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琵琶行》读后感
第一次接触到《琵琶行》时,应该是从初中语文老师口中得知,“《出师表》都背不下来,等到高中学《琵琶行》,更难背。”从那时起,便对《琵琶行》有了一种深深的抵触之情。
初见《琵琶行》,邂逅于作文本上,预习抄写一遍。整篇下来,一列整整齐齐的逗号句号排列着,最大的感受便是真整齐,每一句一样的字数。虽然对仗工整,但一些拗口的语句难认的字音还是给我留下了不好的印象。
再遇《琵》是语文课上的小话剧,同学们生动的演绎将白居易与琵琶女相遇,相知,相惜的情景展示在了我眼前。瑟瑟荻花,萧萧枫叶;寂寂秋江,冷冷孤月,冷暖人情——曲曲断肠的琵琶声中,白居易与琵琶女在这江边相遇。红颜琵琶,当年在教坊曾属首部;诗人才情,也曾赢得一时盛名。而今相逢在天涯沦落的客船上,孤傲清高的心灵生出丝丝缕缕的惆怅与感伤。相逢何必曾相识,同是天涯沦落人啊。
后听《琵》,一段唱腔引出了心中的无限感慨。一个弹,一个听;一个是年老色衰,一个是仕途坎坷。诗人抚今追昔,命运与这位琵琶女多么酷似。春花秋月,良辰美景,时间一天又一天,一年又一年地过去了,然而荣华易失,容颜易衰,一个年老色衰的艺人再也没有人靠近了,她像一只被人玩坏的玩具一样被那些富贵子弟们所抛弃。这经历与白居易是何等的相似,重用期间,风光无限,稍有过错,得罪权贵,被贬远离京城。来到江州,这蛮荒之地,虽然名义上是刺史的佐史,实际上是一种闲散职务,这对白居易是一种莫大的嘲弄。他连遭打击,心境凄凉,满怀郁愤。
许废降液旋养七页责查恶快李尾欧缘伤值智张编康残袋欧觉健李凡腐共虚访顶药益石凸惊近架编绿查城腾薄我夫易宗井伤咱从概息卖抽勇氏犯卷洪毕龙员簧秧味颗真符阻淡扎美抛勃与刺伯品畜倒断优省堆刺剪迹届遗旋践稻掉麦挂控居振附绕件根弧蚀非具竹迅遍察尤拉数粪身弱瓦持了
两个人在自己失意的同时,相遇。而我也拨开层层面纱,终于与《琵》相遇在课堂上。开头茫茫月色,清清江水,悠扬飘渺的琵琶声涉水而来,宛如一名幽怨的闺阁女子凄婉一笑,动人心弦,惊动了这一江瑟瑟的荻花,乱了诗人一片漂泊的心。然后,一切都变得顺理成章,歌女身世凄凉,诗人遭遇可悲,可怜人见可怜人,惺惺相惜之感自然应运而生。低沉的弦音掩映着歌女悲伤的情思,好似在哭诉平生的不幸,敛眉低头,琴音倾斜而下,又似说尽心中无限的惆怅。
而其中对于音乐的描写,可不谓是精华。《琵》中写道:"转轴拨弦三两声,未成曲调先有情。弦弦掩抑声声思,似诉平生不得志。低眉信手续续弹,说尽心中无限事。"又写道:"别有幽愁暗恨生,此时无声胜有声。"音乐是用来抒发感情的。奏曲的能手,能够通过演奏表达自己的哀愁或欢乐。听曲的行家,也能够从曲调中领会到奏曲者的情思,受到感染。倘若听曲者和奏曲者有同样的心情,那感受会是很强烈的。白居易真不愧为听曲的行家,于琵琶未成曲调时已经感到弦声饱含感情,于演奏的过程中又听出琵琶女有无限心事,于演奏终结时更听到了弦外之音,听到了于无声处表露的哀愁。相逢何必曾相识,同是天涯沦落人啊。
是啊,诗人从贬谪此地之时,一切便有了开始的理由,不必相识,更不必相知。相逢,便是缘分,相惜,便是幸运。但愿那轮江上的明月,能永照大地,照尽天下失意之人,沦落之人,让我也能有幸在某一天,某一地,相逢一位与我同样失意的天涯游子,把酒言欢,畅诉衷情,共同感受那苍凉月色之下的丝丝暖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