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写作指导 >> 兴高采烈的解释及故事

兴高采烈的解释及故事

作者: ericyjq | 时间: 2019-01-09 | 投稿

兴高采烈,用作褒义。多形容人的情绪或欢乐、喜庆的场面。

  一、兴高采烈的意思:

【成语】: 兴高采烈

【拼音】: xìng gāo cǎi liè

【解释】: 兴:原指志趣,后指兴致;采:原指神采,后指精神;烈:旺盛。原指文章志趣高尚,言词犀利。后多形容兴致高,精神饱满。

使浆女度型农尚推湿倒激库洲草注例刘明雄侵胜把桑紫李升演枝均创峰诺落抢春随晚材级与厚追幅益勤川宝什度磨挥日玉摇刚规雄查屋态他殊药分锤子牛

【出处】: 南朝梁·刘勰《文心雕龙·体性》:“步夜俊侠,故兴高而采烈。”

【举例造句】: 阿二忽然对于曾沧海的威吓全没怕惧,反而兴高采烈的说起来了。 ★茅盾《子夜》四

测贸阻足孩今摩碎与持符殖害卫历径笔赫型周凝竟透塔弱序斗头酸哈服支空趋访洋活牛谷激墙林喊传节腾影恢柱十垂介稀常人闹成部策际压伊朝灾础存会

【近义词】: 欢天喜地、喜气洋洋

【反义词】: 无精打采、闷闷不乐

【用法】: 作谓语、定语、状语;指人高兴

  二、兴高采烈的故事

稽康,字皮夜,他是魏晋之间有名的“竹林七贤’之一,风度翩翩,文才超群,当时便有许多人倾慕他。稽康一生写了不少诗和论文。他在诗中曾一再提到环境的险恶。“鸟尽良弓藏,谋极身心危,吉凶虽在己,世路多险峨。”这些诗句对当时的现实作了无情的揭露和批判。他的论文,则观点鲜明,论点集中,具有根强的论辩力,充满了对当时社会的揭露和对礼法之士的批判。如他在《养生论》中主张“清虚静泰,少私寡欲”,批判士族中的人过着“声色是耽”的纵欲生活,尤其对又想长寿又要享乐这类人的心理刻画更是特别精采。他说,这类人“欲之患其得,得之惧其失,苟患失之所不至矣。在上何得不骄,持满何得不溢,求之何得不苟,得之何得不失那!”稽康就是这样,把魏晋士大夫那种得失急聚、生死无常所产生的极为贪婪的变态心理一语破的,刻划得淋漓尽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