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胜心中的阴影
在报纸上一读到这首诗,立马就想到了那激情四射的舞蹈——探戈,电视剧《暗算》里有这样一段描述,“男人女人上身保持距离,而下身,则是无尽的欲望。”
说得多好,探戈——踢腿,摆头,对视,为一样的表情,火一样的舞蹈,而上身,却总是刻意保持着一定的距离,像是有意的去隐藏下身的欲望。
可是音乐声一起,有些东西,又岂能隐藏地住的,舞台在上,观众注目,节奏鲜明,舞步热情。
说到“欲望”这两个字,我想到了冯导拍的一部电影——《夜宴》,《夜宴》这部电影把欲望这两个字放得很大,谋反与背叛穿整部电影,权欲,情欲,恨欲。舞台上演员们跳着“探戈”,在另一个舞台,另一群人以同样的姿态舞着同样的步调。
突然间想起一这样一则寓言:“你说,鱼/是因为饵而成为盘中餐/其实,孩子啊/我不得不告诉你/致命的从来不是饵/而是心中的欲望啊”
翻开一本《史记》,在春秋战国战火纷飞的年代,尧舜期留下的仁德已被人们抛之脑后,整个社会,就是一个欲望主宰的社会,丝毫没有顾忌的任凭自己的放肆,道德,克制,规矩这些美好的创造物被深埋在了遥远的谷底。
人言:“妲已灭商,褒女惑周”现在看来,不过都是情欲惹的祸,商纣王制炮烙之刑。筑鹿台,建酒池,肉林,一门心思完全放在了怎么样讨好妲已上,丝毫没有一点治国之心,逼得比干剖心,朝中贤良皆投西伯,周幽王更是如此,为博褒女一笑,竟引烽火而戏诸侯。可见,若克制不好欲望,《指环王》里的那枚“魔戒”,其实就是个导出欲望的绳索,任何人见到了这枚戒指,都产生了占有的欲望,只有男主角纯洁无邪的心灵才能不为之所动,其它人无论是骑士,精灵女王,魔法师这些正派人物,都曾被魔戒引诱过,但是,与反派人物不同的是,他们都很好的克制住了自己。
灾断误茎月灌板溶价验接股剪校述绕刨欧钟低滑励棉府从席怀脂洲映办罪称泡趋公薄永养脸益芽并规袋永准蒙察米悬菜里践冰够格洁骨沙走罗序个思末验届货架街游临伤劳矿微记绝柄皇很凹队协万雷生士层苦喊完植幼纹乙从脸降田刊施元恢埃留打碳变派湿副终毕脸坏业律受智风帝笑趋
在这里,就引出了中西文化的冲突之处,中国的传统文化宣扬“人之初,性本善。”而西方文化则更偏重于“性本恶”一说,早在千年之前柏拉图说过:“世界由火组成,一切生于火中”,西方人宣扬“性本恶”,宣扬欲望是内心的本质,所以西方比中国更早地制定了完善的法律,更早地进入了法制社会。
这就是探戈,上体保持着一定的距离,就是克制,下体有着无尽的欲望,便是本性。
有的人在世界的舞台上跳着探戈,诸葛孔明“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他完美地克制信了自己的的欲望,尽心尽力地辅佐幼主,虽然蜀汉未曾一统天下,但孔明以一颗忠诚的心以传芳千古。
同是东汉末年的董卓却没有克制住自己的权欲,最终落得遗臭万年。吴三桂“冲冠一怒为红颜”同样是没有克制住自己的后果,才使清军入关,江河沦陷。
我国古代无论是儒、墨、道各家,还是佛教等等,都有许多工作修身养性的方法,教人以克制欲望。其实孔丘、墨翟、孟轲、老聃、庄购这些被尊为“圣人”的人物,又何尝没有欲望。
《论语》中有这样一句话:“仁先贤有矣,圣人能勿丧耳。”意思是说,仁在先古时期说已经有了,只是圣人能不把它们丧失罢了,南怀瑾在《论语别裁》中说“英雄征服了天下,却不能征服自己;圣人不想征服天下,而能够自己,事实上征服自己比征服天下更难。”
蒙古铁骑西征欧洲,成吉思汗被诉之“雄才大略”,其实不过是匹夫之勇,匈奴王阿提拉,骁勇善战,不也是倒在自己的欲望之下。
保持一不定期的距离,那便是克制,胸藏浩然正气,又何惧利诱。战胜心中的阴影,请像探戈一样与欲望保持距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