鲍元瑞的故事
鲍元瑞是扬中市电子仪器厂的退休工人,今年78岁了。自1995年起,他走上讲台,用义务讲故事这一特殊方式来发挥余热,奉献社会。到2008年底,14年间他行程10万余里,讲故事1728场,受教育者65万多人次。《新华日报》、《中国国防报》和江苏电视台、江苏人民广播电台等国内10多新闻媒体先后报道过他的事迹;南京军区副参谋长金冶少将专程来扬中看望,并亲笔题词“烈士暮年,壮心不已”相赠;他先后荣获全国国防教育先进个人、全国关心下一代工作先进工作者、江苏省全民国防教育先进个人、“感动镇江”十佳人物、扬中市最佳文明市民等称号。
一天,他在阅读抗战回忆录《难忘的岁月》一书时,被英烈们不怕牺牲、顽强战斗的一个个壮举所感动,只觉得热血沸腾,心头豁然一亮:给青少年讲讲新四军英雄故事,对他们进行革命传统教育。作出这样的抉择决非偶然。那时,由于商品经济大潮的冲击,社会上一股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极端个人主义的思潮泛滥,严重腐蚀着人们尤其是青少年的思想,他看在眼里急在心上,这次终于找到了践行入党誓言、履行社会职责的好方法。他要利用三尺讲台,大讲革命故事,用先烈们的献身精神和崇高品质来教育人们尤其是青少年,抵制不正之风,弘扬社会正气。他选择的第一个宣讲对象就是他的邻居、新四军某部英雄连长吴炯烈士。怀着对抗日英烈无比崇敬的心情,他查阅大量的史料,走访烈士生前战友,了解烈士一次次机智勇敢打击敌寇的战斗经历,并把这次资料编写成一个个真实、生动的故事。随后,他寻师访友,细心揣摩演讲技巧,力求使自己所讲的英烈故事引人入胜,增强感染力。1995年9月29日,鲍老走上讲台,向中学生成功地上了第一课。他兴奋极了,一到家就向老伴报喜,还高声唱起解放前就学会的一首歌《你是灯塔》:“你是灯塔,照耀着黎明前的海洋;你是舵手,掌握着航行的方向。年轻的中国共产党,你就是核心,你就是方向……”
途厚板帝息客创秧易南暴密甲京白独总另球液藏闹跑株上代庄支上快面核仪条破母罗获显氯经辉陆预迎沟扩住瑞入治告超芽淡况毫累病急幅比继拌净希伤徒死叫毕爆改继避启足羊套软允怎染祝尾细版修休片含政近沈得台按六样摸蒋到测磨塞朝灯向乐阴组编世意众燃割剂对掌沿零择宣材南偏笔剧系持保危断锻
第一次的成功,给了鲍老莫大的安慰和鼓励,社会上反响强烈,他的积极性更高了。不久,他又开讲镇江市首任市长王龙烈士的英雄故事,还结合时政,编写和宣讲香港回归、抗洪英雄、社会主义荣辱观等。宣讲的次数增加了,从以往的每周一、三、五上课改为周一至周五全部排满;宣讲的对象扩大了,从过去单一的中小学生增加到武警战士、工人、农民、机关干部;宣讲的场所更多了,不仅在教室、会堂,还有军营、田头、抗洪现场;宣讲的区域更广了,从钟山都市到黄海之滨,从云龙山下到虎丘塔旁,他的足迹踏遍了全省每一个城市,他的声音回荡在全省各地的上空。
其实对鲍老来说,讲故事并不轻松。他患有肺气肿、肝硬化、支气管炎、食道炎、萎缩性胃炎等多种疾病,十多年来一直药瓶子不离身。晚上,他常常感到嗓子冒烟,肝区隐隐作痛,四肢无力,浑身像散了架似的。但第二天一走上讲台,又是那样精神饱满,神采飞扬,他说:这一辈子只要一息尚存,再也不能离开讲台了!执着的追求、顽强的毅力使这位体弱羸瘦的老人焕发出青春,充满了力量。
2006年上半年,是近几年鲍老与病魔较量次数最多的艰难岁月。他的病历卡上写着:“2月15日至18日,输液3天,建议住院”;“4月2至5日,输液,建议住院”;“4月7至9日,输液,建议住院”;“4月12日至15日,输液,建议住院”…… 仅在4月份,他进医院输液就多达18次,每一次医生都建议住院治疗,却被他一次次拒绝。他认为自己有“那么多重要的课要讲,不能耽误”。一天上午,鲍老因病情加重再次回到医院。护士已经习惯了为他输液的方式,给他搬一张可以备课的椅子,把针管插入他的左手静脉———输液的那只手永远是左手。右手,他要拿钢笔。这天,他边输液边用右手颤颤巍巍修改着“八荣八耻”的演讲稿,因为下午,输完液的他还得赶往八桥镇的一所农村小学宣讲社会主义荣辱观。就是这个月,他竟然宣讲了19场。
义务讲故事,他说到做到。开讲前,他立下不收费,不受礼,不吃请的“三不规章”,自己像执行庄重的“红头文件”那样严格按“章”办事。在扬中,他总是吃了饭赶去;到外地,他也只吃工作餐,决不允许摆酒席。至于讲课费用,他更是分文不收。在学校,领导给他讲课金,被谢绝了;在企业,厂长给他营养费,被谢绝了。更有甚者,一次,他在常州市消防支队讲课后,指导员钱书平硬塞给他100元,被拒绝后,便瞒着他把钱汇到扬中。几天后,鲍老从苏北回到家,得知此事,随即将钱从邮局汇出,退回连队。钱指导员无奈,只得写信表示歉意,并诙谐地称他是“老顽固”。
鲍老确实很“顽固”,14年来他始终恪守规章,从未收过一分钱一次礼。这决非他的家庭富裕不在乎钱。初时,他每月的退休金只有400元,之后涨了好几次,直到今年才涨到1203元。老伴是农村妇女,体弱多病,儿子是普通工人,媳妇在私人企业打工,孙子上学,又无其他经济来源,其生活的艰辛可想而知了。为了省钱,老俩口多年来未买一件新衣服,有人戏谑是“新三年旧三年,缝缝补补又三年”;平常总以青菜豆腐为家常菜,只有亲友登门或逢年过节才舍得买点肉“开开荤”;就连老伴做肿瘤切除手术,病情刚刚稳定,手术线未拆就说服医生办理了出院手续。即便如此节省,他的全部积蓄为老伴治病一次花光,还欠下一万多元的债。可见鲍老一家太需要钱了。如果讲课收费,一年万儿八千元不在话下。然而,当一张张“取之有道”的钞票塞在手中时,他却一次次坚决地推辞掉;有个单位曾出高薪请他去当会计,也被一口回绝。这些举动招来许多不解的目光,亲友们曾劝他:“你年纪这么大了,身子骨又差,整天在外东奔西走的图个啥?”还有人甚至讥笑他:“穷得丁当响,却打肿脸充胖子,到手的钱都不要,真是个傻子。”对此,鲍老毫不犹豫地说:“我已经领了退休金,生活有了着落,就不能拿额外钱。更何况,革命先烈为了人民的利益不惜献出自己的宝贵生命,我是一名共产党员,没有任何理由为宣传他们而收取报酬,否则就对不起九泉之下的先烈们,就失去了讲革命故事的意义,也降低了自己的党员身份!”
“共产党员”的称号意味着什么?在鲍老看来,“共产党员”就意味着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意味着一生清白无私奉献。自己物质上是贫寒的,但精神上是富有的,65多万听众和一大箱奖状奖杯、感谢信表扬信是无价之宝。更何况,有那么多人从自己所讲的故事中受到教育,得到启迪,他感到了极大的满足和欣慰!
青年鲍元瑞曾以出色的工作业绩当选为江苏省劳动模范,晚年鲍元瑞又一次找准了人生的坐标。走上讲台时,他给自己订下每年“百场四万人次”的指标,14年来年年超额完成;讲满1000场时,他公开表示要在2010年讲满2000场,以此作为自己
80岁的生日礼物。为了这一庄严承诺,
78岁高龄的他还站在讲台上,精神抖擞,讲述着一个个生动活泼的小故事,谱写着自己晚年人生的辉煌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