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写作素材 >> 《安娜·卡列尼娜》读后感:安娜为什么自杀
《安娜·卡列尼娜》读后感:安娜为什么自杀
铁推蒙又扩课怀骗吗草树京百盘甲都润批尾康谷丝汽家首逐重判祖丹刻贯静织敢南壳浸蚕贸冲刃景想助园组脚原国早尾兴拉摆径抢赛播服污置维报礼学江洞斗器志制认缸永跑孔藏野根湖副决功留求儒染陷爱建枯香础临曾耳药凡
剂键胶房湿者尽质钻型罪州锻锥袖亡医杂检摩考卡纸砂能辉获话铁水旧倍粪耳穗题特终脚议爆蒋讯痛附产程水削利音冲域人点孔鲁牙褐铸潮渗村璃脉启礼勒验松枪腹俘各砂连温功态先资桑尖垫聚口忘饲浓末资逐能若刻成或缘计洁饭
托翁名作《安娜·卡列尼娜》中,安娜卧轨自杀,是大家熟知的情节。不独安娜,伏伦斯基也有不曾成功的自杀,甚至,列文一度产生强烈的自杀念头。为防一时冲动,他“只得把绳子藏起来免得上吊,随身不带手枪免得开枪自杀”。当然,列文最终并未自杀。
众所周知,《安娜·卡列尼娜》以安娜和列文两条线展开叙述。我读安娜这条线,感觉生动流畅,兴致盎然;读列文这条线,感觉沉闷乏味,勉强卒读。甚至一度怀疑,托翁花在列文身上的笔墨是否值得?大幅删减后是否可让小说更可读?我的这种感觉,在读到列文想自杀那一瞬间完全消逝,理解了托翁的良苦用心:安娜自杀,列文不自杀,这是两人面对人生困境作出的不同选择;又以这不同的选择,构架了整部《安娜·卡列尼娜》。不得不说,列文配得上如此之多的笔墨!所以,不要轻易质疑大作家的代表作,那样做的唯一结果,是暴露自己的浅陋和狭隘。
重读《安娜·卡列尼娜》,感觉小说是围绕三个家庭展开的:安娜与卡列宁(伏伦斯基),列文与吉蒂,奥勃朗斯基与陶丽。后一家庭不如前两个着墨多,常常被人忽略,从结构上将小说归纳为安娜和列文两条线。不能说没道理,但至少忽略了一点:奥勃朗斯基一家在小说开头时起到的作用。
确实,小说开头设计很好。奥勃朗斯基与家庭教师偷情一事被陶丽发现,两口子陷入冷战,急切中,奥勃朗斯基请妹妹安娜前来调解。奥勃朗斯基去官厅上班,他的职位是妹夫卡列宁安排的,恰逢好友列文来官厅拜访,透露想追求其姨妹吉蒂。奥勃朗斯基告诉列文,他有一个竞争者:伏伦斯基。列文去吉蒂家向她求婚并遭拒绝,又见到情敌伏伦斯基。奥勃朗斯基去火车站接安娜,伏伦斯基去接妈妈;安娜和伏母居然同一车厢,安娜和伏伦斯基相识。够了!小说中的主要人物安娜、卡列宁、伏伦斯基、列文、吉蒂,至此全部出现。我不知道,能否找到比这更自然、更经济、更恰当的开头?而且,从“奥勃朗斯基家里一片混乱”写起,才可将那句名言“幸福的家庭家家相似,不幸的家庭各各不同”置于篇首——真正的大手笔啊。
故事从“四角恋”开始:列文爱吉蒂,吉蒂爱伏伦斯基,伏伦斯基爱有夫之妇安娜。这四个人,以情场得意或失意划分,得意者安娜和伏伦斯基一组,失意者列文和吉蒂一组,也即前述的两条线,小说由此展开叙述,结局则刚好相反:得意者收获失意,失意者得到圆满。这两条线,大多齐头并进,偶尔相互勾连:不但吉蒂与安娜、伏伦斯基重逢,列文也与安娜初次见面。安娜这条线以城市为主,列文这条线以农村为主,两条线相加,就是一副19世纪下半叶俄罗斯全景图。
回到前面的问题:为何安娜自杀,而列文不自杀?
安娜自杀,基于三个方面的原因:一是社交界的不认可。安娜在彼得堡,有三个社交圈,其中最倾心的,是培特西公爵夫人的圈子。就是在这里,安娜不断与伏伦斯基相遇,并最终爱上后者。故此,培特西之于安娜与伏伦斯基,类似王婆之于潘金莲与西门庆。事实上,培特西是伏伦斯基的堂姐。然而,得知安娜尚未离婚便与伏伦斯基同居,这位俄国王婆立即换了一副面孔,她对安娜说:要是你这不合法的地位一天不改善,我就一天不愿理你!但培特西自己也暗中与土施凯维奇有染。在培特西甚至俄国社交界看来,问题不在于偷情,而在于将偷情公开;偷情只能偷偷摸摸,不能明目张胆。安娜认为自己是恋爱,并非偷情,爱上伏伦斯基后,主动告知卡列宁,并提出离婚,只是未获同意。与伏伦斯基同居,是因生女儿患产褥热,经历一场生死劫后不得已的选择。安娜曾勇敢挑战社交界——去歌剧院看戏。那是彼得堡名流麇集的地方。伏伦斯基劝告安娜不要去,说,你这样等于向整个社交界挑战,也就是说要从此同它决裂。不出所料,一位贵妇人在歌剧院里大吵大闹起来,原因是看见丈夫隔着包厢同安娜说话,将这事闹得满城风雨。安娜从此与社交界绝缘。伏伦斯基说,安娜在社交界简直像在地狱里!
二是离婚便失去儿子,离婚不离婚都痛苦。安娜提出离婚,卡列宁不答应,甚至提出,安娜可以跟情人保持关系,条件是不在家里幽会。卡列宁要面子,安娜要爱情。卡列宁便使出杀手锏:离婚可,休想得到儿子。卡列宁对下人交代,不得让安娜接近谢辽查,并欺骗他说安娜死了。儿子生日时,安娜突破重围,见了儿子一面。结果是,谢辽查大病一场,卡列宁不再让安娜探视儿子。伏伦斯基也希望安娜离婚,不仅因为爱安娜,也因女儿只能姓卡列宁,如果安娜不离婚的话。安娜陷入矛盾:离婚必得过卡列宁这关,但这关真要过了,儿子呢?卡列宁是不会放弃儿子的。安娜对陶丽说:“世界上我只爱这两个人,可是他们互相排斥。我不能把他们两个联结在一起。”安娜最终还是决定离婚。为这事,安娜、陶丽、伏伦斯基都去求卡列宁,卡列宁就是不松口。最后,奥勃朗斯基出面求情,去彼得堡拜会卡列宁,甚至代安娜提出,只要同意离婚,儿子也可以不要了。卡列宁答应考虑,一天后,奥勃朗斯基收到答复,斩钉截铁拒绝同安娜离婚。获知这个消息不久,安娜卧轨自杀了。
三是对伏伦斯基的爱产生怀疑。这是安娜自杀的最重要原因。因为爱伏伦斯基,安娜在看赛马时,见伏伦斯基从马上摔下,不知是否受伤、甚至是否摔死,不顾一切地对身边的丈夫摊牌:“我实在吓坏了……我爱他,我是他的情妇。……您高兴怎样对付我就怎样对付我吧。”经历产褥热并摆脱死神阴影后,安娜开始与伏伦斯基同居,先旅居意大利,之后回国,短暂停留彼得堡,又到伏伦斯基家乡,在伏家大庄园度夏。在这里,安娜对前来探访的陶丽说:“我经历了痛苦和恐惧,如今这一切都过去了……我实在是太幸福了!”然而,热恋过后是平淡,这种平淡,考验着一切爱情的成色。安娜感觉到,除了使他们结合在一起的爱情,两人之间出现了敌对的魔鬼。说是敌对,其实都是小事,比如,伏伦斯基出去办事,答应周五回来,结果延宕到周六。在伏伦斯基脸上,安娜发现了一种冷淡。怀疑、猜忌由此而生。在失去社交界,和失去儿子后,安娜不能再承受失去情人之痛。死,便是这一切的解决方案。甚至,安娜要将死当作手段,来促使他恢复对她的爱情,让他承受失去她的痛苦,以此来惩罚他。可怜的安娜!人都死了,留着情爱何用?不得不说,安娜爱得走火入魔,失去正常人的心智了。安娜临死前的话:“我需要爱情,可是没有爱情,因此一切全完了。”既是安娜自杀原因的阐释,也是其人生观的。
顺便说一下伏伦斯基。许多人把伏伦斯基当作花花公子,一度确实如此,比如他对待吉蒂。就他与安娜的恋情来说,花花公子的帽子,戴不到他的头上。自舞会上被安娜征服,伏伦斯基即拜倒在其石榴裙下,到后来他们的完美结合,他一直是爱着安娜的,也确实没有移情别恋。为了安娜,他不惜与母亲翻脸,还这样要求哥哥:“我的亲人如果要同我保持亲属关系,那他们就应该同我的妻子保持同样的关系。”误以为安娜将死于产褥热,他甚至开枪自杀,只不过失手了。安娜所认为的冷淡,他解释为“男子汉的独立性”。他说:“我什么都可以为她牺牲,就是不能牺牲我男子汉的独立性。”安娜死后,他曾不吃不喝,万念俱灰,后再度从军,参加第十次俄土战争,准备战死沙场,以追随安娜。这样一个伏伦斯基,能被称作花花公子么?我觉得,托翁对伏伦斯基的处理,是非常聪明的。一个负心的伏伦斯基,会将“安伏恋”变成因果报应故事——安娜抢走了别人的男人,这个男人又被别人抢走——大大消减其社会意义。
该说说列文了。如果说,安娜受困于情,列文就受困于理。列文太爱思考了。当然,列文也会被情绪摆布,比如,向吉蒂求婚被拒,令他一想起这事,便面红耳赤,浑身哆嗦。但他不会因此想到死。列文在乡下经营庄园,时间越长,越对从事的农业产生怀疑。他花的钱全在亏本:养牲口亏本;用机器,还是亏本。他想作些改变,比如,把农场出租给农民,但农民绝不相信,地主除了尽量掠夺他们之外,还有别的目的。列文组织农民建立合作社,来耕作租给他们的土地,到头来农民说:“您还是收收地租,这样您省事些,我们也自由些。”列文非常苦恼,对朋友说:“我快要死了。”但真正思考生死问题,是在哥哥尼古拉死后,他想弄清楚生命从哪里来,它的目的是什么,它究竟是怎么回事。这些问题,在基督教里都有答案。但列文不信教。他读书,思索,读得越多,想得越多,觉得离追求的目标越远。找不到答案,令他非常痛苦,感到害怕,以至于想自杀。但许多人却过得心安理得,十分满足。他发现,这些人都是教徒。百分之九十九的俄国人,凡是他十分尊敬的人,没有一个不信教。
真正让他接近目标的,是一次由对话产生的顿悟。费多尔,一个邻村的农民,列文有次跟他闲聊。费多尔说:“天下各种各样的人都有:有人活着就是为了满足自己的欲望……可是普拉东是个规矩的老头儿。他活着是为了灵魂,他记得上帝。”这些话像闪电一般打中了列文,把他心头零星模糊的思想汇合在一起。列文恍然大悟:“我和千百万古人和千百万活着的人,心灵贫乏的农民和思想丰富、著作等身的贤人,都含糊其词地谈论过这个问题,但我们大多数都同意一个点:活着为了什么,什么是善。我和大家都只有一个坚定不移的信念,这个信念无法用理智解释,它超越理智,超越因果关系。”现在他明白了,他只能凭着信仰生活。列文终于皈依上帝。信教的列文,不再有活着为什么的烦恼,不再需要自杀。他由衷地说:“我的上帝啊,我感谢你!”
陷入困局后倒向宗教,这是托翁的一贯选择。这样一个解决方案,不会让中国读者满意。我读结尾关于列文这段,感觉反反复复,絮絮叨叨,不能触及心灵。按列文的方式,想不明白活着为什么就该自杀,可以说,大多数中国人都得自杀,因为他们从来就不想这些,或者从未想明白这些。爹妈生下你,活着就是,想那么多干啥,吃饱了撑的吧?对生命、对活着的意义缺乏形而上的思考,这是中国人、中国文化的特征。身处这样的文化,我自己又何尝不如此?连圣人孔子都说“未知生,焉知死”,何况我等凡夫俗子?屏除形而上的困惑,中国人活得快乐、滋润,至少活得无忧,多半不会自杀;即便自杀了,也是以安娜的方式,而非列文的方式——因情一类的具体困惑,绝不因生命意义的形而上困惑。这样的民族,往好里说是具有极强的生命力,往坏里说,则是人们为活着而活着,活得像行尸走肉。所以我以为,像列文般地思考人生意义,即便最终倒向宗教,至少给了我们另一种选择。
列文关于生死的思考,大多放在安娜卧轨、伏伦斯基上前线之后,托翁给了多达13小节的篇幅。安娜死后,本该人散曲终,小说可以收尾了。但托翁没有停笔。当然可以说,列文这条线未完,作者没有理由放弃。确实如此。但这最后的篇幅,全是列文走出自杀困境的描写。写完安娜自杀,再写列文不自杀,说明这两人的自杀与否,在小说的整体构思中,占有极重要的位置。这是否印证了我的说法:小说以安娜、列文对自杀的不同选择,来构架整部《安娜·卡列尼娜》?倘如此,我的虚荣心可以大大地满足一下了。
评论界都认为,列文这个人物具有高度的自传性,就是说,他几乎等同于托尔斯泰。那么,托翁是否也如列文般想到自杀?答案是肯定的。有一阵子,托翁从早到晚都拿着绳子,睡觉时手里也握着它。他承认,他是想用这条绳子悬梁自尽。后来,他嘱咐仆人把绳子藏起来。这些细节描写,与《安娜·卡列尼娜》中对列文的描写几乎一样。在《忏悔录》中,托翁这样写道:“有一年之久我几乎每时每刻在问自己:要不要上吊或开枪自杀?在这段时间内……我的心被一种痛苦的感情折磨着。这种感情我只能称之为寻找上帝。”这段经历,是在托翁50多岁时发生的,给人的感觉是,托翁借助于上帝,走出了自杀的困境。
然而,1910年10月28日,82岁高龄的托翁离家出走,起因是与妻子的感情纠葛。10月31日,托翁偕女儿和医生赶到火车站,之后病倒在三等车厢。在沿途一个小站上,人们把他抬下列车,送到站长家里。11月7日,托翁在这里与世长辞。从离家出走到去世,才不过10天!这简直可称作不是自杀的自杀,或者说,是另类自杀。列文没有自杀,列文的塑造者——或者说,列文的原型——托尔斯泰却以另类自杀方式,告别人世。为什么会这样?谁能说得清楚?实在太过吊诡了啊。
所以,自杀,还是不自杀?生存,还是死亡?还真是一个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