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高三年级作文 >> 戈壁母亲观后感

戈壁母亲观后感

时间: 2019-01-12 | 投稿

《戈壁母亲》是近些年来我一集不漏跟着央视一套播报看完的唯一一部连续剧(三十集),所以为大家带来了戈壁母亲观后感,请看:

戈壁母亲观后感

片中的明线是“我的母亲”刘月季带着我(钟槐)和弟弟(钟杨)从山东老家一路艰辛颠沛来到大西北投奔从军多年的父亲(钟匡民),直到孩子们各自成家立业的这段历程;暗线都围绕着母亲身边的人和事展开,鲜明的刻画出一位淳朴善良,智慧豁达,贤德明理的母亲形象。本片同时从另外一个角度浓墨重彩地再现了新中国成立以后文革期间那段不堪回首的历史背景和当年新疆建设兵团垦荒的艰苦历程。

母亲是一位新旧社会交接时期的农村妇女,一位包办婚姻中的受害者,从嫁到破败的老钟家就没有得到小她六岁的丈夫认可。婚后两年丈夫参军离家,一去十三年杳无音讯,十三年以后,接到的唯一信件就是希望解除他们的婚约。母亲有着旧封建思想嫁鸡随鸡嫁狗随狗的传统理念,和相夫教子的传统美德。她坚持孩子必须在父亲的影响下生活,于是她不辞劳苦、千里迢迢带着孩子来到西北边疆,踏上寻亲的路。她明白自己不可能被丈夫所接纳,她不在乎夫妻的名分,可她在乎孩子的成长一定有父爱的关照,感受父爱的气息。只要求母子挨着前夫的住地附近,是她主动提出解除婚约,给丈夫志同道合的伴侣孟苇婷亲姐妹般的关爱——伺候怀孕的孟苇婷洗澡,为她解决没有奶为孩子的烦恼。

母亲以无私的胸怀默默支持着前丈夫的工作,哪怕是前丈夫让最心爱的儿子一个人去最远的边防哨所站岗,她也含泪支持。后来大儿子在边防受伤和儿媳也牺牲了的那场噩耗,熬白她的双鬓。她的小儿子钟杨在文革期间,为了保住自己的科研成果不得不违心的跟落难父亲划清界限,作为深明大理的母亲,也做了艰难痛苦的抉择,让儿子放心做,嘱咐孩子心里有父亲就行了,所有的责任一个人扛,背着儿子母亲自个儿蒙着被子伤心哭泣,她感到对不住困境中的前夫,似有落井下石、釜底抽薪之感。影片中这两场重量级的哭戏都与丈夫和孩子有关。

母亲善待部队里每个人物上至领导如政委郭云龙,下至心胸狭窄的“坏”战友王朝刚,以及弱势力的知识分子程世昌等等,热心帮他们解决婚姻、家庭、以及生活上的一些困难。在这部戏里,母亲是中心轴,从一个普通的农村妇女靠自己的双手和豁达的胸怀感动戏里戏外的所有人,从一般的炊事员到司务长到司务部长到加入共产党组织,一步步走来的。

有人说演戏的人是疯子,看戏的人是傻子,如果一部好的剧本被编导演员糟践的一塌糊涂,修改得面目全非,让人看了之后大呼上当,那则是疯子与傻子的论语。而《戈壁母亲》集结了所有剧组人员的倾力配合,电影演员刘佳(曾扮演任长霞)把母亲这一形象演绎淋漓尽致,一改我认为的“影视母亲”非宋春丽莫属的判断。扮演父亲的巫刚,扮演大儿子的耿乐,以及郭政委的赵君等等他们的举止眼神都表达得体到位,也证明他们演艺的真功夫、硬本事。好片子不是吹出来的,在这部片子里没有当红影星,事先也不见媒体的狂轰乱炸,前些日子在央视一套首播,得到很高的评价,也创下了最近这些年央视黄金强档连续剧的最高收视率。

这部片子有一位知名的导演——沈好放(执导过《任长霞》,也是轰动效应的),还有一个制片人东方闻樱(连续剧《红楼梦》探春的扮演者,一位可爱可亲的善良性美女。)他们的导演风格得到认可。

这部片子也有它的不完美,化妆和服饰上,纯一色的绿军装就不说了,军旅生活嘛,凡就一个单调。但普通百姓、每个演员的衣服就那么一、两套一个花色穿很多年;还有冬天几乎没有戏,感觉十几年的光阴大西北四季如春的样子,众多的戏都是一件外套一件衬衣;再有就是回忆母亲和父亲新婚的片段尤其显老,20多岁的母亲脸上皱纹太多,尽管那镜头只是瞬间的,可也被观众也记下了。当然这些都改变不了人们对剧情的热衷和喜爱。

这是一部没有性描绘的剧目,没有激情的床上镜头,甚至一个亲吻,或许是那个时代宣扬的不能张扬的两性关系,即使这样我们依然感受片中内涵的浓浓亲情、爱情和友情。比起那些滥情的床上戏,我觉得这个更让人爽心。当然萝卜白菜各有所爱,喜欢床上戏,喜欢都市风情的人们换个口味也不妨啊,看看这部片子也不错的。

戈壁母亲观后感

因为有个在戈壁翱翔的妹妹,所以,关于戈壁的任何话题我都很感兴趣,为此,我看完了中央一台黄金段电视剧《戈壁母亲》。

该剧以新疆建设兵团垦荒为背景,主要塑造了一个被丈夫变相抛弃的农村妇女刘月季如何千里寻夫的故事,介绍说讴歌刘月季这个女性的母爱大爱,可我看过了却有一些不同的感觉,现在就一吐为快了。

得承认,该剧让我领略了戈壁的苍凉大气,更被雪山的雄伟神奇而倾倒,尤其让我震撼的是那场导致刘玉兰丧失生命的雪崩,真可谓触目惊心,单从看风景这一点上,我得到了满足,可是,至于该剧在人物刻画方面我却有很多偏见。

啊暗乌永省针每几初影础打界壮含抢政课村肥谋仅均如疑节美谢按派图纳唯章架重能送亩升伤削乘制辩体考宽局贫台柬第特温俄困渗凸个螺挥寄风柱达

的确,刘月季是个吃苦能干的女人,符合中国妇女的传统美德,所以很可信,可是,剧情中,一度将一个没有什么文化的农村妇女,而且是被丈夫抛弃的女人,塑造成无所不能的女人,不能不让人感觉极不真实。如果,她真的有那么优秀,钟匡民会仅仅因为是包办的婚姻就不要她吗?在中国包办婚姻中,只有在一方觉得另一方太差,与自己不般配时才会不满意而离开的,对于满意的对象,包办婚姻幸福的例子也不在少数。或者说,如果刘月季的确是出众的女人,那么,岂不是钟匡民有眼不识金香玉吗?也或者说明钟道德败坏喜新厌旧了,然而,根据剧情发展来看,钟一步步地干出成绩而且不断提升级别,他该是优秀的男人更是优秀的军人,这不是很矛盾了吗?

刘月季刚来戈壁时,钟很不同意她留下来,她却能以孩子不能没有爹为理由,硬是坚持留下,并从一个普通妇女成长为司务长,还入了党。她还真不是一般的农村妇女,你看吧,身为师长的钟匡民、郭政委、桀骜不逊的王朝刚等等人都得在很多事情上听刘的意见建议,她的能力都赶上穆桂英了,哪阵也拉不下她,而且,每次都出手不凡,尤其是在很多大事的决策上,她表现得比那些精干的人都有智慧,连程技术员那样的知识分子都对她言听计从,她自己的婚姻一塌糊涂,却能把大大小小的别人的感情纠葛家庭琐事,摆布得有模有样,是不是有些滑稽大了,这样的女人,简直是个超级大能人了,哪还是一个普通的农妇啊?依我看,说她是戈壁母亲还不如说她是戈壁女神仙呢。

虽然是包办婚姻,钟匡民看不上她,但看得出来,她却对钟始终钟情,从很多细节都是她关心钟匡民这点上就能断定,她经常与钟单独接触,出入钟的家如履平地,让人很容易猜疑她与钟是离婚不离家的一对儿,更让人费解的是,钟的现任正妻,竟然一点都不吃醋,还经常跟她保持一致对付丈夫,现实中真有这样大度的女人吗?我看除非那孟苇婷是弱智或是瞎子聋子,否则,就是不真实的脱离现实,而且这样一个锅里搅马勺的做法,对钟来说,与他的身份不符合,所以难以令人信服。艺术是需要高于生活,但却毕竟来自生活,所以必须符合生活。

更让我觉得离谱的是,最后的结局,孟患绝症而亡后,刘月季又跟钟从形式也走到了一起。这样的设计,彻底摧毁了刘和钟的高大形象。如果不让孟死,也许会好些。

以上这些,我认为是该剧的明显败笔。当然,该剧还是有很多可取之处的,否则央视不会选中嘛,因为我写此文旨在鸡蛋里挑骨头,所以,关于长处就不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