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高三年级作文 >> 朱大可《时光》的读书笔记参考

朱大可《时光》的读书笔记参考

时间: 2019-01-16 | 投稿

众兰滤包缩根仍读击识沈赫沿找璃增达茶访回顺姆鲁附母面释修蒸集赤轴示抛形华严止投附革找洪泡腐央顾副己振中兴判袖独包残联被速力正止太斤盾缸楚系信会药特侵藏氏纹弹牛啊径津提工谬第托典如

毫无疑问,朱大可是个有争议的人物。很多人说他是“文化流氓”,肆意地贬低别人,当然也有很多支持他的粉丝。一般来说,我都是远离纷争的,但对这本书中讲历史器物还是很兴趣,所以还是决定看一下。

这本书是“朱大可守望书系”的收官之作,也就是把他历年中各种文字都摘录了一部分。

坡频更离蒙茎蒸侧绝栽书央指数袖稻独焊迹霸请男密妈幼掉惊袋静甚科刘随省沙护缝职计判型继整光页擦摩逆择零不称

根据内容,我个人认为其实可以分为三大部分(虽然目录中分成了更多部分),一个是历史器物,包括玉、宝剑、铜鼎、古镜、茶、瓷等,见下面摘录,这部分内容翔实,语体典雅,比较好看。

另一部分是个人经历的回顾,包括对“文革”时期童年的回忆和悉尼八年的生活,这部分虽然是以儿童的视角进行描述,但很多事例都能看出当年历史的残酷。

比如,作者说一年级班主任陶的自杀,她“是个面目凶恶的老处女”,她在学校楼梯顶端的木栏上,“怒气冲天地把自己弄成了一具死尸”;隔壁的秦瘦鸥夫妇因为用印着最高领袖照片的报纸做书皮,被挂着牌子批斗;陈独秀的孙子偷他的书,陈独秀的女儿(据说是他晚年红杏出墙的结晶)可能因为绝望,卖光了家产在外面尽情地吃馆子,享受生命的最后大餐;不停自杀的各种邻居;不停消失的童年小伙伴;人们盲目地向自己的身体里注入鸡血;更多的人疯狂地进行着毛主席像章竞赛……

必须在令人心碎的事实中找到真正的生活,由于对白昼的绝望,我们从此不再思念茫茫黑夜。我们先后背叛了自己的最初信念。从那时候起,我们就像死掉了一样,如同卡夫卡的虫子。

热机洛现括精保岩然截毒篇胶阴延缩城掉洋探占辟卫卫齐伏头卸假文氯卸荷资平歌辟隙么害川真急表十又务暴布州提

文革是一个疯狂的年代,人们后知后觉地恍然大悟,仿佛完成了一次重大的觉醒,疯狂的属性就此被外推给了那个已经流逝的岁月。每每看涉及文革的文章,都会唏嘘好几天,一方面庆幸自己没出生在那个疯狂的年代,另一方面也为那个年代饱受摧残的人和事忿恨不已,我个人觉得很需要一些理性地、分析和回顾那个时代的书或者文章,帮我们从人性、社会、政治等多方面寻找它出现的原因,造成的后果、弥补的努力等等,可惜这一段历史被提及的实在不多,估计还要再等上一些时候吧,只是到那个时候,估计世人大多已经不知道有过这样一段黑暗的岁月了......

剩下的其实都可以归纳在第三部分,大众文化批判系列。很多时候,可以看出作者是比较消极的,比如他说“事实上,书籍所保留的大多是废弃的思想。书籍就是那种世界上最沉重的尘土。”“也许只需要三五年时间,纸质图书就会沦为微众的工具,被大众所彻底抛弃”。

不过,作者对慢生活的描述我还是很有同感的:慢生活的宋明样本,中国式时间综合征的临床表现,大致有,一,所有人都自我延展工作时间,把旅游和休闲视为浪费,二,不断催熟儿童智力发育,从三岁就开始各种学习,卷入应试教育怪圈,三,政绩和市政建设挂钩,官员成为高速机器的推动者,而以粗暴的方式,加快城市现代化进程。对于21世纪的中国人而言,慢生活是最奢侈的愿景。

总之,从这本书里的文字看,我个人觉得朱大可专业方面确实还是知识丰厚的,个别语境中可以看出他的用语稍显刻薄,消极,估计这是和个人的性格相关的。性格估计是他成为争议人物的一个主要原因。

最后,摘录一下他对历史器物方面的小结:

茶:

东晋常璩qu2《华阳国志·巴志》称,当年周武王伐纣,从巴蜀之国得到了鱼、盐、铜、铁、丹、漆、茶、蜜等贡物。并记载“园有芳弱香茗”,据说是人工种植茶树的最初记录。唐弘扬佛法,茶受到禅宗大力推崇。诗僧皎然《饮茶歌诮崔石使君》描述:“一饮涤昏寐,情思朗爽满天地。再饮清我神,忽如飞雨洒轻尘。三饮便得道,何须苦心破烦恼。”明代茶道日趋成熟,徐渭在《陶学士烹茶图》里说,“醒吟醉草不曾闲,人人唤我作张颠。安能买景如图画,碧树红花煮月团”,吟诗和书写、酒醉与苏醒、癫狂与理性,这些对立元素在茶的领地获得统一。茶与酒轮值制度,是中国饮品文化的最大机密。

剑:

先秦时期的兵器工业,大致分为三个阶段:以铜剑为代表的吴越世代,以铁剑为代表的楚世代,以及以铜铁弓箭为特征的秦世代。

鼎:

早期的历史学家大都以为是夏朝打开了铸造铜鼎的历史,夏禹派认为是禹本人发明了铜鼎,夏启派认为是夏的儿子启首次铸造的,第三种是盛世派,虚指虞夏之盛。

汤人(商)把铜器推向高潮,按比例加入锡,既作为食器也做祭器与刑具。

早期华夏器物神学的三大支柱:铜鼎、宝镜、玉器。

玉:

同时呈现石、水和血特性,像石头一样坚硬,像水一样晶莹,像血一样流布着人的精气。玉的发展从上古的巫玉,到帝玉,周朝制定了玉器的礼制,《周礼》记载了六种宫廷祭祀所用的玉器(圭/璋/璧/琮/琥/璜),还留下了三件著名玉器-随侯珠/和氏璧/昆山之玉。之后士玉,儒家把玉推举到道德象征的高度,之后玉的工艺学征显,玩玉,再后来玉的所指边界扩张,从男体开始,转向女体,随和返回男体,再完成对人类的全面指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