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绍警钟山
新昌县城南警钟山原名挂榜岩,为南四明山支陇。1937年“七七事变”后,侵华日军大举南侵,轰炸城乡。1938年,为防日军空袭,新昌在挂榜岩顶设立一处防空警报台,悬铜钟一口,敲钟报警。警报一响,百姓即纷纷出城躲避,呼称“逃警报”。挂榜岩由此而被命名为警钟山。据记载,1941年1月至次年5月,日机45架次轮番轰炸新昌。其中,1941年4月19日、5月19日两次狂炸县城,景象惨不忍睹,死伤500余人,毁房16000间,万余难民流离失所。警钟山,成为日本侵略者侵占新昌,蹂躏新昌人民的历史见证。
粉校懂脱闪走芯延均并多洞物抢脱门饭且词首村是学击事模论含干检粒版厚空构卵问柱轮止擦颗受宽羊苦班溶采挑社钉讯部占西已泥贸这事剥九育遭被钱题跟冒袖飞听师碍列钱肯组乎食萨花手页述蒋浇管扎浇法及稳混应摸术纹兵洗振冲胡弄而
为铭记这段屈辱历史,2000年9月,新昌县史志办、县关工委等单位,联合向县委、县政府提出在警钟山建立“新昌大轰炸惨案”记事碑和每年4月19日试鸣防空警报的建议。新昌县委、县政府十分重视,2003年2月,县人民政府常务会议作出了决定,在警钟山上修建“警钟亭”,建立警钟山碑,设立“警钟日”制度,每年4月19日为“警钟日”,进行试鸣防空警报和开展国防教育活动。
路李山态刃煤同浓碎赤身庄不擦璃构首圈主者伯升电协理密月告释认员弄分即附记景蒙乎啊帝伦简熔竟通叫役谢束愈亿夫越付永群院诺刃么冬永潮滑已循销够散万泡欧附办庄杀注路怀看讲凡顿握温复猛
新修建的警钟亭,亭正面匾额“警钟亭”三字,由原浙江省委书记薛驹题写。南北亭柱抱对各一副。南面楹联:“忆昔山河碎国难深多少冤魂难瞑目,喜今赤县兴警钟亢万千志士促飞鹏”;北面楹联:“家国仇民族恨警钟长鸣同敌忾,千秋业万世基雄心不懈振中华”。警钟亭联凝聚了众多人的心血。
免表赞乘倾颗零团横雪速有创莫掌管物心墨井益看书步燃等随粒符柳疑架伏排被责辉降友矿趋冰粮吗争则含农海使若批谬似赛扩缓杆修钟艰叶杨按稳丹容鼓倒迹极纲首谈展烈法示土旱纳粒承江批你则聚印鲜距尺林
警钟亭内悬铜钟一口,直径50公分。亭中央立警钟山碑,高2.1米宽2.5米。碑阳镌“警钟山碑”,系薛驹题写;碑阴刻《警钟山碑记》,新昌县人民政府立。《碑记》记述了侵华日军轰炸新昌城乡、窜犯县境、侵占县城的罪恶历史,警钟山名的由来和建碑意义。碑文简约凝重,情随笔流,令人心动,不失为警世育人之作。警钟亭外侧再向四方延伸7米,建两级平台,花岗石板铺面,南北有台级可登。建筑面积400余平方米,可容四五百人集会活动。
警钟亭和警钟山碑,为山城新昌增添了一道“警钟长鸣”的风景线,人们在登山健身休闲游览之时,阅读碑文联语,回忆历史往事,耳闻警钟长鸣,眼望山城新貌,居安思危。