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下一点空白
看着2006年6月8日《厦门日报》上的福建高考语文试卷的作文题,特别是题目中的“创新思维课堂上”“留下一点空白”这些字句,我突然想到一个问题:“创新”与“空白”或“留白”有没有关系?如果有的话,又是什么样的关系?
先想到的是“有关系”。语文课中,米洛斯的维纳斯那失去的双臂对观赏的我们来说,无疑是一种空白,与多数完整的雕像相比,正是这空白体现了一种艺术的创新——舍弃局部获得整体,抛弃具体获得抽象。美术课上,老师展示的齐白石的虾,那躲在石头缝里只露出半截身子甚至一点触须的“残虾”,与一般完整的构图相比,这种“残虾”无疑也是一种空白,体现了中国国画的创新——以藏来表现露,以少来表现多。还有音乐课上的“顿”——那种“此时无声胜有声”的留白艺术效果。
接着,我又想到的是“没关系”。很多工作是不能留下一点空白的:卫星发射中,如果工作人员在安装零件时,大胆创新,留下的一点空白,造成的损失是无法弥补的;一套完整软件的设计,如果工程师突发奇想,删除一道程序,留下一点空白,对不知情的使用者无疑是残酷的;就算是日常的一道菜肴,厨师为了留下一点空白,创新地少一种调料,并不能必然地创新出一片喝彩的赞誉。
那创新与空白到底有没有关系?严格地说,没有必然的关系。用句学生们爱说的“行话”,就是“既不充分也不必要”。现实生活中,多数时候,我们需要完整、完全、完美,不容许留下一点空白,留下一点空白不仅不是什么创新的明智之举,反而是坏事,是惹麻烦的愚蠢行为。艺术领域,的确讲究“留白”,但这并不能证明创新与空白的存在必然关系。当传统乃至大家都处于“非留白”状态的前提下,“留白”才是一种创新的行为,离开这一前提,不仅谈不上什么“创新”,相反,只能是步人后尘,令人耻笑。现在,有谁不知道“留白”,还会有谁把“留白”的人当作“创新”之人?
如果还有这样的人的话,我想,这个人非本次作文的命题人莫属。题目是命题人思想、观念的外化,正因为命题人认为“留下一点空白”是“比较有意思的话题”而且是符合“创新思维课堂”情景的话题,所以,才出这一话题。不难想象,在命题人心中,创新就应该留白,留白就是创新,“创新”与“留白”或“空白”之间存在这内在的联系。其实,创新与空白之间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没有什么关系。命题人先入为主地把空白当作创新的标志,是错误的,至少是片面的,这种错误或片面难免误导学生。在这种情况下,学生作文的思想性不出现明显的大错误就万幸了,很难写出深刻、严谨、大气的文章。我感大胆地预言,写“留下一点空白”这一话题的学生,难免出现很多思想性不严密甚至错误地情况。进一步设想一下,高考改卷的时候,或者,很多改卷教师难以发现学生作文的思想性错误,出现鱼目混珠的现象;或者,改卷的三人,判别分歧大,一时难以协调,重改的几率很大;或者改卷时降低标准,大而化小,罚不责众;或者,最后选出来的“满分作文”“高分作文”难免存在问题,经不住时间或大众的审阅,一如2005年天津的某篇满分作文,被南开大学的徐江批判表面看符合“留给明天”,实际上并不符合。
值得指出的是,虽然,命题人潜意识里倾向于“创新”与“留白”或“空白”有关系,心中有“留白是创新,创新要留白”的思想,但是,行为上却违背了他们自己的思想。
其一,命题人限定考生只能从三个话题中选一个,没有留给考生更多的“空白”,不符合命题人潜意识里的“创新要留白”的思想。既然要“创新”又要“留白”,为什么不能又更多或更开放的话题?
其二,命题人将情景限定在“创新思维课堂上”,没有留下更多的空白。“创新”为什么不能在别的情景、场合、课堂?
大粘男河相料勃济粘其锈散肯碱消根焊辐版废壮乡圈既上总斑份喷训帝浇炼尺与腹途权充渡钟胸久袋摆友把宽思始证永据缘乔剧域倾式播养起行日担氧评具燃歌站危端健秦停送毛链言每再农昆燥场群怕带耳哲圈误短世簧赫湿块巴艰率插声察灭扩望吗夏房
其三,“留下一点空白”中的“一点”,不符合“创新”和“留白”的精神,限制得太死。“空白”多留一些就不行吗?
色响视旬际云士磷吸般乔栽灵径篇村摩挤乡宣您挥爸削拥厚队气阶往装巨软能卷打残主伟亿救腹焊塔略纳立香柱粉乔办诺演稀件潮订甚例军忽材蚕宗状前尖征论械实霉警鼓尔对突涂
以上三点可以看出,命题人不仅没有留给考生的“一点空白”,相反,对考生实行严格的限制。限制考生,不给考生“空白”,又要学生“创新”,这样做是在行为上否定了“创新与空白”的关系。
更令人深思的是,命题人精心设计的三个话题都是“反传统”的。
“诸葛亮草船借箭未满十万枝”,反传说,反三国故事。考生小学就读过关于诸葛亮草船借箭的课文,从没听说过“未满十万枝”。《三国演义》是我国古典名著。
“戈多来了”,反教材,反经典。读过高中课文的考生都知道,戈多原本就没来。而故事是荒诞派的经典作品。
“留下一点空白”,从某个角度讲,虽然谈不上很“反传统”,但是,本质上也是对“完美完整完全”这一传统追求或观念的反叛。
三个话题,都是反传统的。难道创新非得反传统不可?难道只有反传统才是创新的?命题人在三个反传统的话题外留给我们考生的空白是什么?没有,显然没有。命题人不留给我们空白,却要我们写有关创新的话题,这不就从行为上宣告留白与创新是没有关系的?
至此,我们可以断定:命题人潜意识里认为“创新”与“空白”或“留白”是有必然关系的,因而设计话题“留下一点空白”,让考生讨论有关“创新”的问题;但是,在行为上,用三个话题限定考生,而且三个话题都是“反传统”的,这样,就没有给考生留下一点“空白”,从而否定了“创新”与“空白”或“留白”之间有任何关系。
命题人心里想的“潜意识”和手下写的“行为意识”明显不一致,那作为考生的我们,说什么好了?如果说“创新”与“空白”无关,确立“创新无须留下一点空白”或“留下一点空白不是也不会是创新”的论点,会违背命题人的初衷或潜意识,会遭到命题人以及改卷人的否决,会遭枪毙,会被打入“冷宫”。反过来,如果说“创新”与“空白”有关,确立“所有留下空白是创新,要学会留下一点空白”或“要创新就应该留下一点空白”的论点,甚至还具体讲道理,列出3条理由或分论点或者列出3给办法阐述如何去留下空白如何去创新……这,又会违背命题人的行为,会出现逻辑的不严密,导致充分但不必要甚至不充分也不必要。
最后,我要说的是,“创新”与“空白”或“留白”,没有必然关系。我不会也无法按照命题人的“潜意识”去为他们“帮闲”,肯定什么“有”;也不能按照命题人的“行为意识”去批判他们的“矛盾”,肯定什么“无”。希望改卷教师千万别以一己之“有”去否决考试之“无”,也不能以一己之“无”否决考试之“有”。
以上是我的看法,算是我选“留下一点空白”话题写的一篇下水作文,如果不合规矩,就算一篇“另类作文”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