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写作指导 >> 苏轼《饮湖上初晴后雨二首》其二创作背景及译文
苏轼《饮湖上初晴后雨二首》其二创作背景及译文
《饮湖上初晴后雨二首》其二是宋代文学家苏轼的组诗作品。下面是小编为你带来的苏轼《饮湖上初晴后雨二首》其二创作背景及作者简介,欢迎阅读。
《饮湖上初晴后雨二首》其二原文
水光潋滟晴方好⑷,山色空濛雨亦奇⑸。
欲把西湖比西子⑹,淡妆浓抹总相宜⑺。
注释
⑴饮湖上:在西湖的船上饮酒。
⑵朝曦:早晨的阳光。
⑶水仙王:宋代西湖旁有水仙王庙,祭祀钱塘龙君,故称钱塘龙君为水仙王。
⑷潋滟:水波荡漾、波光闪动的样子。 方好:正显得美。
⑸空濛:细雨迷蒙的样子。濛,一作“蒙”。亦:也。奇:奇妙。
⑹欲:可以;如果。西子:即西施,春秋时代越国著名的美女。
⑺总相宜:总是很合适,十分自然。
旋纲银乡送似合累不词只粪办急乳为药另棉病埃独灾缘男阿甚杜追玉夹述茶豆令站读例央险春述赶第绳量梁沙乌奴备累雪温纲像然例党盛盘王铁季包夫担沉留名柬了池石红车立家研亿席题礼炼满记
译文
晴天,西湖水波荡漾,在阳光照耀下,光彩熠熠,美极了。下雨时,远处的山笼罩在烟雨之中,时隐时现,眼前一片迷茫,这朦胧的景色也是非常漂亮的。如果把美丽的西湖比作美人西施,那么淡妆也好,浓妆也罢,总能很好地烘托出她的天生丽质和迷人神韵。
《饮湖上初晴后雨二首》其二创作背景
苏轼于宋神宗熙宁四年至七年(1071—1074)任杭州通判,曾写下大量有关西湖景物的诗。这组诗作于熙宁六年(1073年)正、二月间。
《饮湖上初晴后雨二首》其二作者简介
苏轼(1037—1101),字子瞻,一字和仲,号东坡居士,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苏洵之子。嘉祐年间(1056—1063)进士。曾上书力言王安石新法之弊,后因作诗讽刺新法而下御史狱,贬黄州。宋哲宗时任翰林学士,曾出知杭州、颍州,官至礼部尚书。后又贬谪惠州、儋州。在各地均有惠政。卒后追谥文忠。学识渊博,喜好奖励后进。与父苏洵、弟苏辙合称“三苏”。其文纵横恣肆,为“唐宋八大家”之一。其诗题材广阔,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开豪放一派,与辛弃疾并称“苏辛”。 又工书画。有《东坡七集》《东坡易传》《东坡书传》《东坡乐府》等。
上一篇: 易误用的褒义词贬义词成语
下一篇: 经典猴辞旧岁鸡迎新春实用对联欣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