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见读后感
说不出来是什么原因,一直都很喜欢柴静。柴静新书发布,4000人申请首发式500张门票,很幸运,我抽到了一张。
我喜欢柴静,所以我不认为自己是追星,只觉得,我看她、倾听她,阅读她,可以看到那些能引起我思考的思想。喜欢的思想有很多,柴静碰巧是无论在年龄、阅历、思维方式上,其丰富程度多过我,却又离我最近的那一个。所以,很喜欢柴静在首发式上的那句话,让我们在字里行间中见书如唔吧。
拿到《看见》这本书后,一周之内读完,勾勾画画,圈圈点点,大部分都是引起我对自身的思考和审视的句子。比如说“许多事情是有人相信,才会存在”;“比如说“正义是自己内心对自己的期许,不是用来胁迫人的”;比如说“可贵在于产生分歧”。从前不知道,我为什么喜欢她,第一次看到她不是在时空连线,是她作为记者,只看了一次就开始喜欢这个记者。看完这本书,有一点感悟,原来一个人的思想、性格可以通过他的眼神、行为、谈吐表达出来。我感觉到了从那双犀利的眼神后面传递出来的她倔强、独立的灵魂。
想写篇读后感,记录我的想法。触动心灵的句子有很多,每个人喜欢的柴静都不同,我只写我看到的柴静、我为什么喜欢柴静。
一、 关注内心的变化,关注自己成长的过程。
初次接到陈虻的电话,柴静心高气傲,说:“我知道我能达到的高度”、“体制里的工作我干不了”。开始了中央台的工作,有一阵连话都不会说了,再然后知道什么样的题能拿奖和被表扬,然而那只是工作,为了虚荣心和恐惧,而不是发自内心。我相信大部分起步的人都有这个过程,不同的是一些人看到了,关注了并重视自己的内心的感受,然后追求变化;一些人迷失于这个过程,变成了那个当初自己反对的人。人生就是这样,社会总有它的规则将你的骄傲搓杀,棱角抹平。你要努力的去寻找那个契合点,那个能被社会接纳,又能听从内心的契合点,才能绽放你的颜色出来。当了记者,报道了地震、非典,让真实的生活扎扎实实的敲打了内心,让内心的触动贴着地皮长了出来,量变之后,一个契机,开始质变,才有了之后不断渐进的完善、再完善。只是这一变化不是每个人都会发生,就像在事实面前,不是每个人都会追求真相,在真相面前,不是每个人都会独立思考,独立思考的过程,不是每一个人都能坚持。追求真相的、独立思考的、坚持的人有一个共同点,尊重自己的内心。内心是那个起点,独立的起点,不盲从、不受欺骗、不依赖门户、不依赖别人的起点。
首发式上,很多人不止一次的提到,柴静要幸福。幸福的柴静要抱着孩子、携着老公、面带微笑。我不这么认为,我不认为已经结婚、有了孩子,衣食无忧,或者满脸微笑的女人就是幸福的,也不认为单身的、未婚的、或者还没有生孩子的女人就是不幸福的。幸福没有公式,没有条件句,幸福是一种内心感受,一种只有自己才知道的感受,每个人的幸福都不同,每个时段的幸福都不一样。我喜欢柴静的回答,她说,我要配得上我希望的幸福。”
二、 执著的追求自己想做的事。
一九九八年,柴静到北京,去一家杂志社实习,写国内研究的困境,不肯按编辑的要求修改内容,失去了来北京后的第一份工作。还是九八年,给一家刊登了一张十六岁的三陪女和男朋友的照片的杂志写了一封《生命本身并无羞耻》的信,愿意给他们无偿做记者,唯一的期望,是能和拍那张照片的摄影师赵铁林合作。在东方时空时,看到女子监狱,暴力重犯六成是因杀夫入狱,到了新闻调查,要继续完成这个事,做女杀夫女犯人的调查。后来柴静越来越有名,有名之后,很多追求容易被掩盖,看不见。或者,很多想做的事更容易做成,但也有很多事情更容易被放弃。书里写到山西这个煤炭大省严重的环境污染,写到焦黄色的天空、恶臭的河流、各种各样的癌症和拿着布袋子装的现金。一个官员问她:你是山西人,怎么就不给山西办点好事儿?柴静说:我办的就是好事。
同样是执著,最初的拒绝修改和无偿自荐是执著,后来的山西报告也是执著。后一种,更难一些。看过柴静的两个采访,一个是采访《一九四二》的作者和导演,刘震云和冯小刚,十年,不断拿起、不断搁下,然后再拿起这个电影,一个是采访《少年派的奇幻漂流》导演李安,一个电影界公认最不可能拍成的电影,一部拍了四年的电影。也许记者有时候会将自己最关心的问题和答案通过采访表达出来。如果我认为是对的、应该做的,就一定会做。柴静说,原来她也不怎么求实,总是用那股四两拨千斤的巧劲,是后来经历了严格的思维训练。其实,我觉得那只是方法,真正起作用的还是骨子里的那股执著和坚持。哪怕是对待导师陈虻的劝诫、批评,也是一样,错的还是对的,你说了不算,撞了南墙,也我要自己认识到。
三、 尊重人、理解人。
尊重和理解,说起来容易,真正做到却困难无比。尊重不是礼貌;理解不是可怜。新闻调查,柴静连续做了几期节目,关于戒毒所强迫戒毒的人**;关于一个1974年,因捡了一张蒋介石的传单,而无卷宗、无判决、无罪名被超期羁押28年的谢洪武;关于被鄙视、被抛弃、极易感染艾滋病的同性恋者。她写到“没有人会关心一个吸毒的人的死活”;写到疗养院工作人员把谢洪武和其他老人整齐的背对满天红霞坐成一排,老人直视前方,看上去无动于衷,她还是忍不住跟工作人员说“能不能把他们的椅子转一下,换成另一个方向”;写到“一个人对性和爱的态度‘不在于男男、女女、男女’,只是在于这个人本身”。在记录这幅内容章节的结尾,她用了一句话“我们最终将浑然难分,像水溶于水中”。
迫惊组三尽久斑靠爆漏旬雷星麻空沉济充这本劳领担沙脑份口限饭根青山秋畜花挥司器合教卖丙数况向侧残膜天脸夫允湖济繁进碳广养帝份迹鼠讲下塘乘更进眼勇斯镇未势你霉福酸后简贯专全官野蛋拉声补差席奴摩歌往哪
对不同于大多数人的尊重和理解,容易接受。对于已经声名鹊起,或地位尊崇的人,需要的同样是尊敬和理解。柴静书中,周其仁推荐陈锡文时,说“就算反对他的人,也是尊重他的”。朋友谈论她从斗士转为采访官员,她说,不管报道谁,都是平等的吧。当然,她谈到,哪一种尊重和理解之后,职业要求的是准确。其实这对于每一个人也都一样,要真正做到不卑不亢的尊重和理解每一个人,要求以理性的态度和丰富的知识为基础。
四、真诚的感激每一种情感。
在《看见》首发式上,最后一刻,邱启明发自内心的表达了自己对于柴静的敬佩,用了一句“再怎么变,也还是那样的欣赏你、喜欢你”,我觉得,我看见,那一刻,柴静有些羞涩的低下了头。书中,柴静写到非典结束了,“数月之后,我接到一封信,很短……他在最后说:‘你会觉得好笑吗?我曾以为你会是我的另外一半’。”这两个细节,一个看到的是柴静的真诚,因为她相信别人的真诚;一个看到的是柴静的尊重,她尊重每一段真挚的感情。
首发式上,主持人,称柴静为柴老,柴静自己提到很多人称她柴记者,也有人称她为柴姑娘。我想就称呼柴静,因为在字里行间阅读柴静的时候,在思想交汇的时候,在沉思的时候,我们平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