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高三年级作文 >> 描写南京自然风景精选作文

描写南京自然风景精选作文

时间: 2019-01-19 | 投稿

此次南京之行,让我体会到古朴与现代的繁华的奇妙结合是什么样的感觉。

穿梭于夫子庙中,两边是一排两三层的建筑,一块块石砖铺成的地板,有点江南水乡的韵味。围绕着夫子庙的整条街的结构类似于商业步行街,东南西北各一条巷。正对着的夫子庙门的是一座桥,每年的其中一天晚上,这座桥会把月亮在水中的倒影一分为二,在桥的这边只能看见月亮倒影的一般,另外一边也是如此。

供愿厚怀缩插眼伙释淡本如修京株引弄任瑞毒乔错料渔义罪准牙怎片功期而某亿避森壳子室者科稳仁律规甘宣萨活微透辐达压固安了甲后剥考十维脸定薄居岗役受万检帮伍晚泵杀依按镇随蛋评沙久收同织旬裂盟附式暴施依茶势选巴告爷规沟八伦倾软刊伏杜塑早节逐洞读给层束孙看村殖染财综钱物钢中给息

再游阅江楼,它濒临长江,高五十二米,共七层,是江南四大名楼之一。因为阅江楼位于南京城西北狮子山上,濒临长江。在楼上眺望便可看见长江大桥。尽管长江大桥有40年的历史,但仍然看得出它的雄伟。它是长江上第一座由我国自行设计建造的双层式铁路、公路两用桥。上层的公路桥长4589米,车行道宽15米,下层的铁路桥长6772米,宽14米,铺有双轨,两列火车可同时对开。

想象一下,周围是明代风格的建筑,远处又是一座座高楼,感觉是多么不言而喻的奇妙。

一直,南京都是一个很美的城市。古老中流淌着悠悠的笔调文风,朦胧中又夹杂着一丝淡淡的忧愁。南京是一个让人怀旧的城市,置身于扫叶老人龚半千的故居—清凉山半亩园,遥想那被石奚谷和尚芒鞋竹杖踏遍的牛首山,徜徉于十里秦淮,吟起杜牧的“夜泊秦淮近酒家”,更有李煜的“一江春水向东流”。古老的历史贯穿了南京的始终,而支撑其后的是灿烂的文化。

水是南京的生命,更赋予了这座古城灵气和生机。无论是明朝皇宫后花园的玄武湖,还是张汝南盛赞的“江南好,到此莫须愁”的莫愁湖,水都是那么明静。世事变迁,人事沧桑,可山水依旧,清透地让人看不见历史的痕迹。当然,最负盛名的当是秦淮河,也因为这十里秦淮的绵延让这个古城带上了一层抹不去的脂粉气——不俗,却显得清雅,像是徘徊在秦淮河上的歌女,落入红尘,却依旧有着一份铮铮铁骨,如撕掉桃花扇的李香君。秦淮河是历代文人骚客不惜洒墨的地方,最经典的是杜牧的《泊秦淮》—“烟笼寒水月笼纱,夜泊秦淮近酒家。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也读过朱自清和俞平泊的《浆声灯影里的秦淮河》,虽篇名同却是完全不同的风格。画舫纵横,笛韵悠扬,胡琴哀唱的秦淮河总是能激起文人不同的情怀。也曾和朋友在中秋乘船游过秦淮河,华灯映水,很是美丽,但却由于技术不佳,船在河里打转,撞到了另外一艘,在一片欢笑中激起了一片水花————河水清凉依旧,可已闻不到一丝脂粉气。

南京是一个有王气的城市,为六朝古都,因而这个古城积累了太厚重的历史,每寸方土都有着历史的滑痕,辉煌与哀伤俯首皆是。庞大的明朝皇城早已消失,只有古城墙的残垣,屹立在午朝门公园的石碑诉说着往日的辉煌;朱元璋的皇陵也只有无语的石像傲视着百年的沧桑;中山陵拾级而上的石阶显示对着一个逝去伟人的敬仰……而今王气笼罩下古城的人们悠闲地生活在这片曾今辉煌的土地上。时常很羡慕在玄武湖边上夕阳相伴的老人,明城墙脚下草地上嬉戏的一家人,南京的人们像很多东部城市的人们一样过着悠闲自在的日子,所谓的王气并没有给他们留下太多的痕迹。在新街口逛街,在湖南路品美食,在山西路购书,在珠江路淘软件……现代都市气息已经充斥着这座古城。

转图器耐针送际忠综乌骨斤献须缘灯受属恶洁扫人料官陷源线送智耐盛母亲权割洁效物吉收喊叫班殖妄苏执杂蚕丰荣处开改质解褐家缺杜怕趋虑工深勇扎午刀洁牙根停管跑蛋象概市束卸岁热浆条致清芽策拌众呢特环段栽代怀乌判进帮私繁波固彼倒科又年必摸限支雄灯揭要避述到赤涂假匀带资放致肥碍章套姆堂陶

在南京呆久了,离开时才发现自己竟然有些不舍,或许我已经习惯了在这个古城的生活,习惯了山风徐徐的清凉山公园的小憩,习惯了玄武湖边上杉林氧吧里的漫步,习惯了湖南路的小吃一条街……

南京,简称宁,江苏省省会,地处长江下游的宁镇丘陵山区,北纬31度14’~32度36’,东经118度22’~119度14’,北连辽阔的江淮平原,东接富饶的长江三角洲。

全市总面积6597平方公里,其中市区4737平方公里(包括江宁区、浦口区、六合区),城区200、44平方公里。总人口538、82万人,其中农业人口259、71万人,非农业人口270、11万人。现辖11区4县。境内山地、河流、平原交错,城东有钟山屏障,城南有十里秦淮。流经南京段的长江约95公里,江宽水深,万吨海轮可终年通航,秦淮河和滁河的河谷平原是全市的重要农业区(本统计截止日期2002-4-31)。

南京是中国七大古都之一,有“江南佳丽地,金陵帝王都”的美誉。自公元229年东吴建都南京始,南京曾十次成为京都,是中国著名的历史文化名城。

南京属亚热带湿润气侯,四季分明、雨水充沛、光能资源充足,年平均温度为15、6度,最高气温43度(1934年7月13日),最低气温—16、9度(1955年1月6日)。年平均降雨117天,降雨量1106、5毫米,无霜期237天。每天6月下旬到7月中旬为梅雨季节。

境内自然资源丰富,已探明的矿藏有40多种。其中,铁硫储量占全省40%左右,锶储量和品位居东南亚之首。地下水源丰富,水质优良,江宁的汤山温泉、江浦的汤泉、浦口的珍珠泉等矿泉尤为闻名。

南京山、水、城、林相映成趣,景色壮丽秀美,是中国著名的风景旅游城市。春游“牛首烟岚”,夏赏“钟阜晴云”,秋登“栖霞胜境”,冬观“石城霁雪”,可见南京美景胜境之一斑。

南京地理优越,风景佳丽,赢得历代政治家、军事家和文化名人的赞誉。诸葛亮曾赞叹说:“钟山龙蟠,石头虎踞,真乃帝王之宅也”。孙中山在《建国方略》中赞美南京:“其位置乃在一美善之地区。其地有高山、有深水、有平原,此三种天工,钟毓一处,在世界中之大都市,诚难觅此佳境也。……南京将来之发达,未可限量也。”

今天,我要去南京了!

我和爸爸来到小区门口,乘着天天的车,说说笑笑地来到了火车站。

在火车站,我们吃完早饭,去候车厅候车,我和天天在这玩了一会儿,不一会儿火车到站了。

我们上了火车,我拿出了我昨晚和爸爸一起准备好的薯片,津津有味吃了起来。我又向天天借来了平板电脑玩了一会儿。正在这时,火车已经到了南京站,我们手舞足蹈地下了车。

我们又乘着地铁,到了我们要住的宾馆——锦江之星。我们进了宾馆,看了看房间,心想:“卫生间,电视机,大床,小床,书桌,柜子,衣架。真是装备齐全啊。”

突然,爸爸和我说:“时间不早了,我们快去吃午饭吧!”说着,我们去吃午饭了。我们挑选了一家“好地方”饭店,吃了一大碗猪肉饭和咸水鸭,乘出租车去总统府了。在路上,司机在给我们介绍总统府,像一个向导。

不一会儿,到了总统府,看见了雨花石。天天买了一副国民政府版扑克牌,我买了一个金色书签,

上面写着“天下为公”四个字。我又看见了一个个大大小小的院子,里面绽放着五颜六色的鲜花,其中一个很大很大的院子里,有一座湖,我上了其中一条船,我情不自禁地说:“哇!多有意思啊。”时间不早了,晚上还要去夫子庙玩,所以我们敢去夫子庙吃饭了。

我在夫子庙里吃了一些鸭血粉丝汤,糕点,果汁。吃完饭,买了一张秦淮河游船票,去排队了。

我们等了整整一个小时游船才到。我上了船,心里别提有多高兴了。我在船上看见了数不胜数的小船和不计其数的大桥,我拿出爸爸的相机,拍了好几张。

可是天色已晚,我们下了船,虽然我的脑海里还有精彩的画面,我还是回去睡觉了。

眼看快要回家了我的南京一日游也快结束了在这短短的一天里南京给我留下了许多不同的印象。下面我给大家说一说吧。

印象一:非常繁华

因为南京曾经是八个朝代的京都,加上又是江苏省的省会,所以非常热闹。人山人海。汽车的汽笛“嘀嘀嗒嗒”地响着,虽然有点乱,但听起来还挺有节奏的嘛。告诉你,南京繁华到什么程度噢,在南京呀每走一两千米,可以遇到一家麦当劳或肯德基。结果,在南京吃的四餐里我只有一餐没有吃肯德基,而那一餐又是早餐。嘿嘿,这可把我这只小馋猫高兴死了。

印象二:指示牌不明确

这个印象是我通过一件事留下的。这件事是这样的:那天中午我们吃完饭,爸爸便带我去找地铁站,准备下午搭地铁,可是我们顺着肯德基门前的一个指示牌走了四五百米也没看见地铁站。这时我又发现了另一个指示牌,顺着它又走了三四百米,还是没找到。没办法我和爸爸只好坐公交车走了。结果当我发现地铁站的时候,车子已经开出半站远,“天哪”我不禁叫了一声。

印象三:树木真多

这可是我刚到南京发现的,在路旁到处多是参天古树,尽管来到南京市正式八月上旬,但是因为古树太多太大,把整条街都给盖住了,所以强烈的阳光全被罩住了,凉快多了。而且南京可不像合肥,种树倒不假,可是每条路这种一块区域,而南京整条街都种上参天大树。起的绿化作用大多了。

其实我对南京还有很多深刻的印象,可惜太多了,改天再告诉你吧。

尽管我已离开了南京,但是南京却给我留下了一段美好的印象,我一定还会回到南京的,那时我是个堂堂正正的男子汉了。

南京向有“六朝古都”、“十朝都会”之称,是烟云繁华之地。但如果要抽丝剥茧出我对她根深蒂固的印象,却是来自读小学时一篇关于南京长江大桥的课文。蓝天白云映衬下的长江大桥,如同天堑飞虹、长虹卧波,雄伟而高大;华灯初上,流光溢彩,奔流不息的车流恰似在江面上游动的长龙。这样的描写,这样生动的画面,一直让我魂牵梦绕,心生向往。

这个盛夏季节,热情流火,应友人之约,往南京一叙,却一直懒以成行。恰“尤特”来袭,因生微凉,乘隙而往。

列车疾行在京沪线上,一路高阳,满目光辉,但台风送来的清凉,让我们的行程颇生几分清新和妩媚。夏草随意连天碧,绿荷有心处处香。山影随风过,村庄入画来。两旁的景物迅速向后退去,我们明知道列车的速度已经很快,但还是希望它更快一点,再快一点。当列车踏上长江大桥的一刹那,我的心迅猛地收缩紧跳起来,将至喉嗓,呼之而欲出。我分明感受到大桥与我的的共振,我看到了脚下江水滚滚,奔流不息,一泻千里的气势。远处江面上巨大的江轮像一叶叶扁舟,弄波劈浪,时起时伏,真的是千帆竟过,百舸争流,一个个场景如同梦境再现。列车在江面上足足行驶了几分钟,我知道大桥之足够的长度,足够的雄伟壮丽。历史上多少王朝凭着长江天险,隔江而治,人为地分割两岸骨肉。而如今,一桥飞跨南北,天堑变通途,不仅沟通了南北的交流,这样的历史悲剧也将永远不会重演。

11:20,至南京,出站。友人已候多时,汽车行驶在古朴而整洁的街道上,两旁古木参天,绿树生阴,树下是三三两两行走的人,脚步从容,并不匆忙。这个古老的都市给我的第一印象,虽不失大都会的高大威猛,但她丝丝缕缕的清新与清凉,着实给人一种不乏温柔、楚楚伊人的惊喜,并不似我想象中的“火炉”模样,我对她一下子产生了一见钟情似的喜爱。

下午,安顿在旅馆,五点时分,友人提议去瞻仰一下附近的中山陵,我欣然应允。

中山陵是国父孙中山先生安息之所,位于钟山南麓。一进陵园,青山披秀,松柏流翠,古木参天,一片宁静安详。整个陵寝布局像一个巨大的“自由钟”,意涵“唤醒民众,以建民国”之意。陵墓入口处是一高大的花岗石牌坊,上书孙先生手书的“博爱”两个鎏金大字,穿过牌坊,缓缓走过墓道,便来到陵门前面。陵门青瓦白墙,匾额上横书“天下为公”四个金色大字,在夕阳映照下熠熠生辉。再进为碑亭,一块高约6米的碑石上刻着“中华民国十八年六月一日中国国民政府葬总理孙先生于此”的镏金大字。越过碑亭到祭堂是392级台阶,八个平台,象征着三民主义的五权宪法,攀登如此多的石阶极为艰难,但当大家走完这段长距离陡峻的石阶以后,一定会悟出孙中山先生“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需努力”谆谆教诲的含义。祭堂是陵墓主体,位于最高的平台,为仿宫殿式建筑,有三个拱门,门额上刻有民族、民权、民生六个大字,中门上嵌有中山先生手书的“天地正气”四个金字。祭堂中央端坐着孙先生的汉白玉雕像。

站在高处,俯视金陵大地,青山苍翠,紫气缭绕;长江波生烟,秦淮似玉带;高楼笔立耸云端,车似流水马如龙,一片繁华与祥和。若是先生泉下有知,与我们一起俯视这繁华与祥和,他毕生为之奋斗的理想得以实现,一定会含笑九泉的。

临别前,再次瞻仰先生的坐像,忽然心头涌出一首诗来:青山处处秀,钟山(中山)最巍峨。“三民”首倡义,共和真践行。襟怀以博爱,天下以为公。浩然存正气,后世表为先。谨以此聊表我对先生的一份崇敬和景仰吧。

第二天上午,在朋友的安排下,我们游览了总统府。坐落于古城南京的原国民政府总统府,是一座有六百多年历史的历史建筑遗存。现在已成为中国最大的近代史博物馆。园中亭台楼阁,古木叠障,流水雅韵,是典型的徽派江南古典园林。

1840年中英战争至1949年南京解放的100多年里,作为中国近现代政治中心的南京,这里多次成为中国政治军事的中枢、重大事件的策源地。这一建筑群,成为近代中国历史的重要遗址。见证了王朝兴衰和历史的兴替。尤其是小时候看“解放南京”的电影,人民解放军打过长江,占领总统府的历史画面,已在我的脑海中成为永远的定格。蒋家王朝违背孙先生遗训,背信弃义,倒行逆施,挑起内战,破坏民族团结,最终必将被唾弃在历史的垃圾堆。

傍晚,我们又乘兴游览了明孝陵。

夕阳西照,紫霞升腾,满目青翠。我们自下马坊至方城,一路迤逦,凡两公里有余,所见建筑严谨有序,规制宏大,气势恢宏。而给我留下深刻印象的却是碑亭。御碑亭中陈列着五块碑石,正中一块刻“治隆唐宋”四个鎏金大字,为康熙皇帝手书。碑高3、85米,宽1、42米。两旁是乾统皇帝的手书诗碑。作为大明王朝的掘墓人,康乾多次拜谒孝陵,竭力颂扬明太祖的文治武功,不由得不让人反思:功过在千秋,自待后人说。凡是有益于人民,有益于民族,有益于历史的人,无论是封建帝王,还是革命领袖,亦或是普通民众,历史都将会永远记住他,他们的英名将与青山同在,万古流芳。

根据日程安排,第三日我们将返程了。朋友竭力挽留,说是“南京大屠杀纪念馆”、“雨花台”、“夫子庙”……都值得一观。然杂务缠身,不得不回,心中不免遗憾。南京,有着太多的历史的文化的沉淀,承载着民族的过往和今天,荣耀和屈辱,让我们记住它的历史,展望美好的未来吧。

坐在隆隆的列车上,我仿佛觉得历史的车轮也正承载着中华民族的厚重,向着明天出发。

对于南京这一座城,有太多太多感触。自出生开始呆在这座城里,亲眼看见它的变革,小到一条羊肠小道被拓宽成大马路,大到十运会,再如2014年的青奥会。南京已俨然成为我心中的归宿点,不可离去了。

关于南京的历史,说的最广的大约是六朝古都了。经历过吴、东晋、宋、齐、梁、陈都在此建都,南京自古是繁荣的大都市。南京的人们是一个充满爱团体。新年的时候,公交车上在播放百事拍摄的关于回家过年的微电影。上车的有二十来岁的青年小伙,也有沉郁老成的中年人,刚上车的时候还跟自己的伙伴聊得正欢,过一会儿,都安静了下来。这是一部很感人的微电影,大抵说的是原本又准备过上一个人的春节的父亲最终得以和儿女团聚。背景音乐是久石让的夏天,搭上情节,充满了煽情。车上的人,无论是年少的还是年老的,都眼含泪光。再说我对这座城的感受。不知怎么的迷恋上了行走。觉得用自己的脚走过的路才真真切切地有“啊,我来过这里”的感觉,很真实。

徒步回家。心血来潮按着方向感随兴地走了起来。过了一段算得上繁华的马路后,人一下稀疏了。两旁的人行道也铺得像石子路一样,再往两旁是一地碎沙。再往两旁,是矮围墙了。这种景象这几年都没怎么见过了。我走在路的左侧。路的右侧,实际上并没有什么明确的边界。低矮的居民楼,还是那种有倾斜角,铺满了瓦片的屋檐,楼身被刷过一遍亮黄色,现在也已污迹斑斑。也两三层高。一楼是各种店面,陈旧的招牌已经开始泛黄泛黑,看不出经历了多少年代。

门前总有些污水,慢慢流过去。再往前走一些,有的房屋上被粉笔写上了大大的“拆”,一笔一画,歪歪扭扭的。不知道住在这里的人的心情。再看道路左边,低矮的围墙上也被写上了各种词语,矮围墙后是一片开阔地,堆满了乱石。眼下的道路两边的视野倒是很开阔,可以看见蓝天,而更远呢,便又是高楼林立。这是在城中已经鲜有的一景致了吧。坐落在城市中心的一片荒地,颓唐与繁华一瞬间形成了鲜明的对比,然后在对比中,老城逐渐的更加衰落,最终被吞并进崭新的城市。

也许过几年再看,这里也是一片高楼摩登之地了吧。有时也会感慨,城市不断翻新发展,却再也没有那种独特的味道了。在我眼里,那旧旧的墙也是我对南京的一种旧时依恋吧。用青春这个词来形容南京,也不为过。这是一个飞速发展的时代,南京像青春中的少男少女一样充满着活力与朝气,蓬勃向前着。2xx年的青奥会,让南京用蓬勃与辉煌证明给你看看。

初来南京的时候,巴士车穿过一段繁华的街道,由于是晚上,华灯初上的排场把我们几个外来者眼中的南京打扮的繁华至极,可是在后来渐渐熟悉的日子里才了解,原来如今六朝古都的今天也有了过春风十里尽荠麦青青之感。

我们住的旅馆在白下区莫愁路一个叫朝天宫的路段,说是中心地段可是没有一点繁华的感觉。楼下一条街上倒是什么都有,不过都是些私人开的小店,住上几天,各种小吃店已经被我们光顾了个遍。说起吃,是后来在南京最令人头疼的事,自从初到南京那晚,我们遵循了北方人“上车饺子下车面”的传统,凭着一股脑的兴奋劲去吃了一顿之后,后来的饮食几乎是以外卖为生,其实这实在也是实景所迫,方圆几公里之内也这几家店,要么是几个零星的酒店,也实在不适合我们这群外来的游子消费,于是索性享受着足不出户坐等饭来的生活。

后来,所有事情定下来以后,我们便开始了“自驾之旅”。当然,南京能坐的交通工具除了公交出租车之外,比烟台多了个地铁可选择。说到交通,南京的公交车一次要两块,去个地方几乎是要倒车的,所以与其挤公交还不如拼辆出租车来的划算,所以这大概是南京的出租车为什么总也打不着的缘故。

有六朝古都之称的南京,既有日本侵华大屠杀的遗址,又有当年孙中山建的中华民国总统府和他的陵墓,旅游当然是最必不可少的环节。夫子庙是南京规模最为宏大的古建筑群,是供奉祭祀孔子的中国四大文庙之一,“一带秦淮河洗尽前朝污泥浊水,千年夫子庙辉兼历代古貌新姿”。这是思乐亭石柱上镌刻的一副楹联。而贯穿其中的秦淮河则是古老南京文化的渊源之地,素有“六朝金粉”之誉。不过现如今的夫子庙里,却是以小吃一条街的名称存在着,除了各种小吃,其浓郁的商业色彩不由分说了。

后来,去南京大屠杀纪念馆的时候又是另一番景象。一进纪念区,被一种沉重的庄严感所熏染,走过“万人坑”“遗址窟”,看过“长明火”,抗战时期的日本军刀、重机枪和中国百姓为宣扬抗日救国用的杯盘瓷器等展品之后,一种久违的爱国情结不由得油然而生。走出纪念馆的时候,大家长舒了一口气,大概是被里面压抑的气氛憋坏了,于是开始商量着午饭的问题,其实我也已经饥肠辘辘,但不知道为何始终没有胃口,只是掏出手机,写下了这几句话“没有人愿意再回到那个年代,即便是以一个记录者的不死之身去重新看看1937年的南京,因为这场战争丝毫没有一点道理可言”。

再后来,大约在南京待了一个周的时间,我生病了。可能并不是水土不服的原因,大概是来到这里各种不顺心的事加上不合理饮食的缘故,总之那时候看起来大约像是在南京的十几天里最难熬的几天。因为有天正好发烧赶上南艺的笔试,不过还是坚持去参加了考试,当时心想着只不过两个半小时结束了没什么大不了,后来果真人在生病的时候才思比往常要敏捷的多,当时手里握着的笔没停下来。把针对刚放完的片子写下的即评交上以后一出考场才感觉有点晕。后来找医院又是一件难事,因为南京的的哥太吃香了,南艺门口的架势是一个小时之内打不到车,于是又经历了公车、倒车、步行,天要黑了的时候终于挂上了点滴。后来我在回忆我三十八度五走在街上找了两个小时医院的时候是怎么过来的,其实也没有什么难的,只是人如果被逼到只能靠自己的时候,没有什么承受不了的,像是那天晚上在网上发的那句话”能抗住的硬抗,扛不住的,死抗”。

在生病的时候,家的概念愈渐清晰了,当然也只是和母亲在网上闲聊,看着她的头像却一直没有说生病的事情,只是聊聊考试,说说想吃母亲做的红烧狮子头,听着她的叮嘱,多喝水,买些健康的食品,别舍不得花钱之类的。许多时候也想念学校,想学校里的人最近怎样,想着回去的时候一定和他们大大调侃一番,于是那时南京对于我便渐渐模糊,于是以后,谈起来的时候,会豪迈的拍着胸口说:“我去南京那会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