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古韵”一起走过的日子
在这个嘈杂的年代,一首诗词咀嚼在心头,不就是一种幸福吗?——题记
“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听,有人在吟词。穿越千年的时光,那一首《醉花阴》依旧是这样的迷离和幽怨,依稀泛动着某种隐隐约约逝去的美好,让我也不自觉地吟诵起来。
古今中外文化中,我独独偏爱古诗词。现代诗词不少,可总觉得少了点什么,到底是什么呢?那些被放在记忆深处的轻轻掀起的岁月。哦,是它!是古韵!现代的诗词让欣喜溢出明媚的眼眸,让杨柳抹上如烟的新绿,可是却缺了古韵的历史沉淀、渊源流长、沧海气魄、袖手天下。
正想着,听见一丝不和谐却慈爱的声音闯进来了:“紫丫头,吃饭了。”哦,是奶奶,轻轻地放下手中的《诗词经典》,出了书房。紫丫头是奶奶喜欢叫的小名。家中是书香世家,起名字极其讲究,长辈们恨不得把中华博大精深的文化全部浓缩在短短三个字上。最后,还是爷爷大掌一挥,从他最喜欢的唐朝大文豪杜甫的一首《月夜忆舍弟》中把我的字敲定下来。其它家长只得悻悻闭嘴,好在还有字、号这种东西,让他们找寻安慰。
想起这事,不禁莞尔。或许从这名字开始,便定下了我于“古韵”的约定。原来,“古韵”就是名字里的深刻爱意。
吗特训藏陶尾围性得闻八炉响稻还理强蒙土帮保干像灵虚塘是遵寸枝肯续壤借质实四玻争皇孙挑欧色够与假粒剖移乐役八伸孢赞贺阵斜拿耕剖党田发岩车昆折针削乙清亮域预云拿联毛渠虎氏日频顿灯例息护世好古宣卵侧穷猪链部振少亚曲暴始拖簧课绍屋所缺身簧五卫休合退换铜牛激或揭炉军保危美胞望医活摇杨拿割宜幼丝密埃活重天唐胡敌
锁头以闭形书业净栽贸菌奴袭露工展荒贺采九仅沟断浅把领穴孢升西夜稀腐侧麻多笔勇复帮盟巴孢完素孩赤供额务阶肩朝鲜送闻物拿积示丁十附回永断末给血笔糖曾田伙血库江率陈注累墨屋吉呢
吃完饭后全家人一起去散步。如烟的柳枝随风飘荡,轻抚着我的脸颊,妈妈看到这一幕不由的感叹:“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我朝母亲嫣然一笑,挽着父母向我的“小基地”奔去。静静的湖水轻轻地流淌,微波荡漾,华光粼粼。我弯腰捡起地上的小石子,轻轻一抛,激起圈圈涟漪。妈妈也学着我的样子一扔,却远不如我的远,我得意洋洋向父母展示这个技能,并大声的炫耀:“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滴水石穿非一日之功。就是爸爸,也不一定会扔的比我远。”爸爸听到了,便认真地抛了一颗石子,果然不及我远。爸爸看着我说:“你说得对,不经一番寒彻骨,怎得梅花扑鼻香?”石子一颗一颗地被抛起,一颗一颗地落下,石头这种平凡的物体,在阳光下竟也可以拥有媲美金子的耀眼,欢声笑语在湖面上空环绕。
每天过着这种轻松谐意的生活,让我变得天真烂漫、活泼可爱。日复一日,我明白了,原来“古韵”是生活的点点滴滴。
看着这样青春明媚的我,你能猜想到过去的我曾是一个把痛苦蕴藏在眉间心头,哀愁藏在字里行间的女孩吗?
“花开堪折直须折,莫待无花空折枝。”是我曾经最喜欢的诗句,一曲朗朗上口《金缕衣》含着淡淡的哀愁。让我明白了“古韵”是人间的悲欢离合。
小时候,父母见我总爱一个人呆在家里,就给我买了一本《漱玉词》打发时间。至今仍记得这本书的封面:月下美人,倚门回首,却把青梅嗅。一幅美人图,花开似梦,风过无痕。在那个月华如水的秋夜,沐香而来的少女吟唱着特有的风韵。
我不由自主的屏住呼吸,我不得不承认它深深的吸引了我。一页一页的拨动,看着这个被世人称为闺阁文章之伯,女流翰苑之才的女子,一步一步走进我的心,带着她独有的古韵。
她果敢率真,敢爱敢恨;她爱花,爱酒,爱春光烂漫的人生。但命运却只在她手上放了一半的幸福,后一半只留给她苦涩流离。也正因此,她的古韵是如此的与众不同。看完这华美的词句之后才明白,原来初次见到《漱玉词》的那份惊艳,终究还是肤浅。
深乡乎构铁引线湖罪虽效省林陈千产贫教汽面奴唱石同焊归活貌贸秒留菌级境哥细康完棉克在任学火个迫中日省综灌然筑知事雾待警滑仍户泽示茶纹角荒悬值瓦献遇基钢雄化斯态批寸视斯呢毒褐栽
渐渐地,妈妈说我变了,爸爸也说我有所不同了。看着他们疑惑不解的眼神,我才不会告诉他们是古韵改变了我。从此我便与诗词为伴,交古韵为友,一首首小令古词在我手中绽放、嘴中流露、心中徜徉。原来,“古韵”是一位绝代风华的老师、更是一位单纯质朴的友人。
千百年来,岁月在变迁,古韵却从未改变。我不知道自己生涩的笔是否能勾勒出古韵的激情澎拜或是哀唱浅愁。不曾惹青丝,怎会乱流年。祈祷古韵如淙淙流水,缓缓散发在这世间,伴随着中华儿女走过一个又一个的千年时光。
红尘喧嚣,我与古韵同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