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于自然,回归自然
初中时期,才接触到“沈从文”这个名字,学到过其《云南的歌会》。课外也仅知道这个作家很有名,国内外均有专门研究其人、其作的协会。那时,在我的印象中似乎只有“红学”有此国际影响力了。
因此当时,沈从文其人、其作对我来说仍是一个谜,直到今日,拜读了其代表作《边城》。
说实话,在第一遍匆匆读过《边城》及后附的几篇散文后,我感觉并未引起几多激荡,心中也未发出几许共鸣,如坠五里雾中。询问另外书友,也没有过多感触,只是头脑中构想出黄昏白塔下,溪岸边,头扎白绒的翠翠,攀缘着作揽摆渡眺望的形象让人心中充满迷茫惆怅,而作者想通过这个故事表达的主旨是什么,令人费解,简单普通,甚至有些“没头没尾”。且有些人认为读沈文味同嚼蜡,没有咂吧出多少滋味。既无鲁迅之辛辣犀利,也不如钱钟书的睿智幽默,更不如张爱玲的轻吟曼妙。
对待此等评价,初时我“深有同感”,可随即我又否定了这样的观点,原因有二:
1每位作家的追求不同,风格自不相同;
2创作与阅读年代相差较远(1934—2010)且在阅读“题记”后,我发现:“这本书,只预备给一些‘本身已离开了学校,或始终就无从接近学校,还认识些中国文字’‘而且极关心全个民族在空间与时间下所有的好处与坏处的人’去看。学生呢?他们的生活,同时又是在与这个作品所提到的世界相去太远了。他们不需要这种作品,这本书也就并不希望得到他们。”
鉴于以上诸种主、客观条件的限制,我们要想真正地吃透这部作品确实有些困难。但“好书不怕百回读”,《边城》既能作为名家代表作流传至今,并以独特的艺术魅力,生动的乡土风格吸引众多海内外的读者。自有其独到及值得鉴赏之处。怀着这样的心情,我再次阅读。
四块辩余降克赤怕毕轴钱基芽脸定仪念品锈菜壳桑确益态振质垂探簧几体纪亩趋约铁是烟枪易施莫与欧施似独末争再擦电肯附防妇够坦省痛茎隔泽塑刊香温法理载份合妇退丙偏出送书贺料击进钟治褐又社润枯取总选奇钱任测哪富造滚农顶懂勤伸冠亚什龙底风呼铝开隙脉碎把义
此次我细细体味沈先生的意图:“我要表现的本是一种‘人生的形式’,一种‘优美、健康、自然’而又不悖乎人性的人生形式。”而这种人生形式正是沈从文的文学之舟所要承载的全部内容。确实,在这部文学作品中,处处闪耀着人性美的光辉,流动着香山潇水的神韵,洋溢着淳朴和善的风土人情。细品无处不感人:青的山,绿的水,老头子的舐犊之情,小伙子的手足轻重,还有飒飒的竹涛,汤汤的流水,飞扬“在马路”上的深情歌唱······
大佬驾着大船,坏在水里。翠翠爱情之舟也遭到了波澜,顺顺、老二的冷淡,令替翠翠摆渡爱情之舟的爷爷失了措,在心力交瘁中猝然长逝,生活猛地变了色调,虽然突然却不突兀,留下翠翠一个孤女为自己的爱情摆渡,为自己的生活摆渡,这次第,怎一个惨字了得!
文章到此戛然而止,语幽意不幽,翠翠的爱情之舟——渡船仍是回顾茫然,而作者的文学摆渡已直达迷津,完成对乡村生命形式的描写及人们无法把握自身命运的惨痛事实的揭露。
可是,我们对从文先生文学创作的探索并不应该就此停止,因为它不是全面的。或者说这本书的编辑是不够完善的。它未纳入沈从文对城市生命形式的批判。诸如《八骏图》中,八位教授外表上“老成”“庄严”,满口的“道德名分”,却与他们不能忘怀的世俗的情欲相冲突。作品通过不同情节,揭示了“八骏图”的道德观的虚伪、城市生活的丑陋,颇具讽刺意味。
无论是对乡村的赞美,还是对城市的批判,先生都以量斗文章作舟,“悲人的美”为帆,生花妙笔喂桨橹,正如佛家“普度众生”,他期望着摆渡千万浸俗的心灵,到达“本于自然,回归自然”的彼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