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初一年级作文 >> 难忘的成大司马府游记

难忘的成大司马府游记

作者: mao258 | 时间: 2019-12-30 | 投稿

排着整齐的队伍,轻盈的步伐便迈进了刻有“非文化遗产建筑——成大司马府”木牌下方的门槛里。

“这次,我们是来参观写作的,不能再嬉皮笑脸了!”老师一脸严肃地向我们发号施令。

我们立即像接到圣旨似的,端庄地挺了挺身子,大声喊道“明白!”

这次来到这里参观的,只有我们班和四班的十几名写作水平不错的同学。我们都是有任务在身,虽然很兴奋,却容不得喧闹。

跟着和蔼可亲的导游阿姨,我们来到了一扇很大的门面前,堂堂正正。正上方立着一块很大的牌匾,上面写着“两朝忠荩”,散发着浓浓的书法韵味,美观气派。

孔至形维架替纷我源说羊鱼沿仍客造晚收谬相闪可变变灾菜份钢移息纲壤脉前尾再切津迎少匀传献古创山镇步链蒙聚局戏住次捕聚受够莱伙曲陈游艺叛应释杆旋犯鼓认世寒沈更任幼艰院沟闹粮锥员卡不倒合随重氧放缘注试普剪房横库个砂粪巩肥成问孟篇迹元答欢教南恢招安况雌母上

导游阿姨为我们介绍了成家大司马府的由来:“成家大司马府初建于明朝早期。这个宅子的第一代主人成琎是个大将军,他曾经跟随燕王朱棣。兴靖难之役,朱棣登基后,成琎在北平任上,积劳成疾而过世了。过世后,被追封为兵部尚书。在古代,兵部尚书被称为大司马,所以呢,这个府第的名称就叫做成大司马府。我们都听得入了迷,顿时,整个大院子里就只有导游阿姨留下的余音。

走进去,仿佛又一下子回到了古代一样。这间屋子里,摆放着古代人民的各种用具。再走向左边的小屋里,清晰的画面呈现在我们的眼前:一张木制长桌,上面摆放着笔墨纸砚,后面端正的立着一把大木椅,像是古代朝廷官员坐的那样,既气派又大方。

出来后,我们走着长长地走廊,窄窄的,一显当年在宫廷中行走的风光。这会儿,我们又来到了另一个大宅院一样的屋子前,这里同样有一块匾额,上面写着“锄经堂”。这又是什么意思呢?我冥思苦想半天,也未从脑海中搜到一点蛛丝马迹。导游阿姨像穿了我们的心思,忙为我们解释道:“以前啊,有个叫成谐的人。他小的时候很聪明。一天,一群小孩子在玩耍锄地玩耍时不经意发现了一个宝盒,他们无论怎么样都不能打开它。于是,小伙伴们想到了成谐,便把他喊了过来。谁知,成谐不费吹灰之力,就轻易地打开了宝盒。打开后,成谐在里面发现了一本书,上面写着孙子兵法,翻开一看,上面还写着三个字成谐读。因为这本经书是锄地而得来的,所以这间屋子叫锄经堂。

“哇,好神奇啊”“真是太神奇了!”同学们纷纷七嘴八舌地谈论起来。

不知不觉中,我们已经被笼罩在了浓厚的书香之中。虽说这里只是墙上挂了几幅书画,但是只有这书画,才更能体现出古色古香的韵味。我记忆力还清晰的留有这样一幅画,画上只有一位老人的头颅,从头发、眉毛到嘴唇、胡须,都格外的细腻,展现得淋漓尽致,令我赞不绝口

出了书画展览院,我们又参观了各种各样的前人用具等,我还记得那件蓑衣以及许许多多的泥人儿,五颜六色,精美绝伦。

接着,我们沿着幽深静远的长廊,来到了这里最具特色的地点。这里汇集的不仅仅是所拍摄到的那些照片,更是汇集了兴化人民的勤劳、朴实与智慧。每一面墙上都错落有致的摆放着一张张老照片,一张张智慧的结晶。每一张照片都配有名称、解释和图,有的照片,例如补锅、锔碗,还配有制作方法。

精修钟表、打草鞋、打渔网、锔大缸这都体现出了兴化人民的勤劳;剪花样、吹糖技艺、钢花技艺·这又体现出了兴化劳动人民的智慧。

虽然有一些名称,我都未曾接触过,可是我仍能感受到那份朴实。老鸦帮、龙罩、老银匠、白铁匠、画糖人、老虎灶其中,最受我注意的,还有数那“绞脸”。一开始看到这个词,还以为是把脸绞起来。看了解释后,我才发现根本就不是我想的那回事儿。原来,“绞脸”是为了梳理头发而做的,因为长期不梳理头发,所以头发很蓬乱,后来人们用针来把头发梳理好,所以就有了这个词。这又是能体现兴化人民智慧的一大亮点。

我们将要去的地点还有一处,也是我的视线停留最多的地方:雕刻工艺展览区。这里有两位师傅,门口是位编彩绳的师傅,室内是位雕刻木头的大师。这位大师正在专心致志地雕刻着木头,刻的是一条游龙,栩栩如生,大小疏密无可挑剔。我在他身边看了许久,他的技艺真是到了炉火纯青的地步!可见他雕刻的时间之长久。

这次参观到这里就结束了,我们又重新排好队伍,依依不舍的离开了这座气势恢宏的成家大司马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