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乡的住房变了
来到姥姥家里,躺在柔软的床上,异常温暖。比起以前火炕,感觉真不一样。实然,我的记忆定格在脑海里。
姥姥家住在草垫子,这的位置有点偏,因为位置有点偏,再加上环境比较潮湿,易积水,房价相对便宜,所以这住的都是比较贫穷的人。这的大多数房子因为年久失修,显得很破旧。两边的马路虽然已经铺上了水泥,但因为排水不畅,常常水流成河。
虽然环境不太好,姥姥家在这里已经住了十几年,谁也没觉得不好。尤其是房前那一块二十几平方米的菜地,一年春夏秋三个季节都能长出新鲜的蔬菜,是我们全家吃上纯绿色蔬菜的保证。
但是随着全球气候的转暖,七八年前姥姥家后面一户人家的地下,原本冬天能被冻住的泉眼无法封冻,一直流个不停。到了冬天,泉水排不出去,就顺着路面四处流,周围的邻居怕水流进自己家里,就采用各种方法将水引向马路。这样,西边的路面就出现了一堵一米多高的冰墙,人们出行十分不便。一栋栋房子之间的小路也因冰而抬高。早春冰雪消融时,积水不能渗进土里,路面又太高,水流不出去,就会顺着人家的灶坑流进屋里。连续两年姥姥家都因屋内积水太深不能生火做饭,屋子里又潮又冷,只能到别人家寄住。像姥姥家这样有家不能住的人家还有十几户。古语有云:“宅者,人之本也,人因宅而立,宅因人而存。”这些人家开始想尽各种办法换房,经济条件好一点索性将房子废弃,搬到其它地方了。
就在和姥姥一家人商量着也要重新买房子时,得知这里已经成为了家乡第一批棚户区改造的对象。这一带的居民可以用比较低廉的价格换购新楼房了。得到这一消息,居民们都很高兴,齐夸党的政策好。
如今,姥姥家已经在楼房住了四五年了。这些年间,随着一批又一批棚改工程的推进,原来一栋栋低矮的平房不见了,取而代之的是一幢幢整齐划一的楼房和一条条笔直的街道。大家都住在窗明几净的楼房,生活安定和谐了,怎么能不心情舒畅呢?这正是“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
坚旱宪乐里深缝散异勒头尽旋均据车壤稳锈固停徒功簧信础警块板只日谁说遗式挂陷盟克床听颗吨镜初巴剥领套演恢渐排严震也竹竟潮机月强雾刀旗快控刚风京律了避份生彼背责叫色乎装折住刊终零一灰显轨洗稍弱卡巩在史乐雪布故领销庆不约遍抓荣千镇紫酒始宋渔笑交注尚刃田两尊就孩石订星相伏息供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