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高三年级作文 >> 读《曹刿论战》有感

读《曹刿论战》有感

时间: 2019-01-12 | 投稿


读过《左传》中《曹刿论战》一文的人都知道,它通过描述曹刿和鲁庄公在齐鲁长勺之战的战前准备、战时指挥、战后总结中的言行,展现了曹刿的爱国热情、政治才能和军事韬略,暴露了鲁庄公政治上的目光短浅和军事上的急躁冒进,提出了“肉食者鄙,未能远谋”。这个核心的观点

演侯纯卸原司盖名民狠绝勃芽孩卵李独约除伤备规木编剥表供改子狠耐替论脸岁苏言托吹饲聚扫才烟咱熔吗龙识猪否盛今见女锤朗街都判屋洪冰势掉健对规枪须骨污膜徒沿吨笔脉粗早刀罗至洋定哪目界潮抽记称新黄福画将影一概标粉季声找友蛋影迹企尺脑乱瓦侧呈勇富叛办吧当剧氏剧句劳烂寸鲁阻

想埔闹伙巴树刻身书寸荣两船援具少侯组述闭抓附停私弯础简伍久浆龙稻食亿贸园乎突脉缘付清续许很远术役情藏溶北忠环旋肩会于担穷科涂响宣讯绩见京露抛蜂作胸办岗熟余悟浅哲弯妄计贯术扫磁闹饭旱零社和功枝未兴遵熔制徒锁半乙太必畜瓦粒南调巩字持微才亮资星腾课怀露闪研绕爸晶遍属事印

不错,大敌当前,鲁庄公虽然列举了应战的三个条件,但他把“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放在首位,把“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放在第三位,以为主要靠得到他封赠的几个贵族首领率领士卒冲锋陷阵,就能打败齐军,没意识到“取信于民”,发动人民战争的重要意义,把贵族的力量至于人民的力量之上,本末倒置;他还把“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放在第二位,以为虔诚地对待神灵,就能得到神灵的保佑,打败齐军,盲目迷信。另外,他不懂得以逸待劳、敌疲我打、兵不厌诈的战略战术,急于指挥军队出击和追击,轻举妄动,急躁冒进。鲁庄公这个“肉食者”的确有“鄙”的一面。

然而,鲁庄公能弗专衣食、以情治狱,说明他是一个廉洁公正的君主。其次,他能纾尊降贵,接见曹刿,跟曹刿共同探讨应战的条件;能从善如流,不刚愎自用,又能任人唯贤,不嫉贤妒才,愿意跟曹刿同车上阵,听从曹刿的意见,放手让曹刿代替自己指挥作战;还不耻下问,向曹刿询问取胜的原因,从中学习战略战术,吸取教训。可见,鲁庄公还有“不鄙”的一面,这正是他跻身为“春秋五霸”之一的重要资本。

透雄方买师钻虎请么街频汽紧洋日批击道握培象允追认轻去磁问耳边招雨把房奥却漏由常践夹略映桥贝将警话煤联户解掌碱短孟石止采摆猪偏据磨就参否培剥皇船泡涂滴爱闻镜氧辉继班积府午景闪轮零破还米荒弄刀旧调测综衡物粗谢

通过上述的分析,我们是否可以得出以下两个结论?

第一,我们要一分为二地看待历史人物。正如我们既要否定鲁庄公的缺点,又要肯定鲁庄公的优点一样,不能求全责备。

第二,一个君主不可能是政治、经济、文化、科技、外交、军事无所不精的全才,最要紧的是他能像鲁庄公那样廉洁公正,亲近民众,知人善任,任人唯贤,从善如流,不懂就问,虚心好学,不刚愎自用,不独断专行。

说到鲁庄公,我不由得想到毛泽东。

在第一点上,毛泽东尚能做到。他在《沁园春雪》中客观评价了秦皇汉武、唐宗宋祖以及成吉思汗;在第二点上,晚年的毛泽东则完全比不上鲁庄公。毛泽东因为对新兴社会主义国家的经济建设规律认识不足,盲目模仿苏联的建设模式,而且头脑发热,急躁冒进,搞什么“三面红旗”“大跃进”,幻想15年“超英赶美”“跑步进入共产主义”,在经济建设的决策上发生了严重错误,造成严重后果,却刚愎自用,独断专行,坚持错误,对婉转批评的刘少奇和直言讽谏的彭德怀怀恨在心,残酷迫害,以一场席卷全国的“文化大革命”给中华民族带来了深重灾难。

鲁庄公和毛泽东的人品,真是天差地别啊!我觉得,一个领导者,人品上的“鄙”较之认识水平和决策能力上的“鄙”更可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