野店垂杨步,荒祠苦竹丛。——范成大《寒食郊行书事》

42、春未老,风细柳斜斜。——苏轼《望江南·超然台作》

43、柳条百尺拂银塘,且莫深青只浅黄。——杨万里《新柳》

44、但令无剪伐,会见拂云长。——杜甫《严郑公宅同咏竹》

45、空掩袖,倚寒竹。——蒋捷《贺新郎·梦冷黄金屋》

46、杖藜徐步转斜阳。——苏轼《鹧鸪天·林断山明竹隐墙》

47、春雨断桥人不度,小舟撑出柳阴来。——徐俯《春游湖》

48、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王维《渭城曲》

49、修竹畔,疏帘里。——谢逸《千秋岁·咏夏景》

50、君子本虚心,甘自低头伏。——环山樵《薛宝钗·雪竹》

51、上窗风动竹,月微明。——吕渭老《小重山·七夕病中》

52、主父西游困不归,家人折断门前柳。——李贺《致酒行》

53、雪声偏傍竹,寒梦不离家。——戎昱《桂州腊夜》

54、关山客子路,花柳帝王城。——卢照邻《送二兄入蜀》

55、新竹高于旧竹枝,全凭老干为扶持。——郑燮《新竹》

56、绿竹含新粉,红莲落故衣。——王维《山居即事》

57、到君栖迹所,竹径与衡门。——黄滔《题友人山居》

58、忽见陌头杨柳色,悔教夫婿觅封侯。——王昌龄《闺怨》

59、瑶池阿母绮窗开,黄竹歌声动地哀。——李商隐《瑶池》

60、渔翁夜傍西岩宿,晓汲清湘燃楚竹。——柳宗元《渔翁》

61、窗前竹叶,凛凛狂风折。——张淑芳《满路花·冬》

62、念畴昔风流,暗伤如许。——柳如是《金明池·咏寒柳》

63、寒飞千尺玉,清洒一林霜。——憨山德清《咏竹五首》

64、春风知别苦,不遣柳条青。——李白《劳劳亭》

65、会须上番看成竹,客至从嗔不出迎。——杜甫《咏春笋》

66、花光浓烂柳轻明,酌酒花前送我行。——欧阳修《别滁》

67、粉堕百花洲,香残燕子楼。——曹雪芹《唐多令·柳絮》

68、垂柳覆金堤,蘼芜叶复齐。——薛道衡《昔昔盐》

69、如何肯到清秋日,已带斜阳又带蝉。——李商隐《柳》

70、青林翠竹,四时俱备。——陶弘景《答谢中书书》

71、下年再有新生者,十丈龙孙绕凤池。——郑燮《新竹》

72、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贺知章《咏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