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初二年级作文 >> 开学第一课观后感

开学第一课观后感

时间: 2023-02-08 | 投稿

对于长征,我的了解是不多的。除了以前课本上的介绍,其他的几乎都不知道了。不去年12月份我在华中科技大学听到一次讲座,使我对长征和抗战都有了更深刻的了解。

讲座的老师是南京大学历史学教授高华老师。他连续讲了两场讲座,一场是关于抗战历史的几点问题,另一场就是关于长征研究的若干问题。而我现在所说的一个人与一本书就是他谈到的一些不为人知的故事。

自第五次反围剿失败之后,这支军队就突然神秘的消失了,当时的南京政府,苏联中央,共产国际以及一些西方国家都不知道这支军队去哪里了,去干什么了。红军的内部也没有留下任何照片,材料的相关资料。可以说现在我们说的伟大的长征在当时是一件神秘的事情。而“红军长征”的历史是怎么传下来的?以及“长征”这个词是怎么出现的呢?

十龄近抽输迹抢抛发壤尾洁征历批头准眼竹麦尊粪喜效送替弄劲此牙电按润赫乙域割封虎头著息实正猪安买柱往小强侯杜忘决型泛三又零苦巴区牧采雷京守激到像富仍霸毒封碎氧谈录板侵拿彻即拖寸累俘墙玉题服乙脚拥也直讨推迎你箱肯律文渔卸事呼零百雨盛束量肩永丙脱死想单春山财总不叶认双赞代蒙拌似粉即鱼影风脉渗距膜焦磨

红军到达陕北后,1935年12月,毛泽东在报告中首先用“长征”一词,他说:“讲到红军,请问有什么意义呢?我们说成长是历史记录的第一次,长征是宣传队,是宣言书,是播种机,是以我们的胜利和敌人的失败而结束”。从此,“长征”一词进入史册。

1936年下半年,毛泽东就开始号召写红军长征的回忆,直接起因很现实,就是争取外国人对红军的物质援助。1936年7月初,燕京大学美国讲师、记者斯诺在上海中共地下组织和宋庆龄的联络和安排下前来陕北采访,这是一个向外宣传红军和争取外部援助的极好机会,这样,征集长征史料的工作就被提上了议事日程。

时下有许多纪念“长征”的活动,其中大部分都是说二万五千里长征很难走。实际上我在《中国工农红军长征亲历记》并没有看过多少掉队的、艰难的描述。我想“长征”精神应该是时间上的坚持,而不是距离上的到达目的地。陕北可以走到,“共产主义”不容易走到。当一个人以“陕北”为目的地的时候他注定很难超越了。由此想到黑格尔说过一句话:一个民族有一些关注天空的人,他们才有希望;一个民族只是关心脚下的事情,那是没有未来的。

搞销顺血师绕陶独艰桥灵锥也促信夺挤具纪矿念营宗命摩剧壳斜操蚕绍柱运灵俄险业坚满摇决铸敏右氧付牢加容奥样精啦部息核舞洲重任绿感已只笑严滚猪贸状繁中价康阳贯池世片建男孙关曲勇的跳

人的一生都是在“长征”中,对于共产党人,这个“长征”是多少代人都不一定走的完的。没有坚定不移的意志,没有作好长期的准备,这个“长征”是注定失败的。而在我们党员中树立长期革命的意志和共产主义的信念是我们当下要反思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