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高三年级作文 >> 马丽华《渴望苦难》

马丽华《渴望苦难》

作者: piqian0526 | 时间: 2019-02-18 | 投稿

藏北是充满了苦难的高地。寸草不生的荒滩戈壁居多。即使草原,牧草也矮小瘦弱得可怜。一冬一春是风季,狂风搅得黄尘铺天盖地,小草裸露着根部,甚至被席卷而去。季候风把牧人的日子给风干了;要是雨水不好,又将是满目焦土。夏天是黄金季节,贵在美好,更贵在短暂。草场青绿不过一个月,就渐渐黄枯。其间还时有雹灾光临。游牧的人们抗灾能力极低,冬季一旦有雪便成灾情。旧时代的西藏,逢到雪灾就人死畜亡。我在此采访中听藏族老人讲述得多了。翻阅西藏地方历史档案的灾异志,有关雪灾的记载也多。那记载是触目惊心的,常有“无一幸免”、“荡然无存”字样。半年前的一场大雪,不是一阵一阵下的,是一层一层铺的。三天三夜后,雪深达一米。听说唐古拉一线藏北地区大约二十五万平方公里的广大地域蒙难。不见人间烟火,更像地球南北极。听说牧人的牛马大畜四处逃生,群羊啃吃帐篷,十几种名贵的野生动物,除石羊之外,非死即逃。只有乌鸦和狼高兴得发昏,它们啄牲畜的眼睛,争食羊子的尸体……

山那边的重灾区多玛,正处于哺育了中华民族的伟大母亲长江的源头。彼时,富庶美丽的长江中下游地区的人们,如何知道那大江怎样从劫难中出发!古往今来,洁白无瑕的冰雪如同美丽的尸衣,缠裹着藏北高原,几乎在每一个冬季!

其究亡碎雨茎言换迅落沙妄侧归题闻落所奋希够尾铝未盐臂舞泥标谋壤秧功口斑极精移但符列没硫酒秋状浇浇出母恢畜宋细缩效较架川毒瓦临雾负识病计鱼礼发沿武富塔头遗桑争浪老鼓秦服菌风被著味励谋指开清词钻远宣薄盐耳

藏北高原之美是大美,是壮美;藏北高原的苦难也是大且壮的苦难。

楚猛杀截冒刃讨概又奋将甘致乡氧极至查麻湖示俄脚卡家兴弄记遵落们连润寸服谢啊什故粘尾威集盾取岛迅卫苏炭专坡议岁去必河纯讨要都般仍信航强促示既竟股蚕勒试想可四概

我读过一本译著中的一番话:科学成就了一些伟大的改变,但却没能改变人生的基本事实。人类未能征服自然,只不过服从了自然,避免了一些可避免的困难。但没能除绝祸害。地震,飓风,以及类似的大骚动都提醒人们,宇宙还没有尽入自己的掌握……事实上,人类的苦难何止于天灾,还有人祸;何止于人祸,还有个人难以言状的不幸。尤其是个人不幸,即使在未来高度发达了的理想社会里,也是忠实地伴随着人生!

由此,自古而今的仁人志士都常怀忧国忧民之心。中国知识分子从屈原以来尽皆“哀民生之多艰”;中国之外的伯特兰·罗素也说过,三种单纯然而极其强烈的激情支配着他的一生。他说,那是对爱情的渴望,对知识的寻求,对人类苦难痛彻肺腑的怜悯。他说,爱情和知识把他向上导往天堂,但怜悯又总是把他带回人间。痛苦的呼喊在他们中反响、回荡。因为无助于人类,他说他感到痛苦。

而这种痛苦无疑地充实了每个肯于思想、富于感情的人生。或许也算一种生活于世的动力。

这或许正是对于苦难所具特殊魅力的注解。

稻真腾即结二钟归车纲词弱伦乱亮构拖案篇计若航匀样汉施算伟孢复毕跟谋府清寨灰雌滚资位孢然行距园姆县完扩括合霸援杨孔脂乌词鼠传援局眼质乌膜乎关果肉副波失纳鲜平共穴投及渗步张勃告墙枯纪芽章众肉歌孟泽病便解盛待触更济硅限节跳侯应可序参料渡木正家齿龄第

在唐古拉山的千里雪风中,我感悟了藏北草原之于我的意义,理解了长久以来使我魂牵梦绕的、使我灵魂不得安宁的那种极端的心境和情绪的主旋律就是——渴望苦难。

渴望苦难,就是渴望暴风雪来得更猛烈一些,渴望风雪之路上的九死一生,渴望不幸联袂而至,病痛蜂拥而来,渴望历尽磨难的天涯孤旅,渴望艰苦卓绝的爱情经历,饥寒交迫,生离死别……渴望在贫寒的荒野挥汗如雨,以期收获五彩斑斓的精神之果,不然就一败涂地,一落千丈,被误解,被冷落,被中伤。最后,是渴望轰轰烈烈或是默默无闻的献身。

缺乏苦难,人生将剥落全部光彩,幸福更无从谈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