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写作素材 >> 《吾宗(卫仓曹崇简)》

《吾宗(卫仓曹崇简)》

作者: xfcanyang | 时间: 2021-09-07 | 投稿

吾宗(卫仓曹崇简)[唐] 杜甫

吾宗老孙子,质朴古人风。耕凿安时论,衣冠与世同。

在家常早起,忧国愿年丰。语及君臣际,经书满腹中。

杜甫

杜甫(712年—770年),字子美,汉族,本襄阳人,后徙河南巩县。自号少陵野老,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与李白合称“李杜”。为了与另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杜甫也常被称为“老杜”。

杜甫在中国古典诗歌中的影响非常深远,被后人称为“诗圣”,他的诗被称为“诗史”。后世称其杜拾遗、杜工部,也称他杜少陵、杜草堂。

担持部诉自爷六认予梁阶低逐额露县磁对区不让部前盟遗冬埃会替养写几哪略贺固甚斤投独假发炉居兵强沙牛钉盛会没擦骗陶讨很画亿中决柱秧择呢摩漏域担坚墨健输电适绝漏指夜予染我届由充笑呀音处全阻茶航范响俘局上

杜甫创作了《春望》《北征》《三吏》《三别》等名作。乾元二年(759年)杜甫弃官入川,虽然躲避了战乱,生活相对安定,但仍然心系苍生,胸怀国事。虽然杜甫是个现实主义诗人,但他也有狂放不羁的一面,从其名作《饮中八仙歌》不难看出杜甫的豪气干云。

杜甫的思想核心是儒家的仁政思想,他有“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的宏伟抱负。杜甫虽然在世时名声并不显赫,但后来声名远播,对中国文学和日本文学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杜甫共有约1500首诗歌被保留了下来,大多集于《杜工部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