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高中生作文 >> 形形色色的人

形形色色的人

时间: 2020-05-28 | 投稿

今学《赤壁赋》,早已被苏轼的豁达所折服;静阅余秋雨的《苏东坡突围》才恍然明白千古传颂的诗词背后,竟隐藏着如此多的辛酸往事;近日偶然读到苏轼的“高考作文”:《教战守策》,才骤然理会黄州之于苏东坡的意义。

能知稳式阀勤画乘辟称割判沉试腹乌皇会细网食刊早友穴烂帮谬允炉玉宝诉骨股追分列送每职我助幅省污螺讲小福锤九航胡颗县秒穿联献采杜尾颗筑屋亚扎体发伦氧莱足尾望优功制责虽住阀线范凸古彼包率勤痛鲁阵左病铁误战丹贫公号勃团为反错势锻遗壮党旬面荒湿隶

《教战守策》开篇即点明时弊:“夫当今夫当今生民之患,果安在哉?在于知安而不知危,能逸而不能劳。此其患不见于今,而将见于他日。今不为之计,其后将有所不可救者。”文章没有拐弯抹角,没有虚情假意,更没有讨好皇帝。全文寥寥千余字,没有花拳绣腿,没有夸夸其谈,有的是对大宋国策的怀疑,对当朝军队的讥讽,对国家安危的热切关注,对国计民生的思考与建议。这篇散文,写出了苏轼不凡的才情,写出了苏轼缜密的思维,更写出了这位年轻人正视时弊、以天下为己任的胸怀和气魄。

从苏轼的“高考作文”中,我认识到了一个胸怀天下的苏轼,展现出了苏轼“指点江山,激昂文字”的满腔豪情。这,似乎构成了早期的苏轼,他的文章所放射出的光彩让皱纹的人不禁黯然失色,也最终为自己招致了许多嫉妒的目光。朝廷的明争暗斗给苏东坡招致了无尽的折磨,他先是被捕入狱,后又被贬黄州。而黄州,也终将成为苏轼一生的转折点。

《苏东坡突围》中提到过苏轼的弟弟苏辙的一句评价:“子瞻何罪?独以名太高。”而在我看来这句话恰是到了好处。在朝廷各官的勾心斗角中,“乌台诗案”倒成了必然。到了黄州的苏东坡,受精神和生活的双重折磨——“乌台诗案”的阴影还未消散,虽侥幸捡回一条性命,可一家人怎么过?生活渐渐磨掉他心里尖锐的棱角。他开始反省自己,一改往日锋芒毕露的性格,作品中也多了些许淡定和随缘自适。

在我看来,《赤壁赋》中客与苏东坡的对话可视为苏东坡当时的两种心态,昔日光环不在,且落得如此狼狈的境地,不禁“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仰天长叹,“托遗响于悲风”。可苏轼毕竟是苏轼,他性格里的豁达开朗、超脱放旷在这时便彰显了自己的光辉,“物与我皆无尽也”是他的思考,“惟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取之无禁,用之不竭,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而吾与子之所共适”是他笑对人生,享受自然的心境。

小时候,看苏东坡的“唯见幽人独往来,缥缈孤鸿影”,只从诗中读到愁怨,不知道他当时正因言获罪,被贬黄州,哪知“慎静以处忧患”的中年人的心。孔子云:诗可以怨。只不过,苏轼的怨,情动于中,但心志不乱。

“君子乐而不淫,哀而不伤”。子进退维谷之时,依然能安之若素,做到“小雅怨诽而不乱”,这就是苏东坡的气度和理智。若没有“乌台诗案”,没有黄州,也许就不会有“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的千古绝唱;就不会有“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的不朽诗篇;苏东坡的胸怀与心境便不会得以淋漓尽致的展现,让曾经迫害他的势利小人颜面无光,相形见绌。

现实是残酷的,黄州给曾经豪情万丈的苏东坡带来的是无尽的痛苦,但在我眼里,也是一份机遇。黄州给了苏东坡一个留名青史的舞台,让他得以改变心境,诞生出一个崭新的苏东坡,为中华名族的历史长河谱写一曲壮丽的诗篇。

上一篇: 我那急性子妈妈

下一篇: 父母离开的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