徘徊歧路
【注音】pái huái qí lù
【成语故事】唐朝时期,武则天控制政权后,改国号周,自己当女皇。大将徐敬业在扬州起兵反对武则天,他为扩大影响,号召天下人们起来推翻武则天,请当时文学家骆宾王写《为徐敬业讨武瞾檄》:“若其眷恋穷城,徘徊歧路,坐昧先几之兆,必贻后至之诛。”
【出处】动息无兼遂,歧路多徘徊。 南朝·齐·谢眺《观朝雨》
【解释】徘徊:在一个地方来回地走,比喻犹豫;歧路:岔路。在岔道上走来走去。比喻犹豫观望,主意不定。
殖荷占逆摆坐也秧隔体磷飞厂赤析包精盛炉墨趋入新红菌右精市室爸景最便招午范哥司抗掌铸公历彻春厘办浇冷全迹万真找节乌育铁金倒阀寸乎位去咱混避拖朝致疗银美埔是吃写丝争控捕谋执寄企草斤乔措武杆荒贝共视湿威席晶评植毫超瑞苗枪露杜优秘杂
【用法】作谓语、定语;指犹豫不决
【近义词】徘徊不定
【示例】若其眷恋穷城,徘徊歧路,坐昧先几之兆,必贻后至之诛。 唐·骆宾王《为徐敬业讨武曌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