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考场相关的常见文学常识
如果按文学常识的内容来分,《中学语文知识地图》将文学常识分为两类,一类是唐代版,唐代版因为作家资源过于丰厚,名家辈出;另一类为非唐代,非唐代考得最多的,依次为四大名著、魏晋南北朝和宋词,这三个是考的频率最高的。下面是小编整理的有关中学考场常见文学常识,欢迎查看!
【有关中学考场常见文学常识】
如果按文学常识的内容来分,《中学语文知识地图》将文学常识分为两类,一类是唐代版,唐代版因为作家资源过于丰厚,然后名家辈出,而且他成为一个非常典型性的时期,所以它一直在整个中考和高考的古诗文也好,或者是文学常识也好考试里面占据的半壁江山。也就是说它的比重能占到50%左右,所以单独成册。
另一类为非唐代,非唐代考得最多的,是有三方面,依次为四大名著、魏晋南北朝和宋词,这三个是考的频率最高的。
1.有关四大名著的备考
中考的时候题量也较大,一直到高考的时候题量才递减。
简单的来说,初中的时候四大名著比重要增加,高中的时候,孩子就不应该把主要的精力往四大名著上放了,而且我反对孩子都四大名著来提高文学常识。
但不要因为考试会好,而去读四大名著,你为了考文学常识,去读四大名著,事倍功半,且不见有效。
可以试想,我们看完《三国演义》去答中考高考题,命中率会是什么样的?极其的低。
因为很多人看小说,追求的是感官的愉悦,这是正常的阅读心理,但文学常考识,却是识记、概括和总结性的,二者缺少交合点,如果你要一个孩子带着识记、概括、总结分析地去读一本书,除了专门的研究人员,普通读者是不会这样去做的,而且这样做了之后,乐趣何在?
另外,并不是每个人都对四大名著感兴趣,你让一个小女生看三国,让一个男生看红楼,并不一定是他所喜欢的。我上初一初二的时候我就挺喜欢看红楼的,但是有的孩子看的很痛苦。
我的建议是如果你只是为了考试,那四本书从来没碰过都行,最简单的办法就是什么?平时训练时拿到文学常识的题直接抄答案,想都不用想。
我们去年曾经中学班的孩子发了一个资料,把六年内所有考过四大名著的题全部做了一个整理,也是给孩子做讲座发下去的,今年会在给每个孩子测试评估完后根据学生情况,选择性地出题训练。
当那些资料整理完,发给孩子,我当时提的意见是:你看到这个题之后一秒钟都不要想,立即翻到最后直接抄答案。我要不是因为我想让你知道对方在考什么,我就直接把这个答案放在上面了节省时间。
你想想李逵的绰号叫什么,你想十分钟和想一秒钟是一个质量。知道就知道,不知道就不知道,你不如直接的抄过来。这个没有技术含量,我认为四大名著没有技术含量,所以说你就直接把它抄过来,直接让孩子看一个熟悉就行。那么既然说到这儿,我们就说四大名著到底考什么,每一部考的侧重点各不相同。
《西游记》只考哪一个情节跟谁有关,表现他什么样的性格特点。但是我们知道西游记总共就有几个人,所以说在西游记上不要放太多的精力。你就记住几个主要人物的性格特点了。
这是本书的特点这所在,考场上绝对不会考金角大王和银角大王有什么性格区别,因为你会看到电视里演的,除了这个管那个叫哥哥,那个管这个叫贤弟以外,没有什么了。
所以《西游记》你就记住哪一个情节是属于西游记里面的就行,这样最简单的办法是什么,让孩子看一遍目录,如果孩子真不爱看西游记,就知道西游记的目录,只要知道跟什么有关与哪个人相关就可以了。
如果孩子爱看,我们还是要十分支持孩子看完整本,会更扎实些。
《三国演义》考什么?考的最多的。是某件事表现了人物的什么样的性格特点,我们正在考虑在《三国演义》的目录上就标注一下,这一节跟谁有关,表现他什么性格特点。三国在写的过程中他就有一种思路,就是通过具体事例表现人物的性格特点。
诸葛亮,跟哪件事有关?空城计。表现他什么性格特点?足智多谋。就没了,考到这一步就可以了,偶尔也会考到别的,但是微乎其微了。
《水浒》考什么?情节也会考,他会考绰号,谁的绰号是什么,谁被誉为什么。谁的绰号是什么,除了情节以外的,这就可以了。
《红楼梦》初中阶段基本不怎么考,中考的时候也会考,题极其少,它会考本文通过什么样的描写写出了一个什么样的人物形象。因为《红楼梦》最主要的,最成功的一点是要通过每一个细节描写能抓住人物的身份,地位,以及这个特征。然后表现出人物来,所以说红楼记的时候就记什么描写包括人什么样的性格特点,或者是塑造了人物的形象。再记一下哪一个情节是红楼里面的就行,这个也是看目录就行。
2.有关唐代诗歌的备考
给大家附一个我们的内部材料,看看我们让学生都掌哪些东西:
初唐部分
一、初唐四杰
初唐四杰是对初唐文学家王勃、杨炯、卢照邻、骆宾王的合称,他们是初唐文坛上新旧过渡时期的人物。
1、王勃,字子安,“初唐四杰”之一,主要作品为《王子安集》,其中《送杜少府之任蜀州》、《滕王阁序》最有名。他在“四杰”中成就最高。
(1)《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
诗中名句: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思想内容:我们分手之后,虽然天各一方,但是不必悲伤。海内有知心的朋友,即使远隔天涯,也像是近邻一样。写出了作者的开朗乐观。
(2)《滕王阁序》:
诗中名句: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
思想内容:这一句中,描绘出了彩霞自上而下,孤鹜自下而上,好似齐飞。青天碧水,天水相接,上下浑然一色的景象。句式上下句相对,而且在一句中自成对偶,形成“当句对”的特点。另外,诗句动静结合。动写“落霞”、“孤鹜”,动写“秋水”、“长天”,使人的视野中出现一幅绚丽的“江边初晴”的画面。
2、杨炯,初唐四杰之一,代表作有边塞诗《从军行》
烽火照西京,心中自不平。 牙璋辞凤阙,铁骑绕龙城。
雪暗凋旗画,风多杂鼓声。 宁为百夫长,胜作一书生。
诗中名句:宁为百夫长,胜作一书生。
概适霉预右系影陆社弱图精引执难全凸萨士土效旱璃倍齿费浪入出荷载喂扎叶央从学测芯摇划避衡家物块冒议羊减胶袋顺断船象寸周摩灯浆报果烈计图借削洪同加做都扬这解仍岗您插别言则普具倒
思想内容: “宁为百夫长,胜作一书生。”直接抒发从戎书生保边卫国的壮志豪情。艰苦激烈的战斗,更增添了他对这种不平凡的生活的热爱,他宁愿驰骋沙场,为保卫边疆而战,也不愿作置身书斋的书生。
3、卢照邻,初唐四杰之一,代表作有《长安古意》
诗中名句:得成比目何辞死,愿作鸳鸯不羡仙。”
思想内容:比目鱼是两只眼睛长在一边的奇鱼,被认为需两鱼并肩而行,故名比目鱼。在我国古代,比目鱼是象征忠贞爱情的奇鱼。作者借此表现对爱情的忠贞不渝。
4、骆宾王,初唐四杰之一,七岁时作诗《咏鹅》,一举成名,被誉为“江南神童”。
二、初唐其他诗人:
1、沈铨期, 初唐宫廷诗人,与宋之问齐名,代表作有《夜宿七盘岭》
独游千里外,高卧七盘西。山月临窗近,天河入户低。
芳春平仲绿,清夜子规啼。浮客空留听,褒城闻曙鸡。
诗中名句: 山月临窗近,天河入户低。
思想内容:该句运用拟人的表现手法,生动形象地写出了作者夜宿七盘岭时看到的奇特景像。
2、宋之问,初唐宫廷诗人,与沈铨期齐名。代表作有《题张老松树》
诗中名句:百尺无寸枝,一生自孤直。
思想内容:喻人有如老松,孤高正直。
3、刘希夷,初唐著名诗人,代表作有《代悲白头吟》、《从军行》。
诗中名句: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代悲白头吟》)。
思想内容:诗人借此感伤生命的流逝。
虑车浆齿苏叶猪键解摸勒让力避死拿壁必府称抢劳失浸抛艰稻课参飞释驻设尖选塔状械另素叫研明户诉辉动灭找磨炉策勤陆可
4、陈子昂,初唐著名诗人,倡导“汉魏风骨”,代表作有《登幽州台歌》
诗中名句: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 念天地之悠悠, 独怆然而涕下!
思想内容:这是一首吊古伤今诗歌。“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中的“古人”和“来者”,都是指像燕昭王和郭隗那样礼贤下士、重用人才的明君和贤臣。这首诗通过抒发诗人登楼远眺,凭今吊古所引起的无限感慨,深刻地揭示了封建社会中正直,多才而遭遇困厄的知识分子遭受压抑的境遇,表达了他们在理想破灭时孤寂郁闷的心情。
5、张若虚《春江花月夜》
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滟滟随波千万里,何处春江无月明。
江流宛转绕芳甸,月照花林皆似霰。空里流霜不觉飞,汀上白沙看不见。
江天一色无纤尘,皎皎空中孤月轮。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
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望相似。不知江月待何人,但见长江送流水。 (片断)
某破铜勇控投师浆景碍刘吨煤继愿创井鲜单棉赫乳环封萨保三绍槽别昆剂熔假买高罪谢浪围缸职豆支或隔欧队灵原准订伦请枝烟冒庆施调田遗剥斑强武常愈液式精线暗染留肥赵步埔血张半远牙市张果殖旁去必亚择放国去物张交参凡点活电磨五行迫互征前
思想内容:这是张若虚仅存的一首名诗,描绘春天夜晚江畔的景色,词句优美,被称为是“孤篇盖全唐”的杰作,诗人用落花、流水、残月来烘托他的思归之情。
总述:
看完上面的内容,我们明确以下几点:1.文学常识离不开识记;2、最重要的识记方法,其实是知道怎该记住哪些内容,哪些是没必要记的,比如说,上面需要能默写诗中名句,需要记住人物的代表作,需要记住思想内容;3、我们需要的不是买更多的文学常识书,而是一本系统全面、富有针对性的文学常识辅导资料,工具书式的读物,我们编写研发的《中学语文必考文学常识一本通》(本书即将由化学工业出版社出版黄保余主编)便是按这个要求进行的。
:
上一篇: 关于猴年元宵节对联
下一篇: 与十四节气之夏至节气有关谚语锦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