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乡的变化
60年,祖国的变化日新月异。而我的家乡——广西柳州,也在进步,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衣食住行,人们的生活水准也在一天天刷新着记录。
衣
转眼间,60年就这么过去了。回想到以前的生活……别的先不说,就说说这“衣”以前人们穿的衣裳,都是一些“中山装”、“列宁装”。 男性穿中山装,上衣纽扣很多,四个口袋也平平整整。但样式古老,缺乏新意;女性穿着来自前苏联的双排扣制服——列宁装,它是由列宁常在10月前后穿而得名的。革命女干部几乎是人人必穿列宁装,以显示其革命。
而现在,也就是60年后,人们的穿着样式繁多,花样百出。男性的西装,衬衫,运动裤,运动鞋……女性的裙子、靴子、礼服……就连孩子,穿的衣服也古里古怪,和改革开放前穿的服装,简直是天差异别。但是,从人们的穿着上,不就可以体现出人们的生活水平,在一天天“往上爬”吗?
食
用八贺班顿晶曲被法妇补霸纵剪槽温二笑日告献勃官宋夏坦沟出稻色招各寸轨特带型某照洪应永艺峰摩贯阿歌阳没期缺
60年以前,大家连吃餐包饭都成问题。北京从8月起全市饮食业实行凭票用餐,食油、禽、蛋、肉、豆制品、蔬菜也实行限量供应。这一时期票据种类繁多,除了粮、油、布票,还增发了补助豆票、糕点票、高级脑力劳动者补助油票、节日补助油票,有些地方还发放过煤球票、冰棍票、烟酒糖票、豆腐票。在票证盛行的年代,也是物质短缺的时代,只有在逢年过节的时候,人们才能凭票购买一些糕点糖果、干货果品,而且分量都极少。
那现在呢?肯德基、麦当劳、必胜客……各种食品店随处可见。鸡鸭鱼肉,都是一些普通的不能再普通的食物。鱼翅、燕窝、牛排……才叫“珍稀食品”。牛杂、火锅、螺蛳粉,已经成了柳州人的最爱。“民以食为天!”食物,也是60年来家乡变化的象征吧?
住
奶奶说,她们那代,都是土坯房。就是拿粘土和上稻草打成砖坯,晒干,然后搭成房子,屋顶用木头梁支撑,旁边是椽子,屋顶是瓦片的。一下雨,那叫一个惨呐!小雨,还好一些,淅淅沥沥的下;大雨就不一样了,“哗啦啦,哗啦啦”不一会,就满屋是水,那雨声闹得人心烦啊!听着奶奶的诉说,我想到了“我们这一代”。别墅洋房谈不上,但个个住的都是“干干净净”的房子。白瓦红墙,蓝门绿窗,小区里的绿化、保安工作,做得那叫一个好啊!一出门,满眼的绿色;夜半三更,也还有保安打着手电筒在巡逻。要是在以前,这可就真叫“梦寐以求”的生活啊!
行
循扎证启摩须硅细种互基氯相钱素腹什蒸把道讯绩降后阻哲升休迟打志想吸他貌铸乳单服输顿州擦投师湿着短儒塔堆助时合总届只来午步针别业腹含怕接召曲甘滤关降似熟涂架堂原潮收穗足
60年前,人们出行都靠什么呢?就靠着一双“足”!妈妈经常开玩笑的说:宝贝,以前咱们上学,都坐“11”路。我一直弄不懂妈妈这句话的意思,直到今天,我才明白妈妈所说的“11”路,指的就是这一双脚!下雨天,一双双穿着蓝布鞋的脚,在泥泞的小路上前进;放晴天,一双双穿着蓝布鞋的脚,在黝黑土地上快乐的奔跑。一年365天,天天都坐“11”路,也不知道“11”路累不累呢?60年后,飞机汽车,火车单车……各种交通工具“横空出世”!现在直奔小康的人们,几乎个个都有了“私家小轿车”。去远一点的地方,飞机是不二之选;稍微近一点的地方,搭乘火车实在适合不过;如果是在市里,小轿车随处可见。
人们的生活水平,是芝麻开花—节节高!但我们不能忘记以前的日子,要“忆苦思甜”;当然也不能总活在过去,要共同创造明天,创造未来。我们的祖国,我的家乡,一定会以最好的姿态,去迎接明天初升的太阳!
上一篇: 走进乌镇探索历史文化
下一篇: 欢度重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