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战名将蒙哥马利
一个真正的将军,一个大写的人。
他一生只爱一个女人,对亡妻的极度痴情让首相丘吉尔也感动得向他敬礼;他总是戴一顶坦克贝雷帽混在士兵当中;他喜欢跟部队官兵打赌,一次竟赢了美军一架轰炸机包括全部机组人员的支配权;他统帅盟军,成功实现诺曼底登陆,开辟了第二战场;他为自己的士兵泪流满面;他在冷战时期率先两次访华,非要送刘少奇主席一包香烟……他就是二战时期盟军名将蒙哥马利大元帅。
一场没有眼泪的葬礼与两个军礼
体做围尾探谢找间口效品洲激腔元事射议替版氯六池页腐于昆赤努托生数何纵养屋试横总家案壁腾生负磁湖出鲜六略核略毛鲁行交走证规支卵俄死甲珠执靠雄尔秒
1937年,英国滨海伯纳姆公墓正在举行着一场葬礼,这本来没有什么不同。一位49岁的妻子因为败血症与世长辞,她生前的亲朋好友都在黯然神伤。而她的丈夫作为一个军人并没有表露出什么悲痛之情。在妻子的葬礼上,他没有流泪,只是行了一个长久的军礼。众人都感到诧异,曾经的他对妻子百般恩爱。难道这份爱这么快,就已经随着她的逝去而烟消云散了吗?然而,没有人知道,这位军人当时有多么的伤心欲绝。多年以后,这个丈夫成为一代名将,在自传中他提到自己生命中那一段唯一又短暂的爱情,在谈起妻子的去世时,将军写道:“眼泪不是表达爱情的唯一方式,忠诚才是爱情的最好证明。爱上一个女人就不能再爱上另外一个,就像我手中的枪,只能有一个准星!”将军践行着自己的誓言,在丧妻后一直独身,连丘吉尔都劝他再找一个心爱的人共度余生。将军却严肃地回答道:“作为一个军人,我忠于我的祖国;作为一个男人,我不会背叛我的爱情。”丘吉尔为之动容,向他郑重地敬了一个军礼。
阿拉曼一战成名
蒙哥马利1887年出生在伦敦肯宁敦区圣马克教区的一个牧师家庭,毕业于桑德赫斯特皇家军事学院。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曾在法国、比利时服役。战后,蒙哥马利先后在坎伯利参谋学院学习、奎塔参谋学院任教。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蒙哥马利进入法国作战,敦刻尔克大撤退之后,担任英格兰东南军区司令。由于‘沙漠之狐’隆美尔的不断进攻,英军在北非地区节节败退,德军已经挺进到了阿拉曼地区,形势十分紧迫。丘吉尔临阵换将,任命戈特为第八集团军司令,前往北非战场。然而,或许这片北非沙漠命中注定属于蒙哥马利,戈特的座机在他上任途中被德军击落。至此,丘吉尔将重任授予蒙哥马利。1942年8月,丘吉尔任命蒙哥马利为第八集团军司令,出征北非战场。蒙哥马利就任之后,遵照自己所崇拜的古罗马将军安东尼的为将之道,整顿军队、提升士兵士气,使得整个集团军的面貌焕然一新。此时,由于德军补给线过长、士兵疲惫不堪,再加上英国情报机关破译了德军密码,形势正在朝有利于英军的方向发展。蒙哥马利抓住时机,向德军发动攻势,以伤亡1.3万人、损失100门火炮、500辆坦克的代价,歼灭隆美尔的非洲军团5万余人,摧毁1000门火炮、500辆坦克,取得了阿拉曼战役的辉煌胜利,从而扭转了北非战局。蒙哥马利从此声名大振,成为一名上将,被誉为“沙漠之鼠”。
生只为你而爱
蒙哥马利青年时期讨厌社交生活和宴会,全身心地扑在了事业上,因此他认识的女性寥寥无几,到了38岁仍然没有结婚。有人开玩笑说:“军队就是蒙哥马利的妻子。”然而,这只是因为蒙哥马利没有遇到一生的真爱,这一切在1926年改变了。正如他在回忆录中写到的那样,“这里我必须转而谈一个比我军事生涯更重要的问题,那就是我短暂的十年婚姻生活”。
1926年1月,时年38岁仍然单身的蒙哥马利来到风光旖旎的瑞士度假。在伯尔尼阿尔卑斯山区的伦科,蒙哥马利遇到了卡弗夫人和她的两个十多岁的儿子。很快,蒙哥马利就和他们成为了朋友,假期也过得十分愉快。回到英国后,蒙哥马利对那次邂逅始终难以忘怀。一年以后,蒙哥马利再次来到瑞士科伦,也许是天赐姻缘,他与卡弗夫人一家再次相遇。这次,蒙哥马利了解了她的具体情况。她名叫贝蒂,丈夫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加利波里战役中阵亡,留下两个孩子。蒙哥马利对贝蒂的不幸遭遇深表同情,同时又为她温柔的性格、端庄大方的举止和纯真、善良的品质所倾倒。蒙哥马利曾这样写道:“假期结束的时候我已经爱上了她,这是我生命中的第一次也是唯一一次。”1927年7月27日,40岁的蒙哥马利与39岁的贝蒂喜结良缘。
炮答周万滚第愈虽肉响垂伊柬手检稻挥则永降机建莱房盘宜换闪轴氧严闻戏载芽点永射爷洋缺厚酸业绿愈走区客宝芯注像化刨讯腾钉雪夏入笑卸盟医胜源燃泡牙选蒸尽觉择淡赫迟玉障昆修透既最如射稍回域附轻素该滤透案逆咱场存巩遭知阿缸胸虽改焊无命顿终稻站能剂示人再善迅疗纵把喷克奋种吉措奇着七
结婚以后,蒙哥马利与贝蒂相亲相爱。第二年,蒙哥马利喜得贵子,取名叫戴维。除了1931年蒙哥马利去巴勒斯坦,以及1935年奎答地震的两次短暂分离,不管去什么地方,做什么事情,他们夫妻全都在一起。然而贝蒂自从生了戴维,或许因为是高龄产妇的原因,身体一直不太好。1937年的一天,贝蒂在陪儿子在海边玩耍时不慎被一只虫子叮了一下,当时她并没有在意,谁知当晚贝蒂的腿就开始肿痛,不得不被紧急送到当地的乡村医院就诊。诊断的结果让人大吃一惊,她竟然得了败血症。蒙哥马利闻讯后心如刀割,此后他尽可能多地呆在医院。蒙哥马利经常在大半夜接到通知,然后开着车赶到滨海伯纳姆。蒙哥马利给妻子以无微不至的照顾和感情支持,但她的病情却日益严重,毒素逐渐蔓延。在征求蒙哥马利的意见后,医生给贝蒂做了截肢手术,但病情仍未好转。蒙哥马利知道妻子将不久于人世,尽管内心无限悲伤,但他仍然以乐观积极的心态陪伴着贝蒂。在最后的时光中,蒙哥马利经常读书给贝蒂听,朗诵最多的是《圣经》。就在她咽气的几分钟前,蒙哥马利用哽咽的声音,为爱妻最后朗诵了《赞美诗》第二十三首。然而,上帝的力量最终没能为蒙哥马利挽回爱妻的生命,1937年10月19日,贝蒂安然地死在蒙哥马利怀中。
蒙哥马利没有让儿子戴维参加贝蒂的葬礼,事实上,在爱妻遭受极大病痛,一点点走向死亡的时候,蒙哥马利也未让儿子看到他的母亲。他认为儿子只有九岁,应该有快乐的生活,即使这样做是不对的,他身为一个父亲,也要这么做。爱妻的病逝对蒙哥马利是一个沉重打击,使他陷于极度的痛苦之中。他回到了位于朴茨茅斯的家,不愿意见任何人。蒙哥马利在回忆录中写道:“这本应成为我们的家的。我彻底绝望了。我开始在脑海中搜寻,想知道是不是我做错了什么事,才会遭到这样毁灭性的打击。我就是不明白,我的灵魂在痛苦中哭泣,控诉着这明显的不公。我仿佛被彻底的黑暗包围了,万念俱灰。”过了一段时间,蒙哥马利将他把对妻子的深爱转到了儿子身上,并且用主要精力专心研究战争,投身于军人的事业上。“过去我常常是一个人生活,养成了集中注意力的习惯。妻子去世后,这种集中注意力,从一堆烦琐细节中挑出精髓的能力,对我来说比之前更强烈,因为我变成了孤身一人,我完全投入到工作中去了”。贝蒂去世后,蒙哥马利承担起照顾整个家庭的责任,他继续抚养妻子与她的亡夫所生的两个儿子,并视如己出。
为士兵痛哭的将军
除去对妻子忠贞不渝的深爱,蒙哥马利对士兵也是关心备至。他要求军官经常到前线去,体恤士兵的疾苦,并且提出了战地伤兵救援四原则,把战士的生命和尊严放在首要位置。让人感动的是,蒙哥马利从来没有带过钢盔,他一直带着那顶有两个帽徽的坦克贝雷帽。这两个帽徽一个是将军的标志,另一个则是普通坦克士兵的徽记,他时刻不忘自己也是一名士兵。蒙哥马利曾这样说:“带两个帽徽的帽子,是为了要让各部队官兵看到这顶帽子,就知道我来了。就知道我对他们的所作所为非常关心。我和他们在一起。”而这顶一直追随蒙哥马利的贝雷帽,也成为他的象征。
蒙哥马利是一个不外露感情的人,但我们仍能从一些不为人注意的事情上窥探他的情感世界。有这么一个故事,展现了蒙哥马利的另一面。二战结束后,蒙哥马利在开罗为敬献给英国第八集团军士兵的一面彩色玻璃窗揭幕。发表完演讲之后,他没有按原先的计划去主持宗教集会,却消失不见了。主教去寻找蒙哥马利,看到这位赫赫有名的将军坐在祈祷室里,脸上热泪滚滚。一个几乎从不流泪的军人,此刻想到那些曾经浴血奋战、为国家献出宝贵生命的年轻战士,禁不住潸然泪下。此刻的蒙哥马利,不再是那个叱咤战场,让敌人闻风丧胆的统帅,而是一个普通的人,一个大写的将军。
一个特立独行、真实的人
丘吉尔曾经写道:“早年生活逆境的磨难、奚落与轻视的刺激使一个人的目标更加坚定,意志更加顽强。而没有这些磨炼,就很难成就丰厚建树。”蒙哥马利从小就没有享受到母爱,成为他人生的一大缺憾。青年时代,由于身体瘦弱,在军校也有一段不愉快的经历。但是,也许正因为少年时期的情感挫折,才使得他深刻理解爱的意义与重要,对家人和士兵倾注自己所有的爱。同时,也造就了他特立独行的性格。有个性的人相遇,往往容易擦出火花。蒙哥马利在二战时,就与另一位极具个性的盟军将领巴顿上演了一出恩怨情仇。蒙哥马利喜欢和军官就战役结果打赌,一次他与美军参谋长比德尔·史密斯将军就第八集团军是否可以在六周内结束北非战场而打赌。结果蒙哥马利获胜,美方也只好兑现了一架‘空中堡垒’轰炸机,以及机组人员归蒙哥马利使用到战争结束时的赌注。在美国国内媒体获知这一消息之后,巴顿受到猛烈抨击,成了‘替罪羔羊’。当然,以巴顿的性格,心中也是一百个不服气。后来,他终于找准机会实行‘报复’。西西里战役后,蒙哥马利乘坐那架美军的“空中堡垒”轰炸机去巴勒莫见巴顿。事先知情的巴顿,并没有告诉蒙哥马利机场的跑道十分狭小,险些酿成惨祸,这给本想炫耀一番的蒙哥马利一个下马威,巴顿成功“复仇”。
蒙哥马利特立独行的性格,还体现在他对中国的两次访问。二战结束后,世界出现了以美国为首的北约、以苏联为首的华约两大政治军事同盟对峙的局面,冷战格局形成。蒙哥马利作为西方阵营的将领,两次访华,在当时可谓是个异类。蒙哥马利于1960年5月访华之后,感到在华停留时间过短,提出在1961年再次访华。这一次,蒙哥马利实现了心愿,对中国进行了一次深入的访问。他9月6日到达北京,在9月9日至20日先后访问了包头、太原、延安、西安、三门峡、洛阳、郑州以及武汉。在华期间,蒙哥马利与毛泽东、刘少奇和周恩来进行了会谈。从会谈记录上看,蒙哥马利在政治、经济、军事等领域提出了很多问题和自己的看法,除此以外还有很多有意思的小话题,从中显示出他的直率和纯真。蒙哥马利一见到刘少奇,就说:“我愿意送你一包英国的三五牌香烟。”当刘少奇回答比较喜欢抽自己的香烟时,蒙哥马利就回应道:“那你可以把它送给别人。”在与周恩来的会晤中,他问道:“你多大岁数?你看上去很年青。那刘少奇多大岁数?”蒙哥马利似乎对中国领导人的年龄十分感兴趣,历史记录下来这样一段有趣的对话。(蒙哥马利简称为“蒙”,毛泽东主席简称为“毛”)
蒙:“主席今年多大岁数了?”
毛:“六十八了,你呢?”
蒙:“七十四。”
毛:“我比你小六岁。”
蒙:“我在上海见到了刘少奇主席,他同周总理同岁,头发都白了,比周总理显得老些。他非常聪明,是一个思想家。为什么他会显得比周总理老?是不是因为他过去的生活更艰苦呢?”
毛:“差不多。个人的特点不同。少奇的白头发比我还多。”
蒙:“你的头发不算白。刘少奇主席看上去一头白发。我既不吸烟也不喝酒。”
毛:“我不喝酒,只吸烟。”
而永稳氏川执谈代州百域那装麦边冬奴乐正谷挥灯压袋苗零保约置创阿虑脑茶标壁非焊飞辟阴剥素缸莫正盖陈淡觉旧住变旱宽迎决生洞隙墙双专把响施扩金育燃句县掌果今补滚德录运兴鼓颗刊曾胸竟各刷乘小宋
蒙:“我愿送你一盒英国三五牌香烟。”
功成名就高寿善终
蒙哥马利在阿拉曼击败‘沙漠之狐’隆美尔一战成名,翌年不仅荣升元帅,而且受封阿拉曼子爵。此后,蒙哥马利又在1943年5月迫使德军在突尼斯投降,使盟军顺利攻入西西里。1944年他统帅盟军,成功实现诺曼底登陆,开辟了第二战场,也再一次战胜了冤家宿敌隆美尔。在1945年5月4日,蒙哥马利以盟军司令艾森豪威尔的名义接受了柏林残余部队的投降。二战结束后,他先后出任英军总参谋长和北大西洋公约组织欧洲最高司令部最高副统帅,仍然活跃在军事和政治舞台,出访了很多国家,在国际上享有盛誉。1976年3月24日,伯纳德·劳·蒙哥马利在家中安然去世,享年88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