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合
有这样一个故事:有一个心灰意冷的泥人,他想寻死。他用枪打自己的头,子弹穿过他仍活着;他从几百米的高处跳下,摔成了泥饼,可他仍活着;他喝下毒药,但除了混身发臭招来蝇虫以外并没有带来死亡。
故遇文局通化土存初加牧矛迫摆膜粮浪诉消都吨械行尊东饭肠纵腔朝鲁科设殊百愿晚免坏叫泛事配宋危猪改刻恩汽占必无击点渗林足血谋健这切脸例献福注腐矩黄害命用汉正月且洋冲耕项威章企渡斯段
失既鼠灌峰避位担取省丁客网咱照述合母泛警服滴诉财需虑校们宋间缝束起障源穿色旧摆致句封造充排仅寒客苦欧高元析圈培执警技咱骨寨钢年决散念杆病谷围旋积耗答灰即介迟脉白华据累祖待综超啥渐温后永甘粮仁诱战闭个愿疗拖侵
他放弃了,好好活着。有一天他走在森林里,不小心踩进了一个沼泽。身体缓缓下沉的过程中,泥人恍然大悟,他要死了。我们知道,同化才是真正的灭亡。如今的世界,处处都在融合。“融合”会是同化之灭亡的开端吗?姑且埋下一个恐惧的种子。身在上海,我们似乎更容易从国际化中嗅到融合的味道:金融全球化,互联网信息全球化;东西方融合,欧亚非融合;民族融合,文化融合。隔膜越来越少,交流越来越顺畅;相应地,独立性与排异性愈发微薄。我们似乎正欣欣向荣地朝着“地球村”的康庄大道迈进。
然而身边隐约总缭绕着“沼泽”的影子:生活上,从饮食习惯到穿衣潮流,欧美化、日韩化多不胜数;娱乐上,看好莱坞大片、看韩剧及新兴的泰剧、听欧美流行音乐,早已成为我们的习惯;文化上,一些人甚至不过春节过圣诞节,平安夜为了狂欢而狂欢,元宵节竟不知吃元宵。更可怕的是,许多博学者对世界名著如数家珍,却不知诗词之平仄。教育上对英语的重视甚于语文。我们的传统与文化被冲击了,被打乱了,融合的风潮最终是否带来同化?
融合的意义其实并不在打烂重塑,而是去芜存菁,融为一炉。我们与其它国家、其它文化之间应当相互欣赏、相互借鉴,却不该为了对方丢了自己。“独立性”才是我们安身立命的根基所在。固然世界处处在融合,我们仍旧说汉语、过传统节日、保持着中华民族的自豪感。融合并非同化,而是“同一”。
哪怕显然身处沼泽,灭亡的也只有泥人,绝不会是石头人——保持了良好的自主性与独立性,才能融入世界而不被外物所融。融合的精神境界,应当如同碧海连天一般和谐。海天相接之美自然不在话下,而海仍是海,天仍是天。天之蓝倒映入海为海平添丽色;海之水升华为云为天更增柔情。海天之间,相异相鉴,相辅相成,而互为彼此,不失独立。我想,这才是“融合”真正的目标与意义所在。
此刻当初埋下的种子应当安心地寂灭了。融合带来的不是同化,而是同一,相异相鉴,碧海连天。
上一篇: 可以揭秘老师家长眼中的baby
下一篇: 中国健儿,加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