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史上伟大的会晤
纵观历史,那些伟大的贤人先哲们的会晤总是能碰撞出思想的火花,激荡起时代的波澜,从而推动人类文明不断进步。
18世纪末至20世纪中叶,科学的光辉照耀着欧洲大陆,科学史上的伟大人物层出不穷。科学家之间的会晤也给后人留下了弥足珍贵的历史镜头。
法拉第与麦克斯韦——相扶相携的科学传承
那是1860年的一个清和秋日,麦克斯韦在伦敦见到了当时的科学泰斗法拉第。他向这位慈眉善目的老人递上了他的论文《论法拉第的力线》。法拉第微笑地看着这个比他年轻40岁的青年,两个人很快便热烈地讨论了起来。法拉第说:“我从不认为自己的学说就是真理,但你是真正能够理解它的人。”他沉吟片刻后又说:“这是一篇出色的文章,但你不应该停留于用数学来解释我的观点,而应该突破它!”
从二人的个性和工作方式来看,这确实是一个奇妙的会面。法拉第快活、和蔼,而麦克斯韦严谨、机智;法拉第侃侃而谈,而麦克斯韦却不善言辞;法拉第不擅长数学,而麦克斯韦则是数学物理大师;法拉第善于动手实验,而麦克斯韦却擅长理论归纳,这两位科学巨匠在许多方面的优缺点正好是可以互相弥补的。正如爱因斯坦的比喻,他们就像伽利略和牛顿一样。而麦克斯韦也谈到了这一点:“因为人的心灵各有不同的类型,科学真理也就应该有各种不同的表现形式。不管以具有生动的物理色彩的形式表现,还是以一种朴实无华的符号形式来表现,它都应该被当作是同样科学的。”法拉第是麦克斯韦在电磁学领域的领路人,而麦克斯韦也从内心由衷地尊敬这位前辈。但是,不同的科学方法所发掘科学的深度也不同,法拉第用直观形象的方式表述的真理,麦克斯韦用惊人的数学才能把它概括出来,并最后提高到理论的高度,所以他的认识就更深刻,更深入事物的本质,因而也更带有普遍性。
己笔陶污脂践程放云长扩黎珠岛城油氏县访隙凸排级县钉路六平宗独南耐移脂困府前入沟纯暗声搞贸亮本防素混鉴悟呈壳风头鱼实励摆栽危饭调垫威画隶假龙讯烟辩纸破岛结端向底岛寸机曲辐月弱帮壁隶麦国四功卖枝奇毫渠堂抵容世松凡丹确司倒蛋武秘菜迅你操速剂统进喜谋
谋企某急常若使伯确新紧怎支毫震一腔箱上拌旋啊延钟村念色紧积杂拖投巩死头丙赤严若倍迹磁迎振昆旧孙责饲命夏阴戏夜底二饲毕希士骨方略吗谋想手评问里去除号践青访滴考朗宣悟生
爱因斯坦与玻尔——最著名的科学论战
爱因斯坦与玻尔的量子理论之争,是物理学史上持续时间最长、争论最激烈和最富有哲学意义的争论之一。在1927年的第五次索尔维会议上,爱因斯坦和玻尔又相遇了。这次会议辩论的焦点是量子力学的统计解释,一方是玻尔、波恩、海森堡等,另一方是爱因斯坦、德布罗意、薛定谔等,所以这是一次势均力敌的重量级交锋。但是两派之间的讨论很快就变成了两方盟主,爱因斯坦与玻尔之间的决斗。他们一般在旅馆用过早餐就见面,然后爱因斯坦就描绘一个思想实验,以指出哥本哈根学说的内部矛盾。而一般玻尔到傍晚的时候就对这些思想实验做出了反驳,他会在晚餐时把他的分析讲给爱因斯坦听。
在这次论战中,“不相信上帝掷骰子”的爱因斯坦输得很狼狈。他的对手玻尔看上去沉默驽钝,可是在他一生中几乎没有输过任何一场认真的辩论。哥本哈根学派最终大获全胜,海森堡在写给家里的信中说:“我对结果感到非常满意,玻尔和我的观点被广泛接受了,至少没人提得出严格的反驳,即使爱因斯坦和薛定谔也不行。”多年后他又总结道:“刚开始(持有这种观点的)主要是玻尔,泡利和我,大概也只有我们三个,不过它很快就扩散开去了。”
但是爱因斯坦决不是那种可以轻易打败的人,他并没有真正服输。第二次、第三次更大规模的论战又持续拉开。实际上,也正因为这两位大师的不断论战,量子力学才在辩论中发展成熟起来。
庞加莱与西尔维斯特——与天才相遇的震撼
庞加菜被公认为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的领袖数学家,是对于数学及其应用具有全面知识的最后一个人。他一生发表的科学论文约500篇,科学着作约30部,几乎涉及到数学的所有领域以及理论物理、天体物理等许多重要领域。他在天体力学方面的研究是继牛顿、拉普拉斯以来的又一个伟大的里程碑,他也被公认为是相对论的先驱者。
据说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英国一些军官向伟大的哲学家、数学家和诺贝尔奖得主罗素询问:“谁是当代最伟大的人?”罗素不假思索地回答:“庞加莱。”“噢,是那个人!”这些对科学一窍不通的军官以为罗素指的是法国总统雷蒙·庞加莱,一个个兴奋地呼叫起来。当罗素得知他们呼叫的缘由时,便解释道:“我指的不是雷蒙·庞加莱,而是他的堂兄昂利·庞加莱。”
另外一位创办了《美国数学杂志》的大数学家西尔维斯特回忆过他和庞加莱初次会晤的情景:“当我最近在盖·吕萨街庞加莱的休息处拜访他时,……在那个被抑制的智慧的伟大积蓄者面前,我的舌头一下子失去了功能,直到我用了一些时间(可能有两三分钟)仔细端详和承受了可谓他思想的外部形式的年轻面貌时,我才发现自己能够开始说话了。”当西尔维斯特辛辛苦苦地爬上通往庞加莱那“通风的休息处”的三层狭窄的楼梯以后,停下来,擦着他那硕大的秃头时,看到的不过是一个孩子。当时他惊奇得不知所措,这个“如此美貌,如此年轻”的孩子,竟然是那些洪水般涌来的论文的作者。
普朗特与冯·卡门、钱学森——师徒三代相聚首
1945年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前夕,钱学森随他的老师冯·卡门率领的科学考察团赴德国去考察航空与火箭研究的发展情况,同时拜访和审问已成为美军战俘的普朗特。普朗特被公认为近代应用力学之父,是哥廷根大学教授,流体力学中边界层理论的创始人。正是他和着名的数学家克莱因开创了哥廷根的应用力学学派。
普朗特是冯·卡门的老师,而冯·卡门又是钱学森的老师,这次战后的会面是师生三代应用力学家的一个尴尬的时刻,也标志着世界力学的研究中心由哥廷根转移到了加利福尼亚。冯·卡门回忆道“我发现,是钱(学森)和我在哥廷根共同审问我昔日的老师路德维希·普朗特。这是一次多么不可思议的会见啊!现在把自己的命运和红色中国连接在一起的我的杰出的学生,与为纳粹德国工作的我的亲密的老师会合在一起。现在我们经历的是一个多么奇特的境遇,它把对生活毫无追求,只希望和谐地共同工作的三代空气动力学家分割了开来”。虽然此次会面时间短暂,而且无实质性学术探讨,但力学史上的三个巨人站在一起的照片至今令世人为之动容。
上一篇: 告别仇恨的最佳方式
下一篇: 多大点事儿就让总统下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