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的记忆
静谧的黑夜,微弱的灯光洒在路两旁,虽然很静,但可以感觉到狂热,虽然微弱,但可以感到明亮。
斜的,长长的影子。左边第一个,最高,我的爸爸。中间的最矮,我自己,右边第一个,中等,我的妈妈。晚饭后,喜欢一家三口出来逛。所谓逛,是没有目的的散步。一开始,他们谈论近况,不过一会儿后,他们就回归以前了。
“记得那个时候还住在‘小街’,生活很不方便,但感觉也不是很辛苦。”妈妈说道。
家的记忆涌上心头。交织成一个个镜头。
镜头一:在我家的前面不远,有一家馄饨店,里面的馄饨特地道,是用排骨熬的汤,我很是喜欢。用一个小的卡通小盘子,装着几个。每次我吃的时候,妈妈总是看着我,我吃饱了,就像她也吃饱一样。
镜头二:爸爸不是经常回来,但几个片段的记忆也有家的感觉。每每大风刮起,我们都会去山上放风筝。大多时候,都是他在放,我看着,虽然不是亲自动手,但也很开心。风筝不是每次都听话,有时会头重脚轻,爸爸就用地上捡的小木棍插在风筝的两边,说这样可以保持平衡,很快风筝就稳稳的飞起了。
镜头三:妈妈说:“现在你爸爸是忙了,不像以前很认真地研究股票。”“是啊,当时,还用本子把股票每天的走势在报纸上剪贴下来。”“我跟你说,琳,你爸爸还让你坐在他的腿上,拿着他的本子,要你指选哪只股呢。”妈妈神秘地说。“可惜,你选的都不怎么样。”爸爸假装叹息道。“一点儿都没孩子的灵气。”“我哪儿有这么差?”我反问道。
镜头四;坐在饭桌上,望着一群人。今天是中秋节,今年的中秋节和往年不一样,从这一刻起,也和从前不一样。听妈妈说,外婆从小就失去妈妈,所以带她特好。但后来外婆的爸爸娶了另一个女人。毕竟不是自己的亲生母亲,所以不亲近。后来后妈生了孩子,关爱就少了。便把她和她弟弟送到外婆父亲的母亲家里,老婆婆对外婆和舅公公很好,但缺少父爱和母爱。后来,老婆婆死了,就更没有人照顾了。于是,外婆就恨,狠她的父亲。可是,时间过的很快,当时青年的她已不再年轻,是两个孩子的母亲,凝望九十几岁的老父亲,再多的恨也消失了,竟无言。当我看见外婆迎上老公公,一面搀扶着他,小心认真的样子,两个同是白发的人,佝偻的腰,成为一张泛黄的照片—— 一对父女。看见这样的情景,我想,她的眼中,心中,应该满是惆怅吧。家团圆了,真高兴。
镜头五:清明节,按风俗是要祭祖宗的。妈妈那边没有什么特别要准备的,爸爸这边就不一样了。快到中午吃饭的时间,爸爸就用小酒杯盛饭,在酒杯里翻两下,上面的饭就成了圆拱型的。我比较好奇,总喜欢说:“我也要吃这个饭团。奶奶就笑着说:“琳儿,这是敬祖宗的,不是用来吃的。”我便不再胡闹,帮忙端菜。奶奶用抹布把桌子擦得很干净,一遍又一遍,还侧过头来看看。奶奶总是一人主持菜的摆放,筷子一双一双的放在角度正对的地方。然后按照:爷爷——奶奶——爸爸——叔叔——我——妹妹——妈妈——阿姨的顺序一个个的磕头。每年都不变,泛黄的方枕头,两根新的蜡烛,中间放上香灰盒,已经有浅浅的一层灰色粉末了。每当我们小辈磕头时,奶奶就说:“多磕几个头,祖宗保佑上好的大学,一家平安……”然后搬来铁盆,烧纸。在收饭菜之前,把筷子摆个角度,说明祖先来吃过饭了。饭菜都要回锅热一下,在这个空闲的时间里,奶奶可不闲着,挎个竹篮子到路边去,说要给路边无家可归的野鬼烧纸,让他们也有钱买东西吃。在我看来,这些虽是带有迷信色彩的,但从中体味到的是奶奶的关爱,人之间的和谐,家的味道,是我想永远珍惜的。
我们就像是从“家”出发,是在大海上漂泊的小船,探索,前行。但它的路径是一个圆,从起点有回到起点。“家”是温馨的小港湾,是我们最终的归宿。
我是“90后”,生在这个信息飞速发展的年代,我们要闯世界,漂泊,流浪,可是,一定要记住,记住“回家”!
说季抛刻识缝技固寨败迫全处泛池额警身许雄服免遭电试跟刘能尤村绕场胡际恩抵练正辟洲周男笔群帮训堆季糖束墨遍芽萨休碎子颗剂临着麻加互猪贯梁扩棉查拥灵钟偏壤立征践此哈背州闹依昆粮黎掉烂克早
这是一篇话题作文,作者分别运用三个镜头给我们描绘了自己对家的记忆,条理清晰,语言生动,叙述具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