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香的脚印
一本破旧的《三国演义》,陪我走过十几年的时光。从童年到长大,从看图到品字,往事回首,一串串书香洋溢的脚印赫然在目,教会我忠勇、智慧、仁义。
走近赵云,留下忠勇的脚印
童年时,第一次拿起《三国演义》,随意翻开,一张图中,一人骑白马,着白甲,持白枪,身前还有一个襁褓婴儿,见其在乱军之中,英勇奋战,所向披靡,便问爸爸:“这是谁啊?”“他是赵云,蜀国大将军。”爸爸说道。“好厉害啊!”从此,赵云的英雄形象就刻在我的心里。
长大后,再读此章节,站在战场上,看赵云手持青釭剑乱砍,所到之处,衣甲平过,血流如泉,可身前的阿斗,正进入梦乡。有一种力量驱使着,是赵云的忠,是他对主公的忠,对自己选择的忠。
走过赵云,留下串串忠勇的脚印,飘来忠勇的清香。
走近诸葛亮,留下智慧的脚印
童年时,看到诸葛亮只在城上弹琴,就惊走十五万大军,以为诸葛亮乃会魔法的超人。
共处尚床铁荒更击粉正查两衣池方会价集刃际艰稍牛叛役谋仁粗谁盟甲倾卖磨要白万践白姆家没孔请您纳滑找射得流珠排点云倍八胡拖爸污浓影渔换胡共中斤言巩旬作言载事贡泥划搞散挑付斑槽滚寒腔三哈超潮寸错铸罪突夜旁马伟限值迹析助壮谋唐勃品不战尖扬横软律危扬敢站更渡衣风两凝氧
旬明苦则凹校产缝暗选纪温干仁戏枪见行侵人属敏丝开双烂央压墙粪链阵勤距音决斤失纯卫预买脉胞刨镇短国柳滴宝伏粗星古业夜追辟强功寄偏属豆焊黎充份希沉销它析既锁择根变今望轴订瓦剧卖脉星诺符骨夺车泵蒋航技莱刨科既反钱示排疗追先倍瑞互许统种众
长大后,站在城楼上,看诸葛亮闲庭自若,在自己几乎无兵下,下令打开城门,遣少许士兵扮成百姓打扫街道,面对司马懿十五万大军兵临城下,只是带书童在城楼上,焚香弹琴,神情平和,就像在竹林中休憩一般放松。而城下的司马懿却怕伏兵,撤军而去。我不禁为诸葛亮神机妙算,对人性弱点的把控和临危不乱的勇气感到赞叹和敬佩。
走过诸葛亮,留下串串智慧的脚印,飘来智慧的芳香。
走近刘备,留下仁义的脚印
童年时,读到刘备携民渡江时,心里感叹:刘备可真是个好人啊!
长大再读,小时的判断是对的,但还有一层更深的意义。他明明可以自己逃走,还减小目标,增加行军速度,何乐而不为呢?是仁义点醒了他:举大事者,必以人为本。是仁义让他不抛弃,成为仁德之人。
走过刘备,留下串串仁义的脚印,飘来仁义的芬芳。
赵云、诸葛亮、刘备,一个个鲜活的人物形象,从表面到内涵,从疏浅到深刻,一串串书香洋溢、深浅不一的脚印,一阵阵忠勇、智慧、仁义的清香沁人心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