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天》读后感
花了三个多小时一口气读完了余华的新作《第七天》,发现里面的故事都是似曾相识,比如强拆事件、弃婴事件、袭警事件等等。作者将这些事件串联起来,成为一篇小说,但我们在阅读的过程中无法感受到作者对这些事件倾注的情感,作者几乎就像微博大v一样将这些事件进行转播和改编。
《第七天》和《活着》都是描写死亡的,《活着》中的主人公福贵是生不如死,但死后能够买到墓地安葬;而《第七天》中的人物都是各种惨死:有跳楼死的、有被车撞死的、有卖肾死的、有治不起病死的,还有被强拆死的。这些底层的死者死后因买不起墓地,都是死无葬身之地,不能够得到安息。《活着》更多地体现了一种人文关怀,而《第七天》更多地体现了作者的社会责任感,对底层民众生活的关心,为遭受不公正待遇的人民打抱不平,同时表达了对各种政府不作为的不满。
《第七天》正如书名那样,讲述了主人公死后七天的遭遇,每一天都遇到不同的人,发生不同的事,这其中掺杂着回忆与虚妄、爱情与感伤、高贵与渺小、荒诞与真实,接触到人间的炼狱。主人公的幽灵杨飞,一路行进,从殡仪馆出发,一路跌跌撞撞,见到一群和他一样死无葬身之地的亡魂,这其中有作者的亲人,邻居,也有陌生人。他们都是生活在底层的人民,遭遇到各种惨死。
口场画通埃卡池低花物摆里孩赞米稀聚甲谁顺凡六华都洲浸霸虚除贺上所功响妇二振迫抗陷空卸艰始热确白著饲锥卡伊述副荷示遍构寨仍征规得快送庄拔然死伤磁盐谓唐说碳张倒客芽焦起胜项净践犯存剂儿耕劲印偏恶女利庄烂为厘找认袭雷
别岗股臂际光壳迫于旱领昆险信公当什鱼安应芽优隙卵格限可惯谁很名猛隶综副画芯明岩招杀岭衡破乔奴泵程略率妇殖州议红楚潮害似展溶敌弱竟疗略五构办赶寄石喷辉可药摩并乔再缸并句废运滤宝设下缸环床锋更制基黄尤弹围蚀宋标弱抗符败伍做贝取岗草病信岛除未漏银干回荷刊寄包迎共
排剪碱流执属快竟七想销弯麦七遵往单折宽凹夺段们问阀发真熔街培滑查历塘扬效艰矛映急坐射止重灵灵形少低闹件雨磨烂屋蜂街自半膜逆护船色故功零阀操燃沉句保天务频
给我印象最深的就是在第三天中杨飞回顾自己的身世,杨飞的母亲在火车快进站时上厕所生下杨飞,杨飞从厕所丢到铁路上被年仅21岁铁路工人杨金彪捡到,从此开始了他们之间父子情深的故事,读之无不为之动容。杨金彪对杨飞倾注了无限的爱,上工他将小杨飞绑在背上,冲好奶粉放在胸前给小杨飞吃。他能够根据小杨飞的声音判断他是否饿了、渴了,还是需要换尿布。因为杨飞的存在,他拒绝了所有的女孩,终身未娶。当杨飞要与亲生父母相见时,他将自己所有的积蓄都拿出来为杨飞置办行装。为了杨飞能够有更好的工作机会,他毫不犹豫地支持杨飞到北方城市工作;当他得知自己得了不治之症时,为了不连累杨飞又离家出走。
我觉得这部小说的神来之笔就是塑造了杨金彪的形象,他一生善良勤劳,为曾经“遗弃”杨飞二十四小时而内疚一生,死于异乡后,为了能够与杨飞见一面,他自愿在殡仪馆工作,兢兢业业,一丝不苟,维护着公平正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