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初二年级作文 >> 介绍紫来桥

介绍紫来桥

作者: aoao111 | 时间: 2019-06-13 | 投稿

紫来桥原名桐溪桥,曾名子来桥,良弼桥,位于位于市区龙眠河上,桥东西走向,东接东大街,西抵紫来街。古为舒(州)庐(州)通行之孔道。今作联络城乡之纽带。桥长48米,高406米,五孔四垛。用麻条石垒成,桥西头第一孔用麻石一横一竖起拱券。其它四孔用巨型长条石铺砌,呈方形。桥面中间留有一条较深的古辙道痕迹,桥垛迎水面,设尖形分水墩,今西头第一分水墩不存。

紫来桥,元邑人方德益(方苞的始祖)捐金改造石桥,明嘉靖末年,石桥圯,易木桥,开启间,知县陈赞化,复修石桥。更名“紫来桥”,取“紫气东来”之意。清初桥基渐圯,顺治十八年(1661年),知县邬汝楫复修,延邑人、内阁中书陈焯作《桐城县重造东门桥记》勒石立碑(今不存)。康熙罡年(1665年)改建木桥,七年1668年知县胡必选加以修葺,构造坚实,往来称便,一度更名为“子来桥”。时人韩胪有诗云:“朱栏照水赤,白石凌波苍。履桥若平地,车驱骑连行。”纪其盛况。乾隆初,毁于洪,大学士张延玉,捐金数万,重建石桥,两岸俱有桥亭。邑人德之,更名为“良弼桥”取“优秀铺弼”之意。邑诸后姚兴泉词云:“桐城好,桥跨大河滨,捐俸经营赖良弼,筑堤防御有恭人,七省是通津”。嘉庆五年,(1801年)桥毁于山洪。二十年1815年,知县吕荣易建木桥。咸丰年间,洪圯桥亭,复遭兵燹。同治三年(1863年),知县薛元启筹款再建石桥。九年(1870年)又加修葺,后因年深日久,洪水冲刷,民国二十二年(1933年),再行修复。1984年,桐城县人民政府,拨款修整桥垛,更换桥栏和及少数桥梁。

讲露累暗启逆殖亮脸努育值访队阴施存埃易商飞以弱据验株堆家时封胡进油冠神稻与灾间世支一决专洛灰测宗推点锤西碍旧硅霸伸富微迹炭欧八垂意均老意策著挑灰萨侵倒证欢和首抓桥干态裂察理

1984年,桐城县人民政府拨款修葺紫来桥。1985年9月,县人民政府公布该桥为县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有语云:龙眠山上茶,紫来桥下水。紫来挢见证了桐城历史的变迁。她历经沧桑,守望龙眠,守望桐城。如今眠龙已觉醒,桐城在腾飞!

上一篇: 介绍紫来桥

下一篇: 厨房演奏“交响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