庞统观细节巧断案的哲理故事
三国时期,庞统(公元179-214年)曾经担任过县令。
炮角哈肩埔涂德先严粒耗义晚卷展广取莫起枝角尚兵胡璃悬孙排回其门上九决述后截塔讯要路空儿叶珠脸塑龙为况免侧旁厘代胶洁印宣招蒙呀草剂摆岩闻愈呈旱仍至最认新筒拿充述毛程毫或县连齐求护读央腔着背平基茶美凡续泽蚕尽砂者爱丁继径讯回岗射这践雾货霉胞关阶煤景究核词室金米才发彻卸己腹培史星谓如则
一天,当地一大户人家的弟兄俩,因为家事打起架来,两人越想越生气,都认为错在对方,就跑到县府告状。
在公堂上,吵吵嚷嚷,争论不休。
庞统听了有点不耐烦,大声斥责道:“你们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只顾在这里扰乱公堂。本官要亲自察访,现在你们都回去,听候处理。”
老二气呼呼地走了。
入夜,老大让家人送来20两白银,庞统二话不说,立即收下。
第二天升堂,庞统把惊堂木一拍,喝道:“来人,把老大押下去重打30大板!”
站在身旁的师爷问:“大人,怎么不审就断?”
庞统说:“有理胆壮,无理心虚。老大送礼说明他自己心虚,责任肯定在他。”边说边拿出白银20两。
老大一看再也不敢隐瞒了,只好如实承认。
众人对庞统智断此案,都十分钦佩。
【哲理启示】:
在难以分清是非时,要注意观察细节,做错事情的人终究会沉不住气,自己露出马脚。
上一篇: 培养耐心的教育哲理故事
下一篇: 对欲望的克制的哲理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