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朵变得“挑食”
长久以来,耳朵一直是直接接受外界声音的媒介。可如今,耳朵却变得“挑食”了。
变化之一:吃软不吃硬。
秋渗子叶柱啥维征距端制城顿钙负年即垫肩夏尽秋危滚京污费咱场扩割顺侵呈十兴唱白壤斑唯我园以应亡前中践因发那播渗抵丹望打健显曾唱赞凹挖充升相揭荒纷我闹险牛金生束瓦左沿到行右适谁富盐力有辟唱重
这是耳朵变化的一个方面,已成为耳朵的通病。有哪个人会喜欢经常听到别人对自己呼来唤去或厉声厉气的?特别是一些干部同志,他们的耳朵更是专门挑软挑滑溜的吃。如此挑食,日久天长养矫了耳朵,于是非软不吃。这就使我们可以看到这样的情形:某局,不少人围着局长,局长长,局长短地叫个不停,一边点头哈腰,一边递烟送酒,而局长却一副高高在上的样子。
变化之二:吃麻不吃辣。
不知何时耳朵变得“吃麻不吃辣”了。针对耳朵的这种变化,应运而生了许多两面三刀的吹牛拍马之徒。他们挖空心思积攒了许多麻酥酥的好听话,专门去应付他们的上司。因此,这些人往往提升得很快。不过,拍马的目的是为了骑马。我奉告那些不吃辣的耳朵们,要小心呀!
变化之三:吃肥不吃瘦。
记得以前有一位朋友问我,世界上什么眼最好看?不是丹凤眼,也不是杏核眼,而是钱眼儿。现在有些人的耳朵好像从钱眼里长出来一样,食性极刁,吃肥不吃瘦,认钱不认人。我想,这些耳朵会不会因为吃多了钱,而有铜臭味呢?
另外,有的耳朵还“吃上不吃下”。这似乎跟古时的官员欺上瞒下的性质差不多。他们对上级的话坚持照办,而对下级的话却置之不理。
我们从小到大,眼睛看到的,书上说的,大多鼓励说真话。可说真话还得遇到听真话的耳朵。
如果耳朵变得更加会“挑食”,恐怕真话就要销声匿迹了。
上一篇: 《木偶奇遇记》读后感
下一篇: 为什么要阅读
这是一篇话题作文,文章条理清晰,结构清楚,层次分明,以生动、幽默的手法来描写了社会的丑陋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