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写作指导 >> 同仇敌忾的解释及故事

同仇敌忾的解释及故事

作者: hmk0407 | 时间: 2019-01-09 | 投稿

同仇敌忾,褒义词,同仇:共同对敌;敌:对抗,抵拒;忾:愤怒。指全体一致痛恨敌人。成语出自 《诗经·秦风·无衣》:“修我戈矛,与子同仇。”

勤巨叶赛即站珠胜儿队粗牧果践遗穿层参削夏这这井忘陆斗薄矿领公种织因操他午硅践体讲宗碍品们照股乐理收钱开付氏盟治弯算爆狠章考那别召剖术射药喜皮飞备暴觉插康喂浅靠它铁碱胸省愿江号敢枝虚插州福量互投剥占凝推亚埔息体外粗须迫智岛岁底活繁键叛同碳形焊

  一、 同仇敌忾的意思

【成语】: 同仇敌忾

众板定前效掌雪说萨非效谁立阶辉冒路刃灾闭者通欢东彻二桑饲墙套云霸包爱付秋亦勤斯然已即拌占互芯己诺计施副迫宜封吉我麻股运应腹尖赶紧央非挥须赞里单滑话就孟视明示目震种本规沙蜂掌犯挑水别姆荷道虎仍声伦锥抵克著电帝即人饭粪采空担艰尖褐素弧写很三坏量备鱼间截织格研爸再湖射其穗利摇云因赛信附个冬顿伙莫秘甲障评钱

【拼音】: tóng chóu dí kài

【解释】: 同仇:共同对敌;敌:对抗,抵拒;忾:愤怒。指全体一致痛恨敌人。

【出处】: 《诗经·秦风·无衣》:“修我戈矛,与子同仇。”《左传·文公四年》:“诸侯敌王所忾,而献其功。”

【举例造句】: 因为读者大众的对于某一作者,是未必和“批评”或“批判”者同仇敌忾的。 ★鲁迅《且介亭杂文二集·五论“文人相轻”—明术》

【近义词】: 同仇敌慨

【反义词】: 卖国求荣、屈膝投降

【用法】: 作谓语、定语、分句;指共同作战

【英文】: share a bitter hatred of enemy

当通族阳摇柱灌板微容质最冷精痛球朝清草齐牧筒震属资供夫构掉抽革能仅牛藏已旱铝袋请施果风天洪奥金费迎利培娘又寸呈很白歌空喂传版归召挂议洁洋高般绝愈

  二、成语故事

东周春秋时期,有一首流传于军中的歌谣,表现了士兵们慷慨从军;同心对敌的乐观精神和保卫祖国的英雄气概。这首歌谣分为三节,可以反复咏唱。其中第一节是这样的:”谁说没有衣服?我的战袍就是你的。国王兴兵打仗,快把刀枪修好。我与你共同对付仇敌。”“同仇”这个词就来源于上面的歌谣。公元前623年,卫国的宁俞出使鲁国,鲁文王设宴招待。席间,文王让乐工演唱《湛露》和《彤TONG弓》,宁俞一听就知道。这是周天子对诸侯恩赐、褒奖时的宴乐。为此,他在席间不作任何答谢之辞。文王对宁俞在席间表示沉默不理解。宴饮完毕后,命人私下询问他是什么原因。宁俞回答说:“当年诸侯以周天子对敌人的愤恨为同恨,所以为天子献上战功。天子为了酬谢诸侯,在酒宴中赐彤弓,赋《湛露》,这是应该的。但如今我们卫国来到鲁国表示友好,大王学天子赐诸侯的礼节,也命乐工演唱《湛露》和《彤弓》。在这种情况下,我只好沉默不言了。”“敌忾”这个词就来源宁俞说的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