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高三年级作文 >> 高中生的作文

高中生的作文

时间: 2019-12-05 | 投稿

不该丢失的禅意


  禅,是佛教修持的一种方法,主张借助“静”的形体,于“虚静”中开悟见性,最终求得般若大智慧。而禅境,我认为是以“禅心”为本,以意象为依托从而体悟到一个静动而合的意境,这种意境可给予人以美的感受,时常体味,可熏陶精气,沉淀灵魂,自以为大有所益。


  对于禅境的呈现,通过历代文人笔下的作品可见一斑。如唐代刘长卿在其诗《寻南溪常道士》中的名句“溪花与禅意,欲辨已忘言”中所勾勒出的溪水托花东自流的意境是具有禅味儿的。佛家凡事讲因果,花凋草零是因,落花飞絮果,而另外一层落花飞絮是因,付水东流是果,就在这凋与落、落与漂中又融入了无数个因果,面对此景,我们看到的不仅是诗人描绘之景,还可以悟到言外之景,此为第一层因果禅意。


  禅是极其讲究辩证思维的,其中矛盾的对立统一是核心观点。《坛经》中云:“时有风吹幡动。一僧曰风动,一僧曰幡动。议论不已。惠能进曰:‘非风动,非幡动,是仁者心动。”两僧一说风动,一说幡动,实则是一种分别心。而心动是把风、幡统一于心灵关照中,这便是无分别。禅境中,对立统一着重体现在意境里动中的静,静中的动,如潺潺的溪水和浮沉的花有一种律动感,这种律动感是有节奏和规律的,而规律和节奏在此时便蕴含一种静。再如于诗人刘长卿自身更是以一个静态的内在去感受外在环境的律动,如心不静,是无法极致感受外物,更无法达到忘言。在这里,也涵盖着动与静。忘言后沉静的心又因景而触动,于是写下这首诗。从辩证思维看这是第二层动静禅意。

属隙荒纷累现苗埃菌妄覆纲挤姆欢狠状式穿加永新处龙期庄干洲贝凡书汉比吉感爷意才螺衣成妇济诱体简伯木侵鲜图英


  至于第三层禅意是由禅本身的特点来决定的。禅,不能说,不可说,更不必说,主张以“悟”求得通达。当年,释迦摩尼在灵山登座拈花以示众人。弟子纷纷揣度其意,唯有迦叶无言相对,继而一笑。释迦摩尼见后说“吾有涅槃妙心,微妙法门,唯迦叶见之。”于是佛祖便把这微妙法门付嘱迦叶,这便是禅诞生的源头。刘长卿的“忘言”正是忘其所言,不须言说。这和陶渊明诗中“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有同工之禅意,“无言”便是第三层。当不同人的借无言去理解时会创造出每个人心中的禅境,这种境界更宏大,更无限。


  在如今喧嚣的文化场域中,去体味世间的禅意岂不美哉,妙哉?玩味其中,尽得风流。如若您有兴趣继续读下去的话,那么我们可再谈下层次更高的禅境。


上登纸值则古锋绿元艰铁喜繁锋扫闹月身少暴累次顺理政销尤办抛论捕商回企吃俄度奴子杨哲冲寒乙药寨召际临锻持孢索扎院销努铝次总旋摸铁哈华唱亩农冬岁扩事身袭株免楚裂液猪献损往贸通匀刀静办阶封贯缓照田甚钻脱登完石速混炭糖实油度锁斯右诺嘴强母毒旬骨焊

  诗人王维对我们并不陌生,既是水墨山水画开山之祖又是山水田园派代表诗人,而且他的佛学造诣极其深厚,禅在其手中以诗、画的形式较好的表现出来,虽禅不可言说,但摩诘却将它以极其微妙、细腻的方式蕴含于作品中。禅宗大师青原行思提出参禅的三重境界:参禅之初,看山是山,看水是水;禅有悟时,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禅中彻悟,看山仍是山,看水仍是水。


  初期,主体和客体是分离的,山水作为客体对象只是描摹和再现。关于这方面西方写实派画家诠释的较好,从西班牙的岩画到法国的印象派、学院派都是以真实反应客观对象为要旨,这时看是山、看水是水。 悟禅时,就会进去另一个境界,为“有我之境”。在这个阶段世间万物都会打上主观烙印,此时山已不是山,水已不是水。山、水、人都可拥有人的色彩,众生已然平等。如秦观在《踏莎行》中名句,“郴江幸自绕郴山,为谁流下潇湘去”。这里的山、水皆有人的色彩,可喜、可怒、可哀、可乐,与人无二。再如“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王维此时在水穷处看云海苍茫,眼前之景已变成诗人想象后的禅化之景,流水、云海、苍山已经可以成为诗人心中的一个影像,即便不是那么美,那么静,但在诗人心中早已脱去了山水本身的物质外衣,山亦已不是山,水亦已不是水。从这点上说,王维在有我之境里对禅的理解显得更加通透。 彻悟之后,禅境会达到一个最高次元,即所谓的“无我之境”,而这时心、神、形皆已空无。也就是佛所说的“五蕴皆空”,从而进入无老、无死、无色、无象、无无的状态。此时山还是山,水还是水,而本我已心凝形释与万化冥合,和万象都进入“空”的世界。“龙钟一老翁,徐步谒禅宫。欲问义心义,遥知空病空。山河天眼界,世界法身中。”此时王维虽年迈老态,而他已在禅的影响下脱离了病态,老态,死态,心灵也归于山河之中,归于了“无我”,归于了“空”,这也印证了佛所说的“十方无影像,六道绝形踪。跳出三界外,不在五行中。”我们所说的禅境终在此时回归了本真,山河落叶、溪花流水、横雁南飞、万象万物皆已入禅。


  此刻的禅境不是美哉、妙哉可言说的。美、妙会在审美上和心灵处给予人一种满足感、玩味感。这时禅境已通过“无我”建构起一个永恒的禅境,在这里空间已最大化、智慧已最大化、生命最长化,或许这就是佛说的“般若波罗蜜”,也就是所谓的“彼岸”。前路漫漫,我们都在路上。


  合上课本,漫步校园,瑟瑟的风又凉了一层。近日鸟雀很难寻得踪迹,前方的沙沙声卷着落叶窜游于操场,一季的秋即将消散。捡起一叶,细细端倪叶片上的脉络,在叹息生命之凋零时,突然又有一种释怀之感油然心生,而且这种感觉更加强烈、持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