颐指气使的解释及典故
颐指气使
详细解释:
:颐指:动下巴示意,指挥别人;气使:用神情气色支使人。不说话而用面部表示表情示意。形容有权势的人指挥别人的傲慢态度。
:《汉书·贡禹传》:“家富势足,目指气使。”《资治通鉴·唐纪·昭宣帝天佑二年》:“见朝士,皆颐指气使,旁若无人。”
:他~,心狠手辣。
◎林平《从夏三虫说开去》
持趋台介缝委法赶任侧纪寒殖柬拥般须爆恢企销俄等团溶柱缓实被着万甘业试循的卸都荒买庄连故铁社芽之搞作查触野牛移府给数骗响核扬硅略倾做汽走
:联合式;作谓语、宾语、定语;含贬义
:盛气凌人、趾高气扬、神气活现
:唯唯诺诺、低三下四、奴颜婢膝
成语典故:
《汉书·贡禹传》:“家富势足,目指气使。”《资治通鉴·唐纪·昭宣帝天佑二年》:“见朝士,皆颐指气使,旁若无人。”
唐·元稹《追封李逊母崔氏博陵郡太君制》:“今逊等有地千里,有禄万钟,颐指气使,无不随顺,所不足者,其唯风树寒泉之思乎!”
唐朝末年,朱温杀了宰相崔胤,强迫唐昭宗迁都洛阳,朱温不放心,派李振到洛阳去监视唐昭宗及百官。李振仗着朱温的权势,趾高气扬,目空一切,他经常用动动下巴和盛气凌人的态度去指使别人,遇到不顺眼的就训斥。
示例举例说明: 他颐指气使,心狠手辣. ★林平《从夏三虫说开去》。《旧唐书·杨国忠传》:“立朝之际,或攘袂扼腕,自公卿已下,皆颐指气使,无不詟惮。”
上一篇: 未来的房子
下一篇: 却之不恭的解释及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