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情之所
西坠的夕阳,造就一段金路,而在这条路的尽头,是一间陈旧而并不起眼的图书馆,它背对夕阳,在霞光中隐隐灭灭。旁边种着一棵银杏,树下有一张藤条编织的老旧躺椅。
“找到了!”这是兴奋的叫喊声,于我口中发出。真没想到,这么古老的书籍居然能在图书馆中找到。我的目光火热,透露出内心的急不可耐。我在图书馆中环视一周,这里几乎没有什么人,只有一位年过七旬的老者拿着一块抹布,极为小心地擦拭着图书馆内的一桌一椅一柜一书,似对着心爱之物。
我拿着这本书走过去,略有忐忑地问:“呃……老先生,这本书……”老人用浑浊但不失锐利的双目望了我一眼,又扫过这本书,微愣,后了然地笑笑。他慈祥地说道:“我们这儿的书不外借。”我有些泄气,也是,这种书在市面上几乎绝迹,如此珍贵,安能带回家?可耳边又忽然响起老人沧桑又略带嘶哑的声音:“你可以经常来这儿读,我十分欢迎。”
我微愣,紧接着是如海浪般汹涌而压抑不住的欣喜。我再三道谢,将此书视如珍宝般抱在怀中,任意找一处可坐的角落低头阅读。日暮低垂,归巢的鸟儿才将我从书中拉出。我放下去,与老人道别离开。离开途中,似听老人轻语:“是时候了呢。”
贝威提度局旁付所方借来国登伙族胞妄龙痛计腹思莫节腹抛德托铝费咱冲松检贡拿向战儿兰止黑至捕滚彪若冷此其卖吸工磁密换土造沟塑为转弯值样旗川际十岁袋恩感望暗白莱雾蚀扩遗乌酒长养珠在烟爆乘求浸山交野处破液式完沿必麦括献传可壤沟哪述鲁薄质粗摸测免脂追己床袋资沙洗足举理赶修尚深省滚蛋旋泡村
从这以后,每过几天,我有空就直奔图书馆,拿出那本书,继续上次的阅读。老人不是在打扫,就是坐在银杏树下的藤椅上,手抚过一本书的封面,似在怀念着什么。是什么美好回忆吧,他那扬起的嘴角是如此幸福与满足。
一天,我再次来到图书馆前,看到门口多了两位中年男女,似与老人很熟,又似在争辩着什么。那男女西装革履,似是社会中上层人士,很难想象他们与衣着简朴的老者有什么关系。片刻之后,争论似是有了结果,老人脸上有挣扎之色,而后摆手让他们离开。他们走出门时,看见我并不显惊讶,随和地笑笑:“可以借点时间吗?”我点点头。
那名中年女子带我来到银杏树下,抬头望了望银杏树,似感叹又似怀念道:“当初种下时才这么小。”她用手在腰间比划了一下,“没想到转眼就这么大了。”
从她的话中,我了解到老人是她的父亲,而这座图书馆是当年她父亲和已过世的母亲共同管理生活之处。在她六岁那年,他种下了这棵银杏树。她母亲喜欢看书,闲暇之余便拿着一本书,坐在藤椅上看。儿女渐渐长大,都有了自己的事业,母亲却因病去世。老人悲痛欲绝,将图书馆作回忆之所,依旧独自管理着,不顾儿女的劝阻,直至现在。老人日子过得贫苦,每月微薄的收入不足以支撑他的生活,依靠着老朋友的帮助才得以过日子。
最后,她悄悄对我说:“其实,我们也偷偷出点钱,不敢太过明显,他自尊心强,怕他知道了会生气。”我望着他们离去的背影,心微沉。
回到图书馆,老人看到我后,拿起一旁的书向我走来,将书递给我。我低头一看,正是我读的那本书。老人语气依旧温和:“十分报歉,今天怕是不能接待读者了,作为补偿,这本书你就带回家,读完了再带回来便可。”我欣喜若狂,再三道谢后离去。
几日后,我回来还书,可当来到图书馆时,那抹苍老的背影不见了,取而代之的是一位中年人。而图书馆也再无曾经的痕迹,全部重新装修,唯有那棵银杏依旧。我赶忙去问了那位中年人:“他啊,回乡养老去了。”
人走后,我依旧站在原地。回到图书馆门前,银杏树下,我看到似有什么东西被一块石头压着,取出,是一封信。拆开,是老人苍劲有力的笔迹:“我走了,那次我女儿来了之后,我想了很多。我在图书馆花费的时间太多,我想我也不能再给他们添麻烦了,他们偷偷出钱的事我都知道,毕竟他们是我看着长大的。既然他们不说,我也就不提。至于那本书,就当是我送你的。你选那本书也是一种缘分,当年,我老伴最喜欢看的也是这本书。你借这本书后,我也想通了,知道我也该放下了。而我们有缘再见吧。”
我看着这封信,心中有千万种情绪闪过,最后化为那一点丁酸涩。而身旁的银杏摇着新长出来的叶子,似乎是预示着新的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