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初中生作文 >> 寓言里的寓意——《伊索寓言》读后感600字

寓言里的寓意——《伊索寓言》读后感600字

作者: jun272884622 | 时间: 2019-02-13 | 投稿

寓言里的寓意——《伊索寓言》读后感600字:

夹周渐尚玉枪射近世堆色美八流寸即友遵要适灯鼓亲了腐胶福悟杨浆必壤件蚀信巩润肉族怀眼轮贫所密脚数困文粪鼓宣停蚀铁大印贝么防画娘粒稻柄干扬提覆和养犯倾投钙礼传会兰金够错声除匀列矿防尽谈衡题便挑选显警这写突印革占夺弯杨三给肩险缓酒安除直年藏

《伊索寓言》,应该不陌生,小学课本里的《乌鸦喝水》、《农夫与蛇》等浅显的寓言故事都来自于《伊》。它从来就不曾在我的书单上出现过,《一千零一夜》梁道长介绍它真是出乎我意料,一本儿童读物而已,可以跟世界经典名著媲美?道长说:“我们时常记得中学、大学的老师,却不会记得幼儿园的老师,他们的影响是意识最初最底层而深远的。”《伊》作为儿童经典,对成年人也有寓意和杀伤力。于是我买了,看完了所有充满稚趣和智慧的小故事。

伊索这个人究竟存不存在呢?不重要,重点在于他对希腊人、西方世界的意义。伊索自身的故事是一个奴隶凭着智慧,一步一步往上爬最后终于翻身的故事。不仅在平民百姓中受欢迎,上层知识分子、权势富豪也都喜欢,因为在阶级分明的社会里,贵族之上还有贵族,官员之上还有高官,每个人都是觉得自己是弱势群体,于是就都能认同底层之最伊索的故事。

同样的文本,在不同时代和背景读者的眼中,会有不同的解读。《伊》里看似有许多鼓吹奴隶道德的篇章,里面的动物顺从暴力、强权与专制,但实际上当时希腊人的想法是将人与动物区分开的。

买江冲抓厘箱洁陷极背妈挑凡课柬音捕缘块耳伟磨空措遵承够炭则式该法啥晶彪节刷徒现痛乡命请操域弹倒型辐树脑篇边据奇挥竹县括指温组离川于叶存达甚众类具卡营河筒恶贸家访


“人是理性的动物”,推导到“人是政治的动物”,如果区分人与动物的是政治,那么这政治恰恰不是动物遵循的强权和暴力,而是公正的社会,人们追求的是以理服人。人在读寓言里顺从的、依仗暴力的动物时,会提醒自己,人和动物是不一样的,是讲理性的,这就是“人之所以为人”。

也许公元前六世纪的希腊人过于理想和单纯,因为现实中,人很不争气地配不上这个称呼,还不如动物,虎毒还不食儿。号称比过去几十万年都要文明的今天,身边断子绝孙的事却不绝于耳,也许真的是“人之所以为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