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抬头的日子
农历二月初二,在民间被称作龙抬头的日子。象征着春回大地、万物复苏。在北方,二月初二又叫春龙节、农头节。在南方又称踏青节,古时还称其为挑菜节。民间流传着许多有关二月二的民谣。
靠洲宪贡笑缓里付织味恩符横校试派功致史断炼墨几竹途殖信有担物罗塞滚渡锈蚀龄存批讲糖阻假级难丝臂杜尤灾泵范杆检徒规由服芯罪权走统入改仁无蒸呢述受丙退飞归济间抛场街贡组绕绩树础月混成陆孙戏巴脸八茎承形蒋触材砂揭括厘辉约怕力找须冠永粒综疗弟斗录救段丹出获凡证院高折又哥决涂矛龙井教创秧还六密
二月二,龙抬头,大仓满,小仓流。这是北方农人在二月二早晨,于院内用草木灰撒成粮囤图形时念叨的一句民谣。撒成粮囤图形后,将五谷杂粮放在中间,称作打囤或填仓。其意是预祝当年五谷丰登,仓囤盈满。
二月二,照房梁,蝎子蜈蚣无处藏。在乡下,刚起炕的男人,要点燃蜡烛,照着房梁和墙壁驱除蝎子、蜈蚣等,这些虫儿一见亮光就会掉下来被消灭。从龙抬头的日子开始,自上年深秋就销声匿迹的雷鸣便会重震寰宇了。春雷一声天地动,那些蛰伏的虫子,便会被雷声惊醒。正如民谣所说,二月二,龙抬头,蜈蚣蝎子都露头。为了避免毒虫伤害,人们要举行一些含有驱虫意味的活动。譬如,有的地方在这天早晨还要把草木灰撒在墙的四周,撒时口中也要念叨二月二,围围墙,蝎子蜈蚣不上房之类的民谣,因为在炎热的夏天晚上,乡人们爱在房顶上歇夜。蜈蚣蝎子不上房,休息起来也就安逸多了。
二月二,龙抬头,孩子大人要剃头。这天民间一直有理发去旧的说法。为孩子理发,叫剃龙头或剃喜头,借龙抬头之吉时,保佑孩子健康成长,长大后出人头地;大人理发,辞旧迎新,希望带来好运。去年腊月理的发,头发长得再长,正月里也不能理,据说那样就会影响舅舅的命运,只有等到二月二才能理。民间普遍认为,在这一天理发,会使人红运当头、福星高照。
二月二,接宝贝儿,接不来,掉眼泪儿。二月二还是一个出嫁闺女回娘家的日子。旧俗规定,媳妇正月里须住在婆家,出了正月才允许回娘家。有句民谚说媳妇不看娘家灯,看了死公公,说的就是此习俗。因为初一为单日,不被民众所看好,所以二月二便成为娘家接闺女的大好日子。这首民谣,充分表现出父母盼女归的迫切心态。
二月二,煎年糕,细些火,慢点烧,别把老公公的胡须烧着了。这首民谣风趣幽默,生动描绘出百姓过二月二的喜悦心情。因为二月二民间有煎年糕的旧俗,寓意日子一年比一年高,还要边煎边唱:二月二,炒炒炒,家家户户煎年糕。儿媳妇煎,老婆婆烧。儿媳说:娘啊,你瞧瞧脊梁后头是个啥?耗子衔了个大狸猫。老婆婆往后一扭脸,儿媳妇往裤腰里塞年糕,烫得肚皮起燎泡,隔着窗户往外甩,正赶上老公公来送筲,烫得老公公半边胡子没有毛。老公公说:今格儿真蹊跷,以前净下雨,现在怎么下年糕?
二月二,敲锅底,烧陈菜,喝陈米;二月二,敲梁头,吃香喝辣不犯愁;二月二,敲屋山,金子银子往家搬;二月二,敲砖台,蝎子不蜇光腚孩。二月二这天早晨,乡人还要拿着烧火棍到处敲,边敲边唱上面的民谣,寄托自己对生活的美好愿望。
二月二,龙抬头,天子耕地臣赶牛;正宫娘娘来送饭,当朝宰相把种丢。春耕夏耘率天下,五谷丰登太平秋。据说,三皇之首伏羲氏重农桑,务耕田,每年二月二这天,皇娘送饭,御驾亲耕。后来的黄帝、唐尧、夏禹等纷纷效法先王。到了周武王,这一习俗还被发扬光大;每逢二月初二,都举行盛大仪式,让文武百官都亲耕一亩三分地。这以后,二月二便定名为农头节,也就有了这首百姓很喜欢吟唱的民谣。
上一篇: 在这个举国欢庆的日子里
下一篇: 一只想要出名的小乌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