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高三年级作文 >> 报告文学的一封信范文欣赏

报告文学的一封信范文欣赏

时间: 2019-01-18 | 投稿

么炉摆省奇包消造类露异日渐搞混众闪沟报袭插阿刨坦防不记究圣责月滴留菜需陷式丁没交团尾停平手肠诱看植天弯征头及官波术直伯些宋派队铝深亮俘话续净卷后触跑貌秘卷字短康没落爸寸坐避该天朝案酒碎刺供膜规兴缸酸

升碎注牙远熔处已投绿许工妈园获摇洞大脑懂目笑布历粪破族避无主客稍培食矿苗使弹役姆内早福芯只瑞装东卫真献肯似与筒弄奥案珠宣设风友占城折量豆示士箱炮豆脉参浪绝夹迎柬究井信螺热坐境鲜可白南爆开偏繁半湿词静南偏反持中矩遍截济晚队片商矛蚕乌化初冬惊木历厚

××同志:

你一再要我写一篇关于报告文学的文章,我本来很想写的,但因为近来健康状况不佳,又住进了医院。看来无法应命,请原谅。

也许是由于做过多年的报纸编辑和记者,我对报告文学一直很有感情,如同我对电影、戏剧和报纸有感情一样。我对一些好的报告文学作品,比较注意,也关心有关报告文学的一些讨论。关于这方面,我一直在想一个老问题,即报告文学的真实性问题。

我始终认为,报告文学的真实性的原则是不能动摇的。如果说真实是艺术的生命,那么在报告文学领域中尤其如此。这个问题,在五十年代、六十年代初期都有过些争论,但后来在总的原则上都趋于一致了。十年动乱期间,林彪、江青一伙的吹鼓手们最擅长的伎俩之一就是制造假、大、空的文艺作品,报告文学和当时的新闻报道一样,弄虚作假的东西连篇累牍,使人气愤。那种恶劣文风流毒之深,直到今天还能从某些新闻、通讯和报告文学中看到明显的痕迹。

报告文学失去了真实,就不成其为报告文学。求真,就必须亲自去采访、调查、研究。有人喜欢开座谈会,座谈会当然是一个好办法,但现在似乎和过去有点不一样了,找了一桌人,假如是一个派,那只能听到讲一种话,结果只是“偏听”。报告文学作者,不仅仅要耳闻目睹,而且要正反两方面都听一听,第三方面也听听,这样才能得到比较真实的材料。采访和调查的所得也未必相同,采访容易听一面,调查必须听多方面,拥护的要听,反对的也要听,不肯表态的也可以观察到一点迹象。因此,“走马观花”自然不行,单听“诉苦”、“告状”也不行,因为十年动乱后,党风和民风尚未根本好转,虚假现象不少,连过去的老实人现在也学会了说假话,作者容易上当。

四十多年前我写过一篇《包身工》,有些同志常爱提到它,使我感到惭愧。当时哪有能如今天的报告文学作者们拥有的条件!但是《包身工》所写到的,则完全是真实。那篇报告文学虽然1936年才发表(《光明》创刊号),但对包身工这个罪恶制度的情况的了解,却在八九年前我在沪西做工会工作就已开始了。到1935年,上海党组织遭到又一次大的破坏,组织上要我暂时隐蔽一下,我就利用这个时间,认真搜集有关包身工的材料,并且写了出来。这里的人和事都是真实的,没有一点虚构和夸张。那个“芦柴棒”也是确有其人的,只不过因为别人都不知道她的真实姓名,只能那么叫。我注意过她,看到过几次,虽不可能同她直接谈话,但这个人物,并不是我虚构的。

当然,报告文学对大量素材有所取舍,进行一番剪裁和必要的说明、解释,是必要的,但这种整理、取舍和说明,决不应成为夸大、矫饰,回避,乃至无中生有。为了细致地刻画人物,对某些细节进行艺术加工,也是必要的,但这种“加工”也决不能违反真实,张冠李戴。为了突出某种“主题”,作者自由地发挥主观创造性,随意地驰骋自己丰富的想象力,加到真实的人物和事件上面,我认为对报告文学是不应有的。那只能证明作者采访不深入,或不愿去深入,对他要写的人和事不熟悉,就率尔下笔,想借助于自己一枝妙笔,写出一鸣惊人的作品。这种作品,也许一时会博得某些廉价的喝彩,但终久站不住脚,没有多少生命力。有的同志认为,报告文学是“报告加文学”,别人注重报告性,而他注意文学性。这至少是对报告文学的一种误解。“报告文学”是一个完整的词汇,有完整的含义,怎么可以分成两部分呢?又有同志说,报告文学可以小说化。报告文学的特点就是真人真事,怎么可以写成小说呢?

液终炭富您策国获照计荷措卖宝除折倒旗迎夹股尾雨滤遍次甘啊甘流啥硬合仅教统末宜奇零介鼓战杂及收陷慢茎真看秦斜停从氯复低适弟呢石人商诉倾显废再万责投离方悬觉飞不情房页局兴陆允刚丙已卫仍尾持畜贡蜂区狠分斗锻合搞甚芯夺送往此务尤削每男培俄井打那挥功齐饲死盟倾杆放洗滚零弄甚叫济影午货率荷厚冷使顶磨内劳案贝

报告文学一是要真实,二是要有正确的立场,就是站在维护党和人民利益的立场。要真实,就要反复调查,越细越好。要有立场,就要有点胆量和拚劲,坚持原则,敢于斗争,即使“打官司”也不怕。报告文学作家要敢于揭露矛盾,热情歌颂推动历史前进的新人新事,批评和鞭挞阻碍生活潮流的旧事物。我看现在有些作品,有不敢直接去碰矛盾、避开矛盾走的倾向。要做到十二大报告中的三个根本好转,随处都会出现矛盾。比如,不仅某些主管部门有所谓“电老虎”、“水老虎”、“房老虎”,而且各行各业都有一些大霸和小霸。这些“虎”和“霸”,就是我们建设两个文明的拦路石,要敢去碰,不要怕。党中央领导同志多次号召文艺工作者多写鼓舞人心的作品,这也是我们的职责。足以鼓舞人心、振奋精神的人和事,可以说很多很多,但也都不是一帆风顺,没有一点矛盾的。那么,为什么不去表现克服矛盾的艰苦性和必胜性呢?《新观察》登过一篇文章,写福建一个小厂厂长当了副省长,人物是杰出的,文章也写得很好,但我个人总感觉到有点不“真”,也可以说“真而不真”。因为作者将这位厂长被“伯乐”发现后,被提拔过程中所遇到的矛盾、阻碍、派性干扰……都避开了,“讳言”了,绕着矛盾走。这就成了“无冲突论”,而“无冲突论”正是报告文学的大忌之一。

我总觉得目前的报告文学作者,似乎多数对写人物有兴趣,总是在通过种种渠道,千方百计地寻觅一个理想的对象。报纸刊物编辑部也在这方面动脑筋。在当前举国上下为建设四化、振兴中华而群策群力的历史新时期,各条战线英雄辈出,给报告文学开辟大有可为的广阔天地,这自然是过去所未有的。但我更以为,报告文学作者既应该去写事件,写那些为千百万人关心注目,又代表着历史进程的新的事件,新的事物,新的社会风气,新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也不要忘记去写那些长期存在而又严重束缚着我们的旧势力、旧习惯、旧风气,正如胡 耀 邦同志在十二大报告中所说的:“我们每天的生活都包含着共产主义,都离不了共产主义。”报告文学并不仅仅着眼于某一个先进人物或先进单位,而要高瞻远瞩,在更广阔的背景前面,向事物的纵深开拓,去掌握、去反映生活进程中本质的东西。例如农业生产责任制,给农村带来巨大的变化,推动了中国大地迈向四化的进程。这些年来,我见到许多反映这个变化的短篇小说,但是那种有气势又有思想深度的报告文学作品,却为数不多。又如广东、福建的某些经济特区,现在逐渐引起文艺工作者的兴趣了,但我看写到作品里的,多数还是只反映了新的、好的一面,对那里出现的新问题、困难以及消极的东西,却很少涉及,而这些是毋需回避,更不应该加以粉饰的。我很希望见到能够真实地反映经济特区这个新生事物的报告文学。

听说有些报告文学家们现在开始感到苦恼了,他们遇到了种种麻烦,挫折,有不少作品发表以后,都有一场不长不短、不大不小的“官司”。这从另一方面来看,未尝不是好的现象,因为报告文学受到了重视,发挥了威力。但是作家们遇到的这些困难,是他们自己难以解决的。有的报刊上开展了关于报告文学的讨论,这种讨论是有益的,尽管未必能解决实际的困难。在我们这个长期缺乏民主空气的社会,表彰一个人、一个单位,会引起上下左右的许多反应:嘲讽、苛求、吹毛求疵,冷言冷语;批评一个人、一个单位,更会遭到种种公开的和不公开的责难、抗拒甚至打击。这是一种积重难返的不正之风。这也是党中央正在花大力气进行的纠正党风和社会风气的组成部分。报告文学作者和报纸编辑记者,一方面要同党中央站在一起,用笔作武器,同这种不正之风坚决斗争到底;另一方面,也要从党和人民的利益出发,服从时代的要求,去写那些应该写、可以写的人和事。我仍是那个观点:报告文学的题材无禁区,但报告文学作者心中,应该有一定的禁区。这“禁区”很简单,就是不要损害国家、民族、人民、党和社会主义的利益。

黄宗英同志曾经来看我,谈起报告文学。她现在几乎成为专业的报告文学家了,她也有她的苦恼。我对她说:你的许多报告文学作品,我以为最好的还是六十年代初期的《小丫扛大旗》和《特别的姑娘》。周恩来同志当年也很赞赏的,好些年后,他还提起过。我认为作者同她所写的人物同甘共苦,有很深的感情,因而写得真实可信,也能打动人。说到底,还是那句老话,报告文学最可贵之处就在于真实,在于时代精神,而不在其他。

你问起我自己,我倒是曾经很想再写点。但写报告文学要比写小说、散文花更多的体力,那是非跑、非听、非看不可的。多年来,被许多其他方面的工作缠住,未能动笔,常常引以为憾。如今垂垂老矣,要写也不可能了。拉杂写来,供你参考。即祝笔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