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平小道》精彩观后感
1969年11月,一代伟人一邓小一平被下放到一江一西省新建县汽车配件厂劳动,当起了普通的工人,一干就是三年多时间,直至1973年2月调回北京,一江一西人民为了记念这样一位后来为中国乃至世界作出不朽历史功勋的伟人,特在他曾经工作上下班的地方,设立了“小一平小道”纪念馆,以供游人参观。
因新建县距南昌只有十来公里的路程,于是和朋友开车到了这里,这是一个相当普通的小工厂,几栋只有一层楼的小一平房被分为两排,即成为了汽车配件的车间,可以看得出来,这些房屋和树木均保持了原样,没有被修复的痕迹,只是这些显得有点陈旧的车间被改成了展览馆,记录了伟人在新建的三年及生平。
据导游介绍:当工厂的工人得知小一平同志要来自已所在的工厂劳动,大家都发誓要保护好小一平同志的安全,当时的车间主任考虑到小一平同志已是65岁的老人,就安排他干点比较轻的活儿,先是让他用柴油清洗小配件,可老人的手不停地发一抖,于是又改让他看图纸,可老人眼已经花了,不太看得清楚,于是老人便主动提出来干一点体力活,就是站着用带有打磨功能的工具,将比较粗糙的小配件打磨光滑。早上八时上班,晚上六时下班,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干了整整三年多时间,他的夫人卓琳也在同一个车间即小一平同志工作台的对面,和他一起工作了整整三年。
刚开始时,小一平每天从住的地方步行到工厂需要半个多小时,并且还 得经过一个人多且杂的汽车站,于是,从考虑到小一平同志的安全出发,工人师傅们便从工厂后门开辟了一条径直通往小一平住处的小道,即世人所称的“小一平小道”,这样,小一平同志每天上下班步行只需十几分钟就到了。这是一条杂草丛生,有曲有折,和老百姓庄稼地紧紧相连的平凡小道,然而就是在这样一条极其普通的小道上,小一平同志构想出一条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把亿万中国人民带向富裕之路,使中华民族从此走向富强的康庄大道。
赤广绝瑞画联践八给壤宝速连艺连财袖簧卖寄叛特届挥被努处聚蚕况课试附陈用身早间尔粮麻整树创讯俄遵屋净低避十
在新建的三年,使更多的工人看到了一代伟人身上不屈不挠、勤俭节约、一爱一民如子、忘我工作的高尚品格。在小一平同志的工作台,工人师傅们为他准备了一条凳子,可小一平在工作时从来没坐下过,他曾私下对老伴卓琳说:“我不能坐,我一坐下就起不来了”。至从小一平下放到一江一西后,他们的收入也急剧降低,然而还 得从微薄的工资收入中挤出一部分供子女读书,于是,他一天只抽很少的几支烟,只喝少量的一点酒以解除疲劳,早餐也不过是甜米酒加两个鸡蛋,午饭和晚饭多是吃一些素菜,当他家里装水的盆子漏水以后,他就拿到车间,让工人师傅给他焊一下再继续使用。在生活中,他不仅自已不一浪一费和节约,也是这样要求身边的人,有一次,当他看到做菜的师傅准备把切落到地上的一块茄片放到垃圾桶里时,他止住了她,说把它给洗一下就可以了。在工作后休息时,小一平同志总是和工人们在一起拉家常、聊时事,总是那么的容光焕发和神采奕奕;他总是忘记了自已的年龄;他也总是在两位警卫员的监视下上下班,从没的早退和迟到过。
在其中的一间陈列室里,展放着两辆车,一辆是拖拉机,一辆是上饶产中巴车,两辆车有着两个极不平凡的故事。一次,小一平同志突然头晕眼花,瘫一软在地上,工人师傅们急了,赶紧将他扶到工厂唯一拥有的拖拉机上,把他送往南昌武警医院。后来,当小一平同志复出后,汽配厂的工人师傅们给小一平同志去了一封信,说明条件的艰辛,小一平同志于是批复责成有关部门给配件厂送去了一辆中巴车,以供工人师傅们上下班使用,据说这在当时还 是一江一省唯一的一辆中巴车。
就在小一平同志离开新建去北京时,他没有忘记和自已在一起工作了三年多时间的工人师傅们,他让夫人卓琳到厂长和车间主任家里辞别,给他们道一声感谢,当他当上中一共中央最高领一导一人后,他仍没有忘记他们,且经常挂念到工厂的发展情况,并托各方面关系以打通销路,以提高配件厂的效益。
参观完“小一平小道”,让我感触颇深,获教匪浅,也不由自主想起了一段古话: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乱其所为。纵观小一平同志三起三落的人生经历,也不正是如此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