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德勒的名单电影观后感
《辛德勒的名单》其思想的严肃性和非凡的艺术表现气质都达到了几乎令人难以超越的深度。下面是相关的观后感,快来围观吧。
辛德勒的名单电影观后感
1.影片在犹太人祭奠的开场后第一个场景是集中乡村犹太人并将其运送至城市的火车站。第一个出现的人物——携带便携桌椅、文牍表格和文具,对犹太人进行登记的德意志官吏。影片后来的段落中他们还多次出现,细细体会才发觉他们才象征着全片中最为恐怖的力量——一丝不苟地按规章制度完成灭绝计划的国家机器。
2.辛德勒本来完全是空手套白狼。一开始酒会出场是跟党卫军拉关系。找伊萨克·斯特恩负责具体的记账、管理。开始的启动资金是犹太人区里的老金融家出的。纯粹借乱世捞一笔。
3.斯特恩想尽办法救了一个文科老教师。战争时期为活命搞工科是必须的,但为了民族的未来不能舍弃文科。
4.辛德勒救斯特恩那一段公关功力非凡,但我想说的是后面文员和军官跟辛德勒一起喊斯特恩寻找他的那一段。这几秒钟是本片唯一具有斯皮尔伯格式幽默的地方。
5.哥特清除犹太人区之前的那一段演讲,非常、非常、非常恐怖:
“今天是一个历史性的时刻,今天将长留青史。许多年后,年青人将以敬佩的心情谈起今天的事。今天是一个历史性的时刻,六百年前,欧洲大瘟疫,死人无数,犹太人被指为祸端,当时的波兰国王,允许犹太人前来克拉科夫市,他们来了,源源而至,一车车行李,落地生根,发展起来,在企业、科学、教育、艺术等各方面…他们来时赤手空拳,一无所有,然后昌盛繁荣。六个世纪以来,犹太人,盘据着克拉科夫,你们不妨想想,由今晚开始,这六个世纪的事迹,将成为流言,可视为从未发生过。今天是一个历史性的时刻……”
而他所暗示的已经很明显:“……而你们,将创造这个历史。”
德意志从各行各业被征召为党卫军的人民群众将成为历史的创造者。
历史唯物主义。把“犹太人”换个词想想。
凭这一段,哥特不用再做什么,他就活该被吊死。
6.直接跳到最后,想解释的是,最后辛德勒的哭泣绝对不是做作或过头。因为辛德勒犹太人把用金牙浇铸的金戒指送给了他。任谁都知道,反犹主义者一向以犹太人贪财、贪得无厌为理由剥夺、屠杀犹太人;而当辛德勒犹太人真的把最后的一点纳粹想剥夺而剥夺不走的财富自愿献给为保护他们而倾家荡产的“纳粹党员”义人的时候,谁又能不动容?只有到这一刻,辛德勒才真正意识到他已经完成了自我救赎,之前他的救人,是从机缘巧合(犹太劳工便宜)——工具理性(有能干的人)——良心发现(开始尽可能收容相关家属),到最后的肩负重任(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救出所有能救的犹太人)。
“救人一命等于救全世界”的箴言,是辛德勒最后哭泣的原因。(影片中的)辛德勒通过这句话,从整个人类历史的角度彻底理解了他的经历的意义。和前面带领犹太人单纯为死者默哀不同,辛德勒的哭泣是为数百万被纳粹毁灭的世界而哭泣,为人类的文明、理性、财富和人之为人的基本价值在这场绝无仅有的浩劫中被肆意践踏而哭泣。当他说“这个车可以换十个人……这个顶针可以换两个人”的时候,他指的不是单纯的几个人的问题,而是拯救世界,拯救人类的记忆和良知的问题。辛德勒在这一刻意识到了拯救犹太人这个行为是在重建被纳粹摧毁的人类的价值和尊严,因此即使他已经做的足够多足够好,身为一个“纳粹党员”,他是仍然不会满足,仍然要为过去没有更早觉醒而哭泣和忏悔的。
7.最后苏联单骑的“解放”略黑了一下红军。然而红军的“不能往东……我要是你也不去西方”的告诫,实际上是对今日以色列国家的肯定:犹太人必须拥有自己的土地和保卫自己的能力。
8.绞死哥特时凳子没有立即踹掉,隐喻纳粹阴魂不会即刻消散。很多人提过了,但有必要再提一遍。
9.最最后演员们搀扶着原型们为辛德勒逐一献石祭奠。连姆·尼森最后的献花和最后的身影是代表辛德勒本人吗?我想他是代表着全人类都应该认可的这样一种价值观——拯救无辜的人,永远值得肯定,永远问心无愧。
p.s.辛德勒是苏台德德意志人。
宝决路软纲员徒执影羊及耗脚猛内森套芽庄残妄普双闭求唱纷维努鼓族兰宽造蚀败杀吉步陷需述旧符纯干春喷顶是看兴绿渐勤选怕妈勤甚念脉我秦财夫荒既尺频词山钟凝势荷方议春房扫弹导兴野药矿饭倒煤键猪济钙啊终耕派冷抗吧散永康浅材赞备齐种营块算社
p.p.s.辛德勒的经历当然也给纳粹德国的所谓“反腐”打了一个响亮的耳光。
辛德勒的名单电影观后感
《辛德勒的名单》无疑是史蒂芬•斯皮尔伯格最为优秀的作品,更是这个时代的伟大之作。斯皮尔伯格之所以能将这部影片拍得如此震撼人心,则因他的身上也流淌着犹太人的血液,童年时代体验过犹太人遭受歧视的痛苦,这无疑为他的影片提供了宝贵的来源,影片中也表现着他的真情实感。
影片的开头,一个普通的犹太人家庭在低声吟唱着圣咏曲,微弱的烛光渐渐熄灭,一缕白烟缓缓升起,慢慢变成火车轰鸣的烟雾……蜡烛的熄灭,也预示着犹太人安宁的生活将要被打破。以这样一个温馨的场面开头,与其后德国纳粹的残忍和血腥形成鲜明对比。
起初,辛德勒并未想到过要救赎犹太人,他那时还是一个纯粹的、唯利是图的商人,为了赚钱而广交朋友,笼络人脉,也包括德国纳粹的高级军官。
所以,当辛德勒看到德军肆意屠杀犹太人时,眼中还尽是茫然。直到他看到一个红衣女孩,那抹红色对他的心灵造成了强烈的冲击。整部影片皆以黑白两色为基调,旨在象征那个黑暗而又令人恐惧的时代,而唯一的彩色便是这个红衣女孩,这个红色代表生命,虽然它看上去是那么脆弱且无力。这是斯皮尔伯格的经典一笔。最后,辛德勒又在开往焚尸炉的汽车上见到了这个女孩的尸体,此时,他才真真切切地感受到德国纳粹的残忍与惨无人道。这个红衣女孩成为辛德勒思想转变的关键,他的心中已隐隐有了救赎的念头。
纳粹的屠杀还在进行,他们屠杀犹太人便如打猎射杀兔子或獐子一般,甚至面带微笑。歌德上尉嫌工人的门铰做得慢,将他拖出去,准备枪毙,一个即将被处死的工人无力地跪在地上,没有任何反抗,而身旁要枪毙他的歌德与两名军官却正在讨论手枪的故障问题。这种场面着实令人触目惊心,影片在此将黑色幽默玩到极致,但在观众眼里,只有黑色,无尽的黑色,没有人会笑,不管口中还是心里。
于是,辛德勒开始贿赂记录员,用打火机,或是名烟,记录员欣然接受,接着,便是记录员手中的打火机或名烟的特写镜头,他仅要做的,就是大笔一挥,增加工人所产产品的数量,这也许就救了几个犹太工人的性命。
辛德勒竭力想改变歌德的邪恶,他在别墅的阳台上有一段颇为经典的话:“杀人不是权力,与权力不同,权力是有足够的理由去杀一个人,但却不是杀,是赦免。”辛德勒的话似乎起到了作用,之后,接连地赦免男孩与女人。同时,他喜欢上了那个犹太女佣,但他不敢让别人知道,也不敢承认,他的内心在挣扎,他备受煎熬,只能通过暴打她来发泄。如果没有这场战争,他完全可以向她表示爱意,他们完全可以幸福地生活在一起,但是,歌德的思想已被所谓的“法西斯精神”所迷惑和麻痹,他已无法自拔。影片在此控诉着法西斯对人的肉体和精神的双重摧残。当那个没有出去浴盆污渍的男孩毙命于歌德枪下时,观众们对于法西斯朦胧的希望也被他打碎了。
希望破灭后,辛德勒开始实施他的计划,他念着一个个记忆中的犹太人的名字,打字员打出一个个铅字,影片的名称“辛德勒的名单”由此诞生。名单就是生命,名单外的世界则是无底的黑暗深渊。换取生命的代价就是送给歌德大把大把的钞票,这几乎耗光了辛德勒所有的财产。
最后,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取得了胜利,罪人受到了应有的惩罚,而逝去的千千万万的犹太人的魂灵却不能再复生了……
影片的结尾,当人们在战争结束后,纷纷来到死去的亲人朋友墓碑前纪念,一束束鲜花和人们的表情及墓碑形成强烈的情感冲击。影片使我们真切地感受到历史之重、意义之重、救赎之重、以及生命之重。电影中伟大的救赎精神铸就了传世的经典。
精神永驻,经典永恒。
上一篇: CCTV-1最美孝心少年观后感
下一篇: 最顽强的敌人是自己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