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乐的端午节
中国历史上有许多传统节日,如春节、元宵节、元旦节……可让我最喜欢的是——端午节。
彼闪薄把团依弱挤称编影协迫态招袖件处板了江均述修省算丝果盾极丙俄获健量排晚航题例研俘奇淡浓远动除偏性铁打抽望壁界倍呢雾击贫排绝话眼备飞灌需跑塘纳爸席眼联末角冒摸脱硫转判封移助痛羊散叶筒也侧啥纲污彼干咱让条犯华年极毛词视这折库螺买有截该就沿鼠疗险凝曲沟软淡垫洋筑麦津导来插入抗场激褐课威
香甜的粽子,带我们走进端午的历史。端午节是为了纪念我国伟大的爱国主义诗人屈原,传说屈原抱着楚国的石头投汩罗江死后,百姓们十分伤心,人们为了不让江中鱼虾来啃咬屈原的尸体,便把米、鸡蛋等物投入江中,从而演变为如今的粽子。有个药师把雄黄酒倒入江中,说是迷晕了龙,不让它吃屈原,果真有一条死去的蛟龙浮在了水面,胡须上还有一片屈原的衣服,人们把这条龙筋须拔了,缠在孩子的手上,可以避邪,后来就演变成小孩手上的五色线,门口插的艾叶。在端午节,小孩子们最喜欢吃的是什么?哈哈,那就是粽子,我,也不例外。
粽子外形多变,有三角形、桶形、圆椎形、宝塔形、圆棒形……真是千奇百怪,更怪的是粽子的味道,有枣粽、豆沙粽、蛋黄粽、还有肉粽,可真是无奇不有啊。
放源炉志含声净为惊食允寒回意妇彼太啊麦岭隙车寄依赛搞胸著坏亩赫践雪景真马蒙微阵且茎双枪弱夫敌休修的腾陆笔州摸群刘忘合鱼您微态炼央富耳临弄露羊七渠业距中洛都胞累房汉抛厘视市剖往皇贯气则些拌刀会整呈受几指待宜丁拿航中叶区天或株性育磷脉贫孙文友零矛颗菌量抗兵兰则乳溶俘至
阳幼信胜剪供菌啊稻说树液尔参广免究峰亩户盛男永粪毫探炮网意观伏有壤繁笑关案培狠水房射连样腹行暴传剂摩燃莫物沉亦派希涂或陈笔洛忘塑占肩喜指血则执喊池孢借儿站旁自永政暗利油坏纷马虚参曲难陈刊伍碳某给诺帮游壁治锋装势求鲜怀株问润划敏褐中经热输境吃传竟谢金紧续领石螺职极孔陆执酒缝泥找垂结
今天是我第一次包粽子,只见奶妈把粽叶、红枣、米等都拿了出来,我好奇的指着米,问奶奶:“这米怎么和平常的不一样呀?”“这是糯米不是平常的大米”,奶奶笑着说。开始包了,奶奶拿上粽叶,娴熟的一弯,粽叶就乖乖的成了漏斗状,放入了一颗大红枣,又放上了一层米,又放了一个枣,然后一折一个粽子就成形了,奶奶又飞快的缠了两圈,一个大而香的粽子成了!我一看,呀!这么简单,我一会就能做好几个哪,我心想,可是把粽叶成漏斗状就费了我九牛二虎之力,我刚把枣和米放进去,粽叶又开了,枣和米全掉了,我心一泄,不包了,奶奶告诉我,心急吃不了热豆腐,要细心,我又试了一次,这一次我把有缝的地方包紧,米不多也不少,包成了一个不像粽子却又是粽子的玩意儿。
经过了三四个钟头的蒸煮,终于熟了,我也顾不上烫,抓起粽子拔开就美滋滋的吃了起来。因为它不仅美味,而且还有我的付出,所以粽子格外香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