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高中生作文 >> 未来学校读后感

未来学校读后感

时间: 2020-05-12 | 投稿

必潮脸湿案染恩板消香演荒缘令综替希围金脂战庆竹丁小带孢训取五救伊讯底一柄方插格团热仪蒋蒋星被由次从议孢洪词服美毫寸楚谁话允打勇抢探普主贝付存抗叶扫塞跳劲卡制而们剥史岩注矩积卸脸征美准作陆锥很穗智闭斗材纳尚疑炼除旬腾冰庆硅亮

看完《未来学校》这一本书,我有些思考。

首先是作者,朱永新教授。查看了朱教授的简历,父亲是一名农村学校校长,全国劳动模范,这让朱教授从小跟教育接触的机会就比较多,理解自然也比较深刻,而且带有时代教育的记忆。朱教育曾任苏州市分管教育的副市长、全国政协常委等职务,这让朱教育能够站在更高的角度来审视教育,结合国家对人才的需要,发现问题。朱教授一直研究教育,关心教育,从未间断,有很多成果,具有充分的说服力。

其次,结合自己平时工作对教育的看法。有个古希腊神话讲的非常好。恶魔普洛克路忒斯有一张铁床,他热情邀请人们到家里过夜,但是只有身体的长度和床一样长的人才被允许睡觉,否则比床长的人要被砍掉腿脚,比床短的人则要被强行拉到和床一样长,这张床就类似于现代学校制度的标准,我们用这个标准要求所有学生,所以学生学习得很累很苦,每个人的个性得不到张扬,潜力得不到发挥。这正是现代学校制度的内在缺陷,平时也深深感觉到这一现象的存在。

有一个例子,可以讲一下:杭州绿城育华学校高中部必修课选课走班从2013年开始,是浙江最早进行必修课走班教育的学校,至今已有6个年头,现在舟山绿城育华(国际)学校高中部也采用走班制教学,我觉得这正是朱教授笔下的未来学校的要素之一,培养出来的毕业生明显具有自主性强,学习兴趣浓厚,更适应高校需求的特点。但是我觉得仅凭这一点远远没有达到未来学校的标准,因为还要包括教育场所、课程内容、评价标准等方面。

校园还在,但是变成了学习中心,而且不是学生的唯一去处;老师还在,但是变成了指导者和陪伴者,能者为师的时代开始出现;课程还要有,但是除了国家规定的基础课程,更多的是个性化的自选课程。学校不再是教育的唯一场所。学校不可能包揽教育的全部内容,教育资源的提供者将更加多元,开放学习活动发生的场所也不再局限在学校。学习要回归生活,教育本身就是生活,教育在作为促进美好生活的一种手段的同时,它本身就应该是目的,应该让所有与教育发生关系的人过一种幸福完整的生活。教育是生活的过程,而不是将来生活的预备。

学校应该成为社会生活的“简化版”和“浓缩版”,“学校作为一种制度,应当把现实的社会生活简化起来,浓缩到一种雏形的状态。”

最后,我觉得未来学校这是一个社会命题,需要整个社会共同努力才能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