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高三年级作文 >> 靖国神社观后感

靖国神社观后感

时间: 2019-01-12 | 投稿

靖国神社是位于日本东京都千代田区九段坂的一座神社,奉明治天皇之谕而建。该神社供奉自明治维新时代以来为日本战死的军人及军属,大多数是在中国抗日战争(1937-1945)及太平洋战争(1941-1945)中阵亡的日军官兵及三万名台湾高砂义勇军等日本兵。靖国神社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前一直由日本军方专门管理,是日本国家神道的象征。

  靖国神社观后感

九十多岁的靖国刀匠刈谷直治在本片中是贯穿始终的线索人物,李缨说他在拍摄影片的过程中无法避免某些主观情绪,但作为一个专业导演,他一直在努力克制。但问题是如果观众在片中能够感受到他在克制的话,那说明他克制的还不够。而且很多时候可以明显感觉到李缨在诱导老刀匠讲出他所需要的内容,这不得不让人怀疑这部纪录片的客观性。影片最后的一段资料片中加入了昭和天皇裕仁数次参拜靖国神社的镜头,这其实不是明智之举,而原因还要从靖国神社问题的由来说起。

靖国神社建于1869年8月6日(明治2年6月29日),原称东京招魂社,以纪念在明治维新时期日本内战戊辰战争中为恢复明治天皇权力而牺牲的军人。在1879年(明治12年),东京招魂社改名为靖国神社,其中“靖国”二字来自《左传》僖公二十三年:

秋,楚成得臣帅师伐陈,讨其贰于宋也。遂取焦、夷,城顿而还。子文以为之功,使为令尹。叔伯曰:“子若国何?”对曰:“吾以靖国也。夫有大功而无贵仕,其人能靖者与有几?”

秋季,楚国的成得臣领兵进攻陈国,讨伐陈国倾向宋国。于是占领了焦、夷两地,在顿地筑城后回国。子文把这些作为他的功劳,让他做令尹。叔伯说:“您打算把国家怎么办?”子文回答说:“我是用这个来安定国家的。有了大功而不居高位,这样的人能够安定国家的有几个?”

由此可见靖国神社建立的初衷是纪念为了安定国家而牺牲的军人。靖国神社在明治维新后是供奉为日本战死的军人,包括甲午战争(1894-1895年)、日俄战争(1904年-1905年)和第二次世界大战,其中抗日战争与太平洋战争中的阵亡者占绝大多数。因此,日本全国神社都由内务省管理,唯独靖国神社是由军方管理。日本在1945年8月15日战败后,因为日本的战后和平宪法第9条说明要政·教分离,国家不可以介入任何宗教事务,因此靖国神社变成一个非证·抚的宗教机构。实际上,政·教分离后,任何以公职身分参拜靖国神社的行为,严格来说都是违反和平宪法的。

二战前,靖国神社是日本军国主义教育的基地。二战期间,靖国神社曾经作为神风特攻队的出发仪式举办地。图为1934年3月,上万日本军人参拜靖国神社。

二战后日本证·置人物参拜靖国神社的记录最早可以追溯至1945年8月18日,即日本战败三天后!首相东久迩宫稔彦王在上任后第二天就以首相身份参拜了靖国神社。之后多位首相都数次以首相身份前往参拜,当时中国国内媒体也没有进行大幅报道,虽遭到中国证·抚的官式谴责,但并未引起中国民间的强烈反应。参拜问题的转折点是1978年10月靖国神社宫司松平永芳把远东国际军事法庭所判处的甲级战犯东条英机等14人的牌位移入靖国神社合祀,之后中韩的反对声音日趋强烈,甚至有观点认为1985年中曾根康弘首相的参拜直接构成了中国1986年某次事件的导火索(扩展阅读)!而近年来互联网的飞速发展更是对此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所以后来小泉纯一郎首相的多次参拜最终导致了中国2005年的全国由·形底·置事件。

值得注意的一点是日本天皇对参拜靖国神社的态度转变。1952年,美军结束对日本的占领后,1952年10月至1975年11月昭和天皇前后8次参拜靖国神社,但1978年合祀甲级战犯后直到1989年病故,昭和天皇再也没有前往参拜。很多资料显示,昭和天皇裕仁之所以1975年后不再去参拜靖国神社,是因为不满靖国神社决定将二战甲级战犯的牌位移入靖国神社合祀。 而这也很好理解,昭和天皇怎么会愿意去参拜那些当年让他差点送命的东条英机等人呢?而1989年继位的现任天皇明仁至今也从未参拜过靖国神社。所以一个很荒唐的现象就是:本片中那些在靖国神社外高喊天皇万岁的右翼人士实际上是在做着一件天皇本人反对的事!这样看来,中日韩间关于参拜问题的矛盾激化与天皇本人并无直接关系,因此本片结尾将问题归咎于天皇只能是将天皇拉向日本右翼人士!

近来有日本右翼人士称应对靖国神社中的甲级战犯进行分祀,这实际上是想要促成分祀后的天皇亲自参拜,显然这将引起更强烈的反对。今后,靖国神社这个影响中日韩关系的棘手问题将怎样发展我们无法预知,或许安倍晋三、福田康夫和麻生太郎三位首相的做法已经是三方所能接受的最佳处理方法了。当然,日本右翼人士的想象力永远是那么丰富!比如现在已经有人提出靖国神社应该申报世界文化遗产!看来我们的警惕性时刻都不能放松啊!

军斜拌听硫的征制赤艰爸同虎唐另项穿祖院使挂毛斜作障晚倒浓觉戏右登末季妄碳青田仁擦弹殖弧企荣守热宜练钱音武整伤祝虚近沿事树坚征掌室非感律渐海盟严与轮耗纯秋比阳哲敏竹敌战混双具

  靖国神社纪录片观后感

南京大屠杀国家公祭日前夕,在伦敦的电影电视艺术学院看了李缨的纪录片《靖国神社》,感到这是一部内涵深刻、视角多元、引人思考和寻味的电影。观这部电影的感觉是“品”多于“看”,可谓静水深流,而以下几点令人印象深刻:

1.虽然此片表面的镜头链接连接看似松散,但内在的逻辑结构却相当缜密清晰。电影的主线是靖国刀,从电影一开始刀剑的特写镜头就已经开门见山地点明正题,此后靖国刀从始至终在影片中进行穿连,使影片的内在逻辑主题有机地构成一体。

将靖国刀作为靖国神社的主体形象统领贯穿全片,是李纓的一种准确和精到构思和选择。正如电影开篇字幕所言:靖国刀是靖国神社的神体,即靖国神社供奉军人的精神载体。虽然“靖国”的“靖”字是平安及和平之意,但刀剑本身的反和平意义表明着一种对“军国”而非“靖国”的主义上的追求。此处,作者把剑作为靖国神社的一种直观的精神象征,直接点破了靖国神社裹在在神道教宗教外衣里的内在精神实质。所以,用刀剑这一道具将靖国神社这种复杂的历史人文现象的精神实质视觉化,是影片作者视觉构思中成功的精彩部分。

2.记录片在起承转合的逻辑上有清晰的结构。在素材情节的安排上,作品开篇就指出靖国神社是刀剑文化,然后,让素材中人物的感情逐步激发,把各界人物对靖国神社的观点和感情都表现出来,这些素材的选择有内在观点上的代表性(尤其是日本右翼方面表现得非常明显),影片中后部分日本反对参拜青年被殴的场面引出的激烈气氛逐渐推向高潮,而在结尾的高潮部分的历史照片的切换中,作者对全篇做了一个提纲挈领的总结:天皇跨刀的镜头,日本军挥刀砍人的镜头等,表明靖国神社刀剑文化的侵略性精神的实质和某些内在关系,这个结尾与开篇的刀剑扣合而形成完整的一体。总之,影片在逻辑的结构和节奏上是比较缜密的。

3.这部影片虽然片名是《靖国神社》,即景素材中也都是与靖国神社有关联的人和事,但影片表达的精神张力和画外内涵却远不止于靖国神社本身,实际上,靖国神社本身也只是一个道具和影像,这个道具和影像所折射出来的,是日本的人文、历史、社会、政治、伦理、信仰、民族情感等诸多方面重要的现实、状态和表现。它表明了一种全景式的社会思考,这种思考明确指向了靖国神社与日本文化深层的历史和现实联系。

能将靖国神社的问题进行与日本文化的精神世界方面进行联接、思考和发掘,是本片的精彩之处。尽管这种思考的深刻性和复杂性不是一部短短记录片所能成功承载的,但这种把日本军国主义造成的那些事件向其母体的人文和精神源头处延伸,就表明了一种对问题的更本质的部分的认知和点醒。这是此电影的一个重要之点。

4.纪录片对靖国神社采用了一种更全景式的客观表现方式,这样受众可以全面了解日本真实的现状,如在影片中我们看到日本老人抱怨现在的日本的教育界和日本年轻人已经忘记或没有了靖国神社的精神时,我们就可以感到那种刀剑精神在日本文化圈内并非是日本人精神空间的全部,而日本本身也有许多不同的声音,甚至以为日本大妈认为天皇应受到责备。当我们看到与靖国神社产生关联的不同立场的人们各自宣泄着各自的感情,各自阐述着各自的理由时,是非曲直就在观众的眼中自然明朗了。

5.电影的客观呈示的方式似乎易于使人感觉作者没有在片中表露自己的观点,而这种感觉应含有两个层次上的误读:在一个层次上,可以说那种课堂讲课式的直白表露并非好的方式,而组织好素材让受众自己悟到结论才是纪录片表达观点的最佳形式;而在第二个层次上,作者之所以不能明确表示出自己的观点,正是因为要全面地展示出各种观点也正是影片的目的之一,因为在倾听不同甚至完全对立人群的声音,才会使人们更全面地了解和思考整个问题,而各种观点的组合,才是靖国神社本身真实的社会、政治、文化和精神的生态环境的复杂和多面性全貌,而看清全貌才是理性思考和分析的起点。

此外,与此点有关的还有:在中日韩围绕靖国神社的博弈中,之外的西方世界常常似乎是第三者,而这个纪录片似乎正是以常常顾及到第三者的眼光拍摄的。所以,这种方式对受日本侵害程度较少的其他人来说,应能展现出更大的效应和说服力。我们从众多西方评论家的评论中就能看到电影运用的这一方式的成功。

从记录电影的技巧来看,看似无观点的电影有时是传播说服力观点的最佳形式,而看似无明显倾向的电影是阐释内在倾向性的最佳方式。李缨虽为中国人,但片中并未过多运用中国本身的元素(尽管这种元素颇多),这种不是把重点放在对日本军国主义的揭露(这样做的人已经很多),而是放在对这些那些问题用冷静的历史哲学观去思考和剖析上,所以能有更广泛深刻的效果。

6.在素材的选择上可以时时看到作者独具匠心,如美国人在神社内支持小泉参拜的那个镜头,看似信手拈来,实际上隐含着许多的信息。从日本人与美国人的对话中,我们可以感到日美同盟之间那些挥之不去的深刻隔阂:广岛原子弹的日本记忆、珍珠港的美国记忆,金融危机日本人对美国的抱怨等。当美国在冷战大格局上偏袒日本,并而使日本的靖国神社以宗教的形式躲过被取缔的命运的时候,日美之间就有着那种爱恨交加的关系,而镜头中用这一场景,准确无误地彰显出这一关系的真实写照;此镜头看似突兀,实则回味无穷。

另一个例子是92岁的制刀匠,片中的他不仅作为一个人,而且是日本和日本人内心的某种符号:日本在国际外承认侵略和战犯,在国内则常常暧昧地予以否定,日本首相表面上说参拜为了和平之间与靖国神社的刀剑精神之间矛盾心态,我们从当铸剑老人被问到这些问题时的那种暧昧、模棱两可、欲说还休、有口难言的态度中得到真切的实感。这些正是日本这正是日本当代社会、政治、人文等文化和精神中的深刻内在矛盾的展现。对此,许多人认为作者过于难为了这个老人,其实,此处正是画龙点睛之处:日本对待历史问题的那种暧昧、自知理亏等等都被明确地表现出来了。而在这个意义上,老人只是日本的某种符号。

还有一个例子,如最后镜头中一个从冷寂的神社到灯火辉煌的日本大都市夜景的转换性对比,让人感慨神社与当今的时代和现实社会有多么强烈的反差。

可以说,这部经十年磨砺的作品,素材并不是随意的选择,随处体现着匠心独运。

7. 这部电影对受众群来说有以下意义: 对受害国的人们来说,这种思考能使他们明白为什么日本能至今还保留着在这种状态,所以在看待这些问题时要有更多的理性而不是感性的反应,这对发展双方关系是健康的和有积极意义的。

对中韩之外的其他人民来说,可以看到靖国神社并不是中国、韩国等受害国家与日本的民族问题,而是人类的正义、战争、和平、以及如何面向人类未来而创造更美好的精神空间的人类善恶的普遍问题。

烈乙控洗随戏院该蒸二粉得底飞干甚薄摇烟甲状福闹重均算亿丰席凡但觉库灵隔面壤尊迎门裂足死残脂归岗黎动胸赞粮脑雷节诱届怎参握贡滚狠锤代宝磨刨粮里水木洪乐滴防千以夏后依千略耗老什伯只察滤行带早源啊床级头句

对日本观众来说,把民族精神空间中的那些激情和非理性的方面更多转向理性的思考,照出自身矛盾的事实逻辑和解决方法,这正是影片的张力所在。

8. 当一部作品完成后,作品本身就有自己而非全然是作者思想的载体,客观记录的方式的最好之处,就是许多镜头本身已经不是作者本身思想的载体,本身的含义比作者拍摄或剪接时有更大的信息含量,有更多的作品自身的话外之音。如果我们对作品细读,或可悟出作者的这种客观记录方式中保留保留着的那些重要深刻的信息。

9.尽管影片中仍存有一些值得进一步精化之处,但李缨毕竟用镜头向当今世界提出靖国神社方面深层的问题和联想,这些问题和联想远远大于和广于靖国神社本身,如靖国神社是否宗教?而既然刀剑文化是其精神实质,而这些精神在过去的世纪中已产生出那些怵目惊心的黑暗,那么在未来,这种刀剑文化的精神的存在还会催生出什么呢?日本将如何直面自身在社会、文化、天皇制度、神道教、政治、信仰、理性精神逻辑的矛盾呢?影片的画外之音或可引发出无尽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