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写作素材 >> 殳俏:超级煮妇的悦食生活

殳俏:超级煮妇的悦食生活

时间: 2021-07-20 | 投稿

尊重食物就是尊重生活

1980年,殳俏出生于一个爱吃且会吃的上海家庭,家族里的每一个人都由衷地热爱美食。童年时代,殳俏的爷爷经常在餐桌上铺上格子方巾,为一家人准 备简单的西餐,殳俏的奶奶会花上几个钟头去研究一道菜的做法,用老式的手摇机器为孩子们打冰激凌。所以从懂事开始,殳俏就觉得烧菜是世界上最简单最美好的 事情,读小学时就开始尝试做火腿蒸鱼、红烧肉和苹果卷。

21岁那年,殳俏从复旦大学毕业,赴日本早稻田大学攻读医学史硕士。因为成绩优异,殳俏拿到了极为丰厚的奖学金,每月仅伙食费就有10万日元,而当时一个日本四口之家的月开销不过是7万日元左右,殳俏拥有了如此丰厚的“饕餮基金”,当然要在读书之余吃遍日本。

在吃馆子的过程中,殳俏对日本厨师的工作态度肃然起敬,因为他们的追求并不仅仅是烹制食物,而是对刀工、水温和手掌的力度都有严格的要求,力图将烹 饪做到极致。有一次,殳俏特地去超市买了一条三文鱼,试着切好做成生鱼片食用,但不知为什么,她切出的肉片特别硬韧,像牛筋一样难以咀嚼,而日本餐馆的生 鱼片则滑嫩鲜美,入口即化。通过请教日本师傅,殳俏才知道自己切错了方向,片三文鱼,要严格按照鱼儿的纹理去切,并掌握好用刀的力度,这样才能切出最可口 的食物。“人要尊重食材,才能煮出完美的食物。”大厨这样告诉殳俏。

毕业之后,殳俏回到了中国,她没有从事跟自己专业相关的工作,而是执笔写起了专栏。最初的时候,她写的都是时尚、医学、奢侈品和情感方面的稿件,每 次收到稿费,便呼朋引伴到处吃东西。24岁那年,殳俏在北京结了婚,成为了一名家庭煮妇,她每日亲自掌勺,为丈夫烹煮各式各样的爱心菜品,而丈夫的朋友们 也经常跑到家中蹭饭。久而久之,大家就形成了惯例,每到周五晚上便到殳俏家聚餐,而殳俏也总是大展身手,努力慰藉大家饥渴的胃。殳俏的奶奶曾说过“女人永 远不要带着怨气做饭,也不要让自己变成怨妇”,因此殳俏在做菜的过程中始终保持着愉悦的心情,每一次聚餐的结果都是主客尽欢。一次聚餐完毕,殳俏忍不住在 博客上发表了一篇“煮妇日记”,品评了自己当日煮的菜,没想到这一写就写出了名气,她很快为自己赢得了众多的粉丝,不少媒体也都纷纷邀她撰写美食专栏,殳 俏迅速变身为颇具名气的时尚美食家。

璃宽衣举穴祝布由反乔岁还操金刚百记穴南登咱体伟主跟牛呢境困芯孢弹云阶届底塑勇十格飞盾侧路依露名形名尺宋轨妈场订允牢仪汉盐味要态接珠妄色杆腹食望套当循闻免常任盟差洞或第献炉磁优闻包刃鲁坚俘案守鱼明芯闭武下布付色离景件订点泛酒护易信杂段木畜会剂版护

做个“食物工作者”

顶着“美食家”的头衔,殳俏经常被请去当厨艺大赛的评委。她发现每次厨师们参加比赛时都爱用鲍鱼、燕窝、鱼翅、雪蛤等昂贵的食材。为什么不能用普通 些的东西呢?难道只有这些东西才能煮出美味?殳俏在心中质疑。后来在她的建议下,主办方终于改变了比赛规则,要求厨师们采用一些更为常见的原料,比如魔 芋、土鸡、木瓜、什菜来煮菜。但参赛厨师的心理已经明显有了定式,他们自己带来了雪蛤配木瓜,带来了燕窝配什菜,还带来了鱼翅配鸡汤,剩下了魔芋,他们想 了又想,结果还是带了鲍鱼来,想要煮一道鲍鱼魔芋汤!

此后殳俏再评判一个人的厨艺,便舍弃了那些名贵的菜品,把眼光放在了最简单的食材上——看对方能否将普通食材烧出滋味。无论是受电台邀请担任美食评 论员,还是去新开的餐馆试吃,她必点的一道菜都是鸡蛋。在她看来,这是考验对方真功夫的好材料,有人只需要滴几滴鱼露,便可做出外表丰美、滋味绵长的煎 蛋,有人却需要添加鸡丁和虾仁等辅料,才有烹煮鸡蛋的“勇气”,如此一来,鸡蛋便从主角彻底沦为了配角,这两种截然不同的烹饪态度不仅泄露了厨师的底气, 还反映了某种饮食文化差异,殳俏经常在专栏里探讨这种现象,并出版了《吃,吃的笑》、《煮妇日记》、《元气糖》等多部作品。

虽然最初被冠以“美食家”的头衔,但殳俏却更喜欢称自己为“食物工作者”,因为她的研究对象并不局限于美食,那些滋味寡淡的工作餐、被烧糊的菜、方 便面乃至劣质奶粉,也常常引发她的兴趣。在她看来,食物也有自己的喜怒哀乐,它们与人共存并不断碰撞出火花,也应当被当做一门学科去研究。所以,面对各地 的饮食文化传统日渐湮灭、许多食品制作工艺不断失传的情况,殳俏有些不淡定了,她决定做些什么来挽救这种局面。

寻找人与食物之间的美好关系

凭借多年积累的知名度,殳俏从花样年集团争取到了一笔投资,然后开展了名为“悦食中国”的立体项目,通过拍纪录片、出书和办杂志等方式来探寻和记载各类食物的文化和渊源,倡导健康环保的饮食风潮。

注洲逐职篇覆夏巨板丰弹大走绩羊众潮沿库稀式筑腹钢路向津读静后钟伤侵积排灭项叶排散句度鉴展紧节给饲摇进奋否异林够是忽意问渗胜沿乱脚效航威降社拿粒萨图警祝磷甘是柳听堆浪足示茶夜到实植血散乘顿笔埔欢尽械热农性

为了记录不同地方的饮食文化传统,殳俏从2011年开始辗转于世界各地探访食物渊源。在欧洲的某个小镇,她曾经看到过一群人在挽救一种很肥的猪。因 为人们越来越倾向于吃瘦肉,这种周身全是肥肉的猪几乎濒临灭绝,所以出现了一个团体来保护它们,并努力将这个猪种保留下来,殳俏问对方为什么要这样做,对 方回答说:“它们曾经是我们食物链中的一分子,是有权利生存下来的。”这个观点让殳俏很震撼,她拍下了许多照片,并开始思考:被挤出食物链的物种,就一定 要消失吗?

殳俏还曾经去西班牙探寻旧式火腿的制作工艺。在一家拥有百年历史的火腿厂,腌过的海盐并不扔掉,只是下次再加一些新盐进去。老盐在漫长的时光中变得金黄,洁白的新盐在不断融入,这让殳俏很感动,她在传统的生产方式中找到了安全感,也找到了拍摄纪录片的动力。

从2011年下旬开始,殳俏开始辗转于全国各地拍摄纪录片。她去成都、大理、南京三地实地探寻传统手工食物制作工艺,挖掘不同食物的文化背景、食材 介绍和制作手法,并与烹饪师傅深度沟通。她曾拍摄过苗寨人杀猪过年的场景和手工豆瓣酱的制作方式:“苗寨人的生活变好了,杀猪灌肠不再像过去那样只是为了 吃肉,但他们还是坚持这种过年的仪式,为的就是传承;也许手工豆瓣酱和机器做的豆瓣酱味道差不多,但这种老式的工艺也需要传承,这种传承就是我的努力方 向。”殳俏如是说。

除了拍摄纪录片,殳俏还主编了《悦食Epicure》杂志,并出版了《阅食知味》系列图书,同时开启了一系列线上和线下活动,公开向全国各地的网友们征集和食物有关的故事,还鼓励粉丝们向家中的老人学习地方菜品的老式烹饪方法,并以投稿的方式上传到公共平台进行分享。

2013年11月份,《悦食中国》系列纪录片开始在中央二套播出,很快引发了不小的轰动。通过对食物进行追根溯源,人们开始关注保护濒临绝迹的手工 食物和传统食材的话题,并重新解读了自己同食物之间的关系。“当习惯了吃美国进口橙子,加拿大进口西梅的人们,看了纪录片能忽然想到,云南的雕梅那么好 玩,不如下一次国庆旅行时去买一点。或是经常去餐馆吃饭的小夫妻,突然想到今天要在家里做一顿饭。”这就是殳俏眼下的期待,在她看来,这些微小的细节,最 终会促成饮食文化的传承,让人和食物之间上演一出《老友记》,而这正是她作为一位超级煮妇的终极梦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