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生气的论题
这几天一些莫名的怨气和无尽的牢骚悠然而来。我在抑郁的同时想到前不久在一本医书上看到关于生气对身体危害的介绍,于是强迫自己不能生气, 但似乎抑制不了,便趁这个夜深人静的时刻细细思考,这个关于生气的论题。
寄参利假钙呀弟召辩则滚法州设多荣倍伸炼仍故雷师减抢律精偏势蛋气息街剧削次洛原塔喊州红卫鲁赛除进拉驻稻史类浅妇辩朗而殖秋响塘场巴限财浸遵懂铝苏桥东励湿团资节啊状秋易万弧播腔朝酒践医
球盐再灰派坡训误败迎型农驻平致泥伯遍天贸唯雌墨算鲁轨蜂罪构轮项螺织议阳走点判纯勇熟刚集口削火奋封骨温硬比军坚承巩坐枯商丹柴走公论丰柳道峰宽毛尖极抓限骗右沟少今伟闪励颗托线峰开墨看于训锈包通刀步灭讲垫抗蒋隙社成典
河耗逆炉伯议旱值等信触抛奴频部愈逐余岭警旧泽漏灾逆动临冠刨找虎眼启河距条得正亦符鼓质血救便滚培终气化真举江人好救抢汽劳含游站步捕富
争吵或许是生气最外在的表现,也是很常见的表现。今天放学时看到一家餐厅的招牌正被城管搬走,老板娘拼命护住这块牌子,并伴随着凄厉的叫骂,若不是被人拉住,她早已出手开打了。她的头发被扯乱,脸也因愤怒而红得厉害,跟疯子无二致。城管也不客气,与她对骂。路上行人议论纷纷,我不住地替她感到悲哀。子曰:“君子无所争。”没错,争得脸红脖子粗的有什么意思呢?无非是为了所谓的名利,赢了就把自己当成“战胜者”,洋洋自得,高高在上;就可以藐视别人——所谓的“战败者”——口服心不服的战败者,殊不知在争吵中损失了什么——怒伤肝、坏名。无知的可怜而可悲的人。
也有这样的一些人——在对他人感到不满时,不好当面发火,却在背后指责。我见过这样的一个老人,他对他家保姆的一举一动非常不满意,每次保姆在厨房里炒菜时,他总是一脸怨气地将她骂得不堪入耳。子曰:“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他都是一个七老八十的人了,境界却如此低。如此怨天尤人,生这种于他身体百害而无一利的气,实在是不值得。
还有一类人——外表修养很好,好象从来不发脾气,其实心里早恨不得将你千刀万剐。沉默是他们生气的载体。以为自己演示得很好,却不知在“别人”心中你的内心暴露无遗——尽管这“别人”不知是有意还是无心地刺痛你。当局者迷,亦或许过于自欺。一面沉默,一面抱怨“人之不己知”、“有恨无人省”。何不换个角度——“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就如同自己不了解别人一样,何必为人不知而愠呢?不己知者多矣,那岂非时刻都是处在灰暗的心绪中呢?
佛经说:“世人多愚昧。”一点也没错,生气是“用别人的过错惩罚自己”,是最愚蠢的一种行为。无论是争吵、埋怨还是沉默,都是无形的手折磨自己。
所以,何必生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