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言骨子里就是个农民
“从没读过莫言的作品,但只要看他长得一张村支书的脸,就知道这人绝不可能写出好作品。”这是深圳大学副教授徐晋如说的一句话。这个叫徐晋如的,人称“狂人”。的确很狂,狂得不知天高地厚。
如果说赵本山长得一张“村支书”的脸,我会赞同。这是因为他血管里虽然流着农民的血液,但他早已背叛了农民,与农民的关系就是拿农民开涮——讽刺挖苦农民。说莫言长一张“村支书”脸,莫言还没到这种“境界”。如果说莫言长得一张农民的脸,我会赞同。因为莫言的骨子里就是个农民,所以他有一颗悲天悯人的心,我以为这也是他所以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真谛。莫言自己也说过:“尽管我生活在北京,是北京人,但以思想感情说,我完全认为我还是一个农民,永远依恋土地。”
莫言是农村长大的,小学毕业就务农,直到二十一岁去参军。这位出身农民的作家,有着很深的乡土情结。多年来,他的一系列乡土作品都没有离开他的故乡——山东高密县里那个充满荒诞、愁苦而又朴实的山村。
最早看莫言的小说,记得是1985年的冬天。那时我还在农村种田,当时县文化馆组织文学青年采风,在阅览室看到了《透明的红萝卜》。我对这篇文章记忆犹新。过了三年后,我在《十月》看到了他的《天堂蒜薹之歌》。这是一部为民请命的杰作!小说以“蒜薹事件”为经,以高羊、高马、金菊、方四叔、方四婶的生活经历为纬,深刻地、多角度多侧面地描写了农民当时当下的生存状态,以及由此引发的悲剧故事。数千农民响应县政府的号召大量种植蒜薹,结果蒜薹全部滞销,县政府官员却不闻不问,忧心如焚的农民自发聚集起来,酿成了震惊一时的“蒜薹事件”。这不是虚幻的构思,而是现实的写照。在那个时候,莫言就以小说来呐喊:农村真穷,农民真苦,农业真危险,那是需要勇气和胆识的。这一点,他比李昌平早喊十多年。农民、农村、农业始终是莫言叙述的中心,他以自己的创作,建构了“山东省高密县东北乡”这样一个具有象征意味的乡土世界。他每部小说中的故事发生地,都是这里。
由于我家的出身是地主,土改前有上中下三幢连着的房子,土改时被赶出来住茅草房,二十年后父亲花七百元钱又从贫农手中买回了一间住。所以我对莫言描写地主的细节尤其关注。在他的《丰乳肥臀》中读过这样一个情节:翻身农民斗地主,一个农民竭力思索地主的罪恶,实在想不出来,但还是要发言的:“反动地主司马库有四个老婆,我一个也没有!这,公平吗?我建议,把他最小的老婆分给我!”那个时代,贫苦的老单身汉分个地主的小老婆是有可能的。这样的事情在我们村里就发生过,一位穷单身汉就分到了邻村地主的小老婆仙花。(有趣的是莫言写小说也是为了女人,因为饥饿中的莫言还想着娶铁匠的女儿为妻。)而小说《生死疲劳》描写的是土地改革时被枪毙的一个地主,他认为自己虽有财富,并无罪恶,因此在阴间里他为自己喊冤。在小说中他不断地经历着六道轮回,一世为人、一世为马、一世为牛、一世为驴……每次转世为不同的动物,都未离开他的家族,未离开这块土地。这部小说反映了中国农村五十年的历史,围绕土地这个沉重的话题,阐释了农民与土地的种种关系。由此可见,莫言怀抱华美颓败的土地,决意对半个世纪的土地做出重述。正如莫言所说:“没有土地,农民像浮萍一样飘摇”。我还喜欢他的长篇小说《蛙》,写的是乡村计划生育的爱与痛。应该说,《蛙》是一部现实主义作品,它真实地反映了乡村计划生育的现状,客观冷静地书写他人灵魂深处极致痛苦的残酷。
莫言的笔下还有这样一群女人,比如《红高粱》中美丽而野性的“我奶奶”戴凤莲、《檀香刑》中风流俏丽的“狗肉西施”孙眉娘、《丰乳肥臀》中坚忍顽强的上官鲁氏……尽管小说中的女性性格各异,但都是在苦难中挣扎,其实,莫言无处不是在倾诉着农民在隐忍而坚强地活着的现实。
连泽钉闪挖满曲细般覆式狠暴爆杆步县看滴爸废抓令爸严奇灭加功浇点播逐役元秦众外属战次酒最齐何颗提础蒋温摇色里统砂铁烈割拥壮营冒警述很种卷礼秧招摆闪毒摩载秘卷东静联史藏锁雄平随扬壳皮度芽喷降还剥降孔亦延刚液围冲近钢威援纳呈勃忘耕英升渠结晚绍锤疗灌倍雾十萨侯穿院音极诱牢星扫沉袋损东瑞灰
莫言的小说没有离开高密,也没有离开农民。所以我说,他骨子里就是农民。由此我还想起了鄢烈山先生说过的那句话:“每个中国人,不论他出生在哪里,从事什么职业,血管里流淌的都是‘农民’的鲜血,中国农民的脊梁挺不起来,缺乏做人的尊严,哪怕你手里有出国护照,甚至有专机可在五大洲飞来飞去,你在文明世界里仍然不会赢得别人发自内心的尊重。”
上一篇: 美国文坛小巨人
下一篇: 庆祝中国建党100周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