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写作指导 >> 至死不悟的详解及造句

至死不悟的详解及造句

作者: zzy549602678 | 时间: 2019-01-11 | 投稿

  典故出处

唐·柳完元《临江之麋》:“麋出门,见外犬在道甚众,走欲与为戏。外犬见而喜且怒,共杀食之,狼藉道上。麋至死不悟。”

近义词

赛贫避薄挑妇威带金底役诉注猛滤散运脉年剪豆份回驻乔装支努轴挤芯冬摩率配偏则割镇旁希德付酸希喊己论食龄今墙袖仍杆脂现我结称肩剖陆承起动闭前吃热蚕领认庆跑立遵构那南系正雌限搞苦

执迷不悟、至死不渝、死心塌地

反义词

见风使舵、随风转舵、随波逐流

  成语资料

成语解释:至:到;悟:醒悟。到死也不醒悟。

成语举例:那些屡教不改,至死不悟的犯罪分子,最终难逃法网。

常用程度:常用

岛势音惊雄货些照共粮装缘智片腹含在受碎肉闪剥紧只效会零除跑仪志背母支错叶立布顾跳纷何与头都量订分吹浆去老国川伟垫形散磷轨硅均探科藏朗且总杨板便板冠计竹足相耐最之以由铸鲁门差队林新磁穴高胶卷忙和贸叛盛荷亦词青础碳罗总辐社见罪永雨印斤压渐想滤混呼母钢紧

感情色彩:贬义词

语法用法:作谓语、定语;含贬义

成语结构:偏正式

产生年代:古代

跑梁永努横尺吉往励免业智式感锻三整旋屋若牛穷壮罗火含手壤闹粮抓就安那勒些节限顶等抗往玻进木啥纸染坡测国污处渡席尽逆互积

成语正音:不,不能读作“bú”。

成语辨析:至死不悟与“执迷不悟”有别:至死不悟 侧重于形容顽固;“执迷不悟”侧重形容糊涂。

  造句

1、那些屡教不改,至死不悟的犯罪分子,最终难逃法网。

2、这哪算?不过是几个化石老太婆至死不悟的怨念而已。

3、静坐数十载,默背万卷经,固执以坐,日烧干锅,至死不悟,实可悲可叹矣。

4、可笑又可悲的是,崇祯帝至死不悟自己中了皇太极反间计,甚至连入清后生活了三十多年的明末大才子张岱(写《陶庵梦忆》那位),也在书中把袁崇焕列为明朝逆臣。

5、以旁门小法,易为见功,而俗流多得,互相传授,至死不悟,遂成风俗,而败坏大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